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推出“刀片电池”引领动力电池安全走向新高度

动力电池安全被誉为新能源汽车的“生命线”。3月29日,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宣布正式推出“刀片电池”,在业界引发强烈反响。“刀片电池”以拥有其他动力电池所不具有的安全性能,并兼具长寿命和长续航,大幅提升新能源汽车安全标准, 将引领动力电池安全走向新高度。

比亚迪推出“刀片电池”引领动力电池安全走向新高度

图为比亚迪副总裁、弗迪电池有限公司董事长何龙在比亚迪刀片电池发布会上发言。

据比亚迪副总裁、弗迪电池有限公司董事长何龙介绍,比亚迪最早就是靠生产电池起家,同时也是全球较早生产新能源汽车的企业,从2005年开始从事动力电池研发,2008年全球最早实现动力电池量产,拥有100%自主研发设计和生产能力,15年来实现电池安全“零事故”,研制新能源汽车75万辆。但比亚迪并不满足于现状,何龙表示,此次重磅推出的“刀片电池”正是凝结了比亚迪在动力电池领域的研发和应用经验,集成了比亚迪从电池原材料制取到动力电池包制造全产业链优势,通过动力电池安全领域最严酷的针刺测试,成为重新定义电动汽车的安全新标准,捍卫新能源汽车安全底线。

比亚迪推出“刀片电池”引领动力电池安全走向新高度

图为比亚迪刀片电池配料搅拌器生产线。

比亚迪“针刺穿透测试”结果显示,在同样的测试条件下,三元锂电池在针刺瞬间出现剧烈的温度变化,表面温度迅速超过500℃,并发生极端的热失控——剧烈燃烧现象,电池表面的鸡蛋被炸飞。传统磷酸铁锂块状电池在被穿刺后无明火、有烟,表面温度达到200℃-400℃,电池表面的鸡蛋被高温烤焦。而比亚迪“刀片电池”在穿透后无明火、无烟,电池表面的温度为30-60℃左右,电池表面的鸡蛋无变化,仍处于可流动的液体状态。与传统动力电池可能发生“热失控”的问题相比,这一测试结果充分展现了“刀片电池”在安全性方面的突出优势。

比亚迪推出“刀片电池”引领动力电池安全走向新高度

图为比亚迪刀片电池生产线配料车间。

据何龙介绍,首款搭载“刀片电池”的比亚迪“汉”纯电动车型综合工况下的续航里程可达605公里,百公里加速3.9秒,突破了磷酸铁锂动力电池能量密度偏低的瓶颈,使得电池系统的复杂度大幅下降,由此也带来了更高的产品稳定性和更低的故障率。

比亚迪推出“刀片电池”引领动力电池安全走向新高度

图为氦检后的比亚迪刀片电池。

业内人士表示,“刀片电池”的面世,意味着比亚迪将进一步缓解新能源车主续航焦虑、安全焦虑,倒逼整个新能源汽车行业做出改变,让行业进入良性发展的快车道。“刀片电池”顺利通过针刺穿透测试展现了我国新能源汽车自主品牌在汽车电池安全上的创新和突破,也意味着我国电池企业在参与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全球竞争,实现全球化供应的征程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