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数字化”派上大用场。
民众把以前常在线下进行的消费搬到了上线,在线买菜、在线教育、在线医疗等“非接触式”线上服务爆发式增长,成为抗疫情、保民生的关键支撑。
企业通过视频会议、线上营销、云招聘、柔性生产、智能化工厂等数字化平台和工具,保证抗疫情、促经营两不误。
政府则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化手段,建立防疫检查系统、上线健康码等数字政务应用,提升了防疫效率、社会治理 。
疫情在给产业互联网按下“加速键” 的同时,也提出了新要求,而国家提出加快“新基建”进程,顺应了产业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新要求。
“新基建”涵盖的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都是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
如果说各种云上应用是“跑车”,那么,新基建就好比 “数字高速公路”,只有建好这条数字“高速公路”,各种互联网应用才能跑得快。
5G是发展高质量物联网、车联网、智慧家居、智慧城市乃至工业互联网的前提。5G最大的机会是使海量数据的有效传输成为可能,为垂直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带来新契机。在此次抗击疫情中,5G就发挥了巨大作用,例如,火神山医院、雷神山医院实现5G网络全覆盖,远程医疗、会诊等背后都是5G技术在做支撑。
大数据中心首次被列入加快建设的新基建条目,或许与疫情有关。疫情期间,视频、网游等云服务需求持续增长,数据量大增,云服务厂商扩容压力倍增,譬如,腾讯微信和阿里钉钉都出现历史流量高峰,腾讯和阿里都对数据中心进行了扩容。仅腾讯会议8天就扩容了100万核计算资源。
随着5G商业化进程加速,流量持续增长, 云计算和边缘计算的需求增加,数据中心日益成为发展数字经济最为核心的基础设施。
如果说加快5G和数据中心的建设,可以让数据传输更快、数据量更大更丰富,那么,人工智能则能够高效挖掘数据价值,赋能各行业各领域智慧升级。
如今,我国人工智能技术已运用于智能安防、医疗、金融等领域。例如,在疫情期间,腾讯人工智能CT设备在湖北最大方舱医院成功部署,最快2秒就能完成AI判定,不足一分钟即可为医生提供辅助诊断参考。
对于制造企业来说,智能化水平越高的工厂,复工的进度和复工效率也越高,这也将促使制造企业加快向智能化、数字化转型,更愿意接受工业互联网。
总体来看,能够相对从容应对疫情大考的都是数字化转型比较到位的企业,这也激发了很多传统企业的数字化觉醒,将促进对数字化转型的投入。
3、政府为提升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数字政府和智慧城市建设会迎来大的窗口期。
疫情防控,也是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疫情下暴露了大城市的防控重在社区,而其实上当前智慧城市建设很难覆盖到社区。疫情让智慧城市决策者们意识到,今后智慧城市建设的关键在于快速反应的城市管理能力。
2月10日,全国各地复工第一天,上海出台了一份关于加快智慧城市建设的意见,引发了各方关注,这份《意见》出台也被看作是智慧城市的风向标。这份《意见》将城市运行“一网通管”提升至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