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引导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我国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大举措。
立足新的发展形势和需求,研究提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2035发展战略,覆盖了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生物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新材料产业、绿色低碳产业、数字创意产业六大方向。
一、新兴产业发展趋势
新一代信息技术成为国际竞争的重要方面。技术演进并与传统产业融合,赋予人工智能以巨大能量,催生新技术、新产品、新产业。第五代移动通信+人工智能即将开启重大产业周期。
生物产业正处于生物技术大规模产业化的起始阶段,2020年前后将进入快速发展期,有望逐步成为世界经济新的主导产业之一。
智能制造培育新动能,这是全球产业变革的重要方向。发达国家在高端制造装备和高技术装备领域的激烈竞争态势将继续维持,传统工业强国仍是智能制造的领军者。
关键材料产品日新月异,产业升级换代步伐加快,信息基础材料的需求不断攀升,高端装备制造的支撑材料已经成为新材料产业发展的核心关键。
煤炭依然处于全球能源系统的核心位置。天然气水合物未来将持续受到关注。核电技术已经从第二代核电为主进入到第三代核电升级转型、第四代核电技术研发与堆型示范应用的阶段。
国际节能环保产业已经步入技术成熟期,产业发展重点由最初的末端治理转为当期的源头削减。
新能源汽车实现逆市增长,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加速融合发展。新能源汽车技术研发高度活跃,配套基础设施及服务平台快速发展,新型充电技术成为研究热点。
移动互联网与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驱动了数字创意产业的爆发式增长。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虚拟现实、超级感知等新一代科技革命将数字创意产业推升至新高度。
二、新兴产业发展现状
“十二五”时期,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持续稳定增长,产业技术水平不断提升,期末的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8%,27个重点行业规模以上企业收入达16.9万亿元。“十三五”时期,在我国经济增速逐步放缓的背景下,战略性新兴产业整体发展保持强劲势头,2018年产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7%,比同期规模以上工业快2个百分点。
总结十年发展历程,提升产业创新能力、提高发展质量、壮大新型产业集群、推进产业开放融合,这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成功经验。
(1)加快提升产业创新能力是新兴产业发展的核心。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化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推动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
(2)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发展质量是新兴产业的主攻方向。扩大优质增量供给,促进产业平衡发展,培育新的增长点,形成新动能和新供给。
(3)新型产业集群引领新兴产业的发展。突出新兴产业的先导性、支柱性,协同发展产业链和创新链,培育特色新型产业集群,带动区域经济发展转型。
(4)坚持开放融合是新兴产业发展的客观要求。以开放的发展理念、包容的发展方式,建设国际创新与合作平台,面向全球配置产业链、创新链与价值链。
三、新兴产业2035发展方向
到2035年,我国将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发展驱动力实现根本性转换,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国际竞争力显著提升。抓牢科技爆发与产业变革的历史性机遇,着眼前沿领域、颠覆性技术进行全方位布局,力争使战略性新兴产业主体进入全球价值链的中高端。
梳理六大产业发展方向,聚焦以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为代表的一批重点领域,打造先进技术体系,引领基础研究和前沿研究,在产业核心技术突破层面与世界同步,构建多类别、宽覆盖、有机联络的新兴产业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