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凡被罚,张大奕前途几何?

蒋凡被罚,张大奕前途几何?

阿里巴巴曾在年报中写到,合伙人的第一条标准就是“高标准的人格和诚信”。2018年9月蔡崇信曾阐释阿里巴巴合伙人制度的三大特征:树立道德标准,解决接班人问题,避免关键人风险。

可见,阿里价值观的地位不可挑战性。

但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2016年的中秋节,四名阿里员工因为多抢了几盒月饼,在事情发生两小时之内就被劝退了,官方给出的理由是违背了价值观。当时网友震惊了,一是“太狠了”,二是“太严了”。

相比蒋凡没被开除的处理结果,网友已经炸锅了:

蒋凡被罚,张大奕前途几何?

其实客观来说,阿里做出这样的决策,对双方都是最好的。

贬而保之,“战时”需要

蒋凡,一个“平平无奇”的85后创业天才,创办了“友盟”被阿里收购,但是却不像其他被收购者一样暗淡无光,他推动了淘宝走向数据驱动,实现千人千面,并带领团队构建了淘宝内容体系,成为淘宝天猫总裁。

不可否认,蒋凡在阿里的战功赫赫,此前鲸商主笔范向东撰文总结过:

过去几年,淘宝在内容化、社区化方面快速突破,孵化了众多特色市场,并且还和今日头条等外部平台打通,尤其是和小红书内容直接打通,展示出更多可能性。这种可能性或许也是天猫上品牌营销也需要的。

“打通两个消费场景,实现消费者和平台商家的分层运营,满足不同消费者和商家的需求。”从字面理解,两个平台消费者和商家分类会更加精细化,并且人货匹配推荐应该会打通,让淘宝上的年轻人和基础消费者接触更多的品牌商品,天猫消费者接触更多个性化商品,同时满足天猫商家“走下去”,淘宝商家“走上来”的需求。

特别是近两年来,带领淘宝直播的崛起。

阿里方面曾表示,蒋凡兼任天猫总裁,是为了让天猫、淘宝的资源进一步打通,更加合理地去落地商业操作系统战略。

蒋凡被罚,张大奕前途几何?

即便是获得过阿里的战略投资,但大是大非面前,更要公私分明。以后,在过去阿里倡导的“粉丝经济”网红带货1.0版发展过程中,张大奕起到了绝对的头部示范效应,但目前已经是直播网红2.0带货时代,是薇娅李佳琦们的天下。加之本次丑闻出现,完成“历史使命”的张大奕,很可能也不会有平台资源倾斜了,阿里甚至有可能逐渐退股如涵。

在直播带货席卷浪潮下,如涵也在努力捧自己的中腰部网红,来弱化将命运捆绑于张大奕身上的风险,但至今张大奕对如涵的贡献还超过50%,可见对其依赖度之高。

有关张大奕与如涵这家公司未来趋势分析,详见此前鲸商《直播带货浪袭,如涵能否立滩头?》一文分析。

如涵的网红模式有很大的争议,主要集中在三点上:营销费用过高、供应链效率低以及过于依赖张大奕。既然如涵不可能造出第二个张大奕,像流水线式的工厂一样孵化、培养一般红人,也许没有独特的优势,但胜在稳定可控。

如涵注重平台业务,淘汰低效网店,就是在减少对张大奕的依赖以及供应链短板。但照此发展,随着平台业务的增长,如涵会跟一般MCN机构的区别越来越小。

但在本次蒋凡与张大奕丑闻曝出后,张大奕IP在粉丝心中的折损估计短时间内很难修复,而这也将直接影响到她后面带货的转化率。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