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扣押防疫物资可能带来的深远影响

据《莱茵邮报》当地时间19日报道,德国海关近日没收了美国3M集团在于兴市(Jüchen)欧洲配送中心的一批防护用品,其中包括医用、实验室使用、化学生产时使用的高等级口罩和防护服,以及民用口罩,并怀疑这批货物是用来非法出口的。

初哥看到汉斯又把发往瑞士和美国的防疫物资给扣了,不禁冒了一把冷汗。本来德意志民族是一个严谨可靠、精明强干的民族,但现在这种不近乎人情的古板很可能反而害了自己。

现在是欧洲最需要团结的时候,而且也是德国在欧洲竖立自己形象最好的时候。

本来德国就是欧洲经济的领头羊了,如果按照正常思维疫情期间更应该竖立自己的威信,通过扶持欧洲其它国家有力地巩固自己欧洲领头羊的位置。不知道为什么德国会走这么一步臭棋。

按理说物资不够了可以向中国求助或者购买,以目前的中德合作关系、以及中国需要德国在欧洲为自己摇旗呐喊,这么点口罩和防护服还是出得起的。

而德国却选择了看似最愚蠢最破坏团结最毁自己形象的做法,到处扣留本应运往瑞士的防疫物资(瑞士:下手慢点,毛要被薅干净了……)。通过新闻内容分析,应该是德国海关在执行德国国内物资管制法律。

德意志民族本来就是一个严谨到一板一眼的民族,可能德国人并没有觉得自己有什么错误,毕竟是违反了国内的法律。但是无论从欧洲团结的角度,还是巩固自己欧洲领导人位置的角度,都不应该这样做。三番五次扣留发给瑞士的防疫物资,绝对是埋下了一个很大的隐患。瑞士毕竟也是欧洲的一个金融中心,可能现在不便发作,但是待到疫情结束后,瑞士很可能在一些其他议题上发生摩擦。

而其他欧洲国家看到德国不近人情的行为,很可能也会对德国留下很不好的印象。德国本身是一个很古板的国家,在浪漫主义泛滥的欧洲本身就是一个异类,双方本身就存在一些历史原因和性格上的芥蒂。现在德国到处扣留防疫物资,又会加深双方的分歧和矛盾。

在现在一个防疫关键时期,任何一个在道义上说不过去的举动都可能被舆论放大,从而引发负面情绪,德国应该认识到这一点,而负面情绪积累多了就容易发生裂变式的爆发。德国如果再这样一板一眼地执行国内的法律,很可能让欧洲其它国家的负面评价集中爆发,对德国以后在欧盟的地位绝对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威信是一个很微妙的情绪,首先是威,要求国家拥有一定的硬实力,作为现代化工业强国、欧洲经济火车头,德国无疑是具备这一点。信,就要求能够服众,不仅是通过硬实力的展示、更有“道义”这种软实力的展现。而德国现在的所作所为,从中国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观点看来,明显就是自毁软实力的表现。

如果德国在欧洲失去威信,那么会带来两大麻烦:

1) 一个失去了火车头、分裂的欧洲,将无法参与大国竞争。美国一直想收割欧元、进而进一步收割整个欧洲。如果欧洲失去了火车头、因而产生分裂,那么受害最大的无疑是欧洲本身,而获益最大的无疑是美国。因为从产业竞争的角度来看,美国和欧洲的产业趋同,无论是高端制造业、金融业还是农业,双方都处于同质化竞争的位置。同质化竞争导致零和博弈,也就是俗话说的二虎相争必有一伤,美国以一个整体的国家去对峙分裂的欧洲,显然美国获胜的可能性更大(前提是特朗普别再发疯)。

2) 将会对中国的欧洲布局产生不利影响。德国是中国在欧洲经济布局很重要的一个节点,德国总理默克尔是最早对一带一路倡议表示支持的欧洲领导人之一。德国是亚投行创始成员国,也是亚投行第4大股东和最大域外出资国。中国在欧洲的布局把德国作为一个中心节点,若德国在欧洲是领头羊、说话有分量,那么显然将对中国影响力的扩散产生积极的作用。若德国失去了欧洲领头羊的地位,也就是失去了中德合作在欧洲的示范作用,那么中国在欧洲的扩散影响力的成本无疑将会上升。而且如果欧洲被美国在竞争中击败,无形中也会增加中国的所面对的压力。

针对德国海关到处扣押防疫物资这个事,我们不能把它看作一个孤立的、影响力小的事件,而应当从国际关系的视野去进行审视。

如果中德有私下的外交渠道,应该好好和默大妈说一下这事了。本来咱们这就开始复产了,要什么有什么,好货不贵、便宜实惠。

如果再让默大妈这样一板一眼地执行国内的法律、继续摧毁自己在欧洲的形象,那么中国在欧洲的利益也很可能会受到损失。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