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荣的七个名字

张国荣的七个名字

文/徐元

张国荣的七个名字

张活海和众多子女,左下角即幼子“十仔”

不过,亲昵的小名背后,却是一个孤独难捱的童年。张父名为张活海,是香港的“洋服大王”,家大业大,每个子女都各有居所,配备专职保姆,再加上和姐姐哥哥们年龄差得大(最近的一个比他长八岁),又从13岁起远赴英国留学,所以,张国荣在成名后坦承童年不快乐,只有玩偶相伴,是大家庭里“最小也最孤独”的那一个,“没有可以撒娇的人”。

而且,大家庭里总是充斥着“争吵”“打架”,身为成功商人的父亲对妻子的态度、对孩子的态度,也让张国荣心生对婚姻的怀疑,他直言“感受不到父母对子女的爱”。

张国荣的七个名字

13岁起到英国留学的少年张发宗

“十仔”走出了独立自强的一小步,而那个疯魔了万千男女的一代偶像,则扑扇着两翼,准备起飞了。

荣少

1970年代中,张国荣从英国利兹大学纺织系辍学回港,77年参加丽的电视台主办的演唱比赛而获亚军,由此踏入娱乐圈。

张国荣的七个名字

《红楼春上春》片场照

一直熬到1984年,一曲日本歌翻唱的《Monica》走红,次年才在红磡开了个人演唱会,“张国荣”,算是香港乐坛的一个字头了。再到86、87年,张国荣终于红透半边天,香港演艺圈,从此又多了一句谚语:“张国荣都要等十年”——意思就是荣少这样靓仔、出身又好、英文又好、唱又好,跳又好,演又好的人,都要捱十年冷板凳,说明艺人饭,不是那么好吃的。

Leslie

Bobby本是张发宗的英文名。

到了英国的张十仔,看了好莱坞巨片《乱世佳人》,对白瑞德郝思嘉都不感冒,却独对其中一个配角演员莱斯利·霍华德(Leslie Howard)念念不忘。此君瘦削清秀,风度翩翩,而且妙的是,他的名字“Leslie”,意即“冬青花园”,源出苏格兰,是英伦先民所使用的古盖尔语,古典优雅,男女通用,所以在改中文名之时,张国荣还把自己的英文名从俗气的bobby(波比),重订成了雅致的Leslie(莱斯利)。

张国荣的七个名字

“性感”是跟着Leslie Cheung随行的

哥哥

音乐登峰造极之后,张国荣把重心换在了表演上。很快,他就落下了“戏痴”“戏疯子”的褒奖。

他在一系列短平快的典型港片里出现,从搞笑怪鸡到风流倜傥,他样样来得,无论笑片鬼片、枪战言情,他通通搞定,其中更留下了《英雄本色》《倩女幽魂》《纵横四海》《东成西就》《白发魔女》《金枝玉叶》等等名作。

他的俊美、细腻、潇洒,在大多数影片里,都妥帖地为情节加分,再加上那个黄金时代其他标致面孔如王祖贤钟楚红周润发者,他们联手创造了这个中国当代文化史上永不再来的、洋溢着十足乐观主义情绪的港片神话。

张国荣的七个名字

无脚鸟“旭仔”是张国荣在电影事业上超越同侪的起点

第二,一声“哥哥”,又是充满了贵气的张国荣身上那市井街坊的一面,戏里激烈疯魔,但戏外却温驯可亲。而反过来看,又是说不管你是贩夫走卒,还是达官贵人,在温润如玉、神仙也似的哥哥面前,统统不过是些肉体凡胎。

张国荣的七个名字

从80年代末起,“哥哥”成了张国荣广为人知的代称

张国荣

最终,我们回到“张国荣”这个长长久久一直闪光的名字上。

张国荣的七个名字

年轻的张国荣只是一众香港明星中的一位

本来,张国荣可能只是这批明星里的寻常一位,不过,凭借他的天赋、机遇和努力,他逐渐在音乐和表演上站上了山巅,可是,相比起乐坛的谭咏麟、林子祥或影圈的梁家辉、刘青云,张国荣的“实力”,其实也就打个平手。甚至,我们必须承认,双周一成(即周润发周星驰成龙)及李小龙、梁朝伟、张曼玉,在电影上的成就或影响力,还是张国荣难以企及的。

然而,为什么去世已经17年,我们仍然对他念兹在兹?关键在于,他幸运——或者更应该说成是不幸——地活成了人戏不分的状态,再加上的他的性向、他的自杀,他那浊世佳公子却抑郁而终的人生悲剧,共同构成了一个令人敬仰又不免感伤的传奇。

在这个传奇里,他本人和他所扮演的形象互相交叠,奇妙地混合着天真、优雅、脆弱、神经质,而更重要的是,还有他那独一无二的雌雄同体的性感。所以,比之张国荣,另一位长青的香江偶像刘德华,就显得过于正向和阳刚,而缺少了犯忌、率性、阴柔的那一面。

张国荣的七个名字

同一年里,这一对挚友,先后逝去

另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张国荣之后,华人世界再也没有第二个他了。时代的风气变了,香港不再是流行文化的中心,低龄化、“三观正”的舆论场和粉丝逻辑,实则已经完全不会允许再有一个张国荣了。

所以,2003年的张国荣之死,不仅是他个人的香消玉殒,还是娱乐圈生物多样性的瓦解之始,是“哥哥”(或又名程蝶衣)这一特殊物种的灭绝。

我们凭吊张国荣,不止是哀悼他盛年而去,更是怀念那贫瘠又丰富的岁月。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