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泊尔与中国、印度有着怎样的历史渊源?中国建铁路修通唐蕃古道

中尼铁路是指中国将把2014年通车的青藏铁路支线拉日铁路的延长线日吉铁路,延伸到中国-尼泊尔边界的吉隆县的吉隆口岸(即走吉隆藏布河一带,不走路线艰险的樟木口岸)。从日喀则延伸540公里,在2020年延伸至两国边境的吉隆。2022年可以建成。

中尼铁路工程符合“一带一路”的中国交通发展战略,将大大提高尼泊尔的旅游经济、大大提高中尼贸易量,使尼泊尔拥有从中国高速发展的经济中受惠的机会。中尼铁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铁路。

尼泊尔与中国、印度有着怎样的历史渊源?中国建铁路修通唐蕃古道

今天的学者给了唐蕃古道这样的线路走向:起点是唐王朝的国都长安(今陕西西安),终点是吐蕃都城逻些(今西藏拉萨),跨越今陕西、甘肃、青海、四川和西藏5个省区,全长约3000公里,其中一半以上路段在青海境内。它的大致路线是,从长安沿渭水北岸越过陕甘两省界山──陇山到达秦州(今甘肃天水),溯渭水继续西上越鸟鼠山到临州(甘肃临洮)。从临洮西北行,经河州(甘肃临夏)渡黄河进入青海境内,再经龙支城(青海民和柴沟北古城)境内西北行到鄯州(青海乐都)。以上可以称古道东段,全在唐王朝境内。

在西段的古道线路中,从西宁经共和县、兴海县、贵南县、同德县、玛沁县、甘德县、达日县,进入今天四川境内经阿日扎部落到(色须)石渠县再到玉树县进入今天西藏境内经囊谦县、类乌齐县、丁青县、巴青县、索县到(柏海)那曲地区再经过当雄县到达(逻些)拉萨。

尼泊尔与中国、印度有着怎样的历史渊源?中国建铁路修通唐蕃古道

尼泊尔为南亚内陆山国,位于喜马拉雅山南麓,三面与印度接壤,北邻中国,与中国边界线长达1400公里。在喜马拉雅山区,尼泊尔的一些少数民族如谢尔巴族、达芒族等,与中国的藏族在文化、宗教上有很深的渊源。他们使用藏语,信仰藏传佛教,同藏族人的交流比较频繁。在这种情况下,很早就有藏族人到尼泊尔经商并定居。据不完全统计,当下常住尼泊尔的藏族人约有两万人左右,其中大部分居住在加德满都和博克拉谷地。(环球时报《尼泊尔有两万藏族人》2002年6月7日)

在尼泊尔,印度人种占绝大多数,只有少量的蒙古人种。这些蒙古人种的祖先都是来自中国西藏地区,他们的血缘、文化和宗教与藏族有关。历史也是这样的,从公元前6世纪起,尼泊尔境内出现了一些国家,主要有基拉特(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4世纪)、李查维王朝(公元4世纪到13世纪)、玛拉(公元13世纪到1768年)等王朝。1768年,廓尔喀王普里特维·纳拉扬·沙阿统一了尼泊尔,建立沙阿王朝。沙阿王朝的祖先是印度人。

尼泊尔与中国、印度有着怎样的历史渊源?中国建铁路修通唐蕃古道

再如塔芒人,使用塔芒语,属于汉藏语系的藏缅语族。藏语中,塔芒是马贩子的意思。有人说他们是松赞干布643年援助尼泊尔国王纳伦德拉复位的士兵,但滞留在尼泊尔后形成,因为他们来自西藏,又叫菩提亚人。

还有夏尔巴人,藏语意为“来自东方的人”,散居在喜马拉雅山两侧,主要在尼泊尔,少数散居于中国、印度和不丹,语言为夏尔巴语,使用藏文,1980年(陈乃文考察时期)人口约4万,中国西藏境内仅有约1200人,居于和陈塘沟。关于他们的族源:学者们有不同看法,其中唐荣尧调查专著《王朝湮灭:为西夏帝国叫魂》影响很大。主流看法说:藏文资料和其内部传说都说他们是西夏国王族逃难群体的后裔,在蒙古时代逃到昌都(一说含义是羌都,西夏党项族属古羌族),再到西藏内地,后去喜马拉雅南方。有的认为是源于四川的木雅人。

尼泊尔与中国、印度有着怎样的历史渊源?中国建铁路修通唐蕃古道

人是前提,有人的交流就会有文化与商贸的交流,而这都是唐蕃古道延续或丝绸南路的杰作。所以,印度真的不该为中尼铁路而感到失落,多少年了,中国经过尼泊尔与南亚的交流都是以路的形式存在的,不过是现代科学技术发达了,人们把这条路建成了铁路而已。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