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单车创业者往事:成王败寇尽东流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胜败乃兵家常事。那些处在大风大浪中的创业者,有不少人都是屡败屡战的勇者。

近日,原小蓝单车创始人李刚似乎就有了新动作。

共享单车创业者往事:成王败寇尽东流

无可奈何花落去

小蓝单车入局之时,全国的大部分市场已经被摩拜和ofo占据。不过李刚还是很乐观的。

“我觉得好战场和好市场永远都不晚……不管是从现在的产品体验还是未来半年以后的产品体验来说,我们都完爆目前市面上的这些竞争对手。”

小蓝单车跟其他品牌的单车比较不一样的地方在于,它喜欢标榜自己是市面上最好骑的共享单车。为了打造这样的舒适体验,每辆小蓝单车的成本都在两千元左右,比摩拜单车还高。

最辉煌的时候,小蓝单车接连进军了深圳、广州、南京、成都、佛山,北京等城市,投放了几十万辆车,还获得了4亿人民币的A轮投资。

共享单车创业者往事:成王败寇尽东流

回想起他当初接受媒体采访时说的“你说是钱傻还是顶级投资人傻还是我们这帮夜以继日天天在苦思的创业者傻?没有一个傻的。我们都很清楚怎么挣钱”,不禁让人有一种恍如隔世的感觉。

如今,李刚在历尽千帆之后打算重新来过了,殊不知仍有很多创业者,依旧挣扎在共享单车的漩涡中。

比如为了偿还200万元押金债务, 跑去做直播卖牛肉的町町单车创始人丁伟。比如卸任OFO相关公司法人,收到多条限制消费令的戴威。

共享单车创业者往事:成王败寇尽东流

摩拜单车一路走来都在高歌。从2015年成立以来,短短三年时间不到,摩拜融资12次,融资金额超过10亿美元。

胡玮炜喜欢将摩拜单车与情怀挂钩。

她跑到《一席》演讲栏目上讲自己的情怀:“在上海的时候,我常常跟同事一起去那些有树荫的小道骑行。有一次,我们一边骑一边讨论,陈奕迅有一首歌叫《单车》。同事跟我说,那首歌是讲陈奕迅跟爸爸唯一的拥抱,就是他坐在后座的时候能够抱着爸爸的腰,他所有温暖的记忆都是在那辆自行车上。”

共享单车创业者往事:成王败寇尽东流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在出行江湖,哈啰堪称黑马。它于ofo、摩拜最鼎盛的时候入局,最终做到了行业排头兵的位置。

哈啰的创始人是杨磊。

共享单车创业者往事:成王败寇尽东流

公开数据显示,过去两年半,哈啰单车已经完成超过120亿次出行服务,日均订单量也超过2000万单。

不过对于共享单车来说,它的发展始终都给人一种未知感。

当媒体问及哈啰单车何时才能盈利时,杨磊答:“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发展、增长,永远是一家公司最重要的命题,而不是在于盈利。所以,我觉得如果要问我多久能盈利的话,我觉得应该可能在三、四年左右。盈利并不是我们非常着急要做的事。”

当媒体问及哈啰单车计划何时IPO的时候,杨磊表示:“上市是一个自然而然发生的过程。因此在我这里没有一个特别明确的时间表。”

共享单车好像走上了一条望不到尽头的漫漫长路。而杨磊在接下来的征程中,还需要与巨头滴滴、美团进行竞争。

共享单车创业者往事:成王败寇尽东流

城市的车水马龙中,戴着口罩的人们骑着一辆辆的单车,清脆的铃声回荡在阳光之中。

在各地企业逐渐复工,公共交通存在感染风险的情况下,共享单车成为了最安全的出行工具。谁也想不到,疫情会让共享单车复活。

可见,这样造福社会的商业模式,其实是能够持续发展下去的。只不过曾经的风口太盛,迷了很多人的眼罢了。

那些曾经如雷贯耳的开创者,早已飘然离去。如今的战场,是滴滴美团和哈啰的厮杀。或许一场新的大战,又会在这个春天爆发。

作者:老罗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