沈嘉禄:漫山遍野的牦牛,后来到哪里去了

漫山遍野的牦牛,后来到哪里去了

沈嘉禄

咸的酥油,甜的酸奶,喷香的烙饼,蓝天白云,绿草红花,阳光火辣,微风徐来,易贡藏布在远处轰鸣,我们在大快朵颐,真是天上人间!

沈嘉禄:漫山遍野的牦牛,后来到哪里去了

(独俊大峡谷)

第一顿藏餐是在我们登高拍了独俊大峡谷全景后,进入易贡藏布岸边一家藏民开的小饭店里吃的。这家饭店被篱笆墙围起,里面有一个挺大的庭院,一排简易房子建在草地上,屋前有几棵树,野蛮生长不修边幅,树荫下支起两个凉篷,老板把我们引到棚里入座。我们口渴,吵着要喝酥油茶。

老板问:三磅还是五磅?原来酥油茶是装在老式热水瓶里的,我们当然要了五磅。眼看浅棕色的酥油茶徐徐注入碗里,我端起来就喝。没有明显的膻味,加了点盐,味道微咸。

沈嘉禄:漫山遍野的牦牛,后来到哪里去了

(酸奶和烙饼)

过了一会老板端出一大盆热气腾腾的牦牛肉。清水白煮的大块牛肉之上,横七竖八地插了几把藏刀,块儿大小,任凭自己切割。切牛肉有讲究,得以45度切断它的纹理,这样又能保持弹性,又不至于塞牙。我切下一块,沾了盐,入口后也不觉得有膻味,肌理清晰,纤维适中,脂肪很少,厚实饱满的咬劲也助长了我恣意的吃相。

沈嘉禄:漫山遍野的牦牛,后来到哪里去了

(奶渣也是很香的)

再也没有别的菜了,但我们已经吃到撑。酥油茶热量很高,很顶饿,治高反特有效,我喝了四五碗,感觉果然好了很多。老板先后提了四热水瓶酥油茶来,后来结账时仍然以五磅计。饭后我们还赖着不走,老板就将家里吃剩的半篮水果放在桌子上,有印度青苹果,还有梨子、葡萄和香蕉。在西藏能吃到香蕉,怎么也想不到!

正要起身,老板又从家里捧出一块蛋糕似的食物,那是奶渣!我们各自掰下一块尝尝,嗯,真不错!我在心里排出一个公式:奶渣=奶酷+麦片+微焦的炒麦粉+盐。

沈嘉禄:漫山遍野的牦牛,后来到哪里去了

(牦牛,资料图片)

易贡藏布一带的旅游还刚刚兴起,这条线路极佳,不管是自驾游还是探险游,都可以设计许多节目。我对老板说:你们以后要增加一些体验项目,比如让游客身穿藏袍,在高高的木桶前边喝歌边打酥油茶,wifi也快点开通,游客玩嗨了就会将视频发出去,等于给你做广告!

老板一边憨厚地笑着,一边捣起头皮:我们现在打酥油茶都用上了机器!

关于牦牛,我一直觉得是藏民的一笔稳定的、可观的收入。那曲一带的藏民每家每户都会养牦牛,少则几头,多则几十头,最多的一户人家养了270头。天然牧场水草丰满,牦牛随便享用,在冰天雪地的日子里,牦牛入圈,政府又会发放青稞,充实牦牛的冬粮。牧民的放牧成本很低,而等到牦牛长足后,一头能卖到一万元,这笔账连小学生都算得清楚的。

然而……情况并非那么简单,我们的司机才旺,一个瘦长精干的藏族帅小伙,他家就养了四十多头牦牛,“但是我们跟大家一样,牦牛一般不卖,也很少宰杀,我们只喝牛奶。等它们老死后,就找一个地方埋了。也有人会在年底杀一两头牛自己吃,或做成肉干,但也有些牧民坚决不杀牛,自己要吃牛肉,就是去市场上买。所以流向市场的牦牛其实很少,拉萨商店里出售的牦牛肉干,你能确定他是用什么做的吗?”

沈嘉禄:漫山遍野的牦牛,后来到哪里去了

(机灵可爱的藏香猪)

下一程我们去嘉黎的上尼屋乡,最大限度地接近对亚洲气候造成重要影响的卡洛冰川,然后找到一家民宿吃午饭。这家民宿是一年前刚刚建起的,占地宽广,藏族特色的木屋被涂成大红大绿,加上几十条飞扬的经幡,在片草地中非常惹眼。我们绘彩描金的藏桌前坐定,也喝了酥油茶,吃了大麦饼,还吃到了炒白菜和炒土豆丝,食材采自他家的园子,绝对有机。这次的亮点是藏香猪,水里一煮而成的藏香猪,切成厚片,蘸着盐和辣椒水吃,厚度超过一厘的猪皮居然是脆脆的,猪肉肌理稍感粗糙,但脂肪含量低,无油腻之感,味道鲜美,甚至有一种接近野猪的香味。

沈嘉禄:漫山遍野的牦牛,后来到哪里去了

(水煮藏香猪蘸辣椒水吃)

我们在这家民宿里吃了饭,还喝了藏民自酿的藏白酒,欣赏了千锤百炼的藏刀,抚摸了他家传了十几代的石锅,最后给我们一击的是,站在餐厅外面的走廊往窗外望去,一大片乌云正好飘过,一缕阳光趁隙打在山巅的卡洛冰川上,反射光箭一般地射来,瞬间将我们的脸额涂成黄金。所有人齐声欢呼起来!

窗框将美丽的风景永远留在了这里,也留在了我们的记忆深处!

沈嘉禄:漫山遍野的牦牛,后来到哪里去了

(布达拉宫下出售烙饼和酥油的小摊)

沈嘉禄:漫山遍野的牦牛,后来到哪里去了

沈嘉禄绘画作品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