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民众“无惧”病毒,周日照常聚会,法国政府防疫措施失灵;马克龙宣布法国进入“战争状态”

特约撰稿丨张竹林 (发自法国巴黎) 编辑丨段文

周日(3月15日)的巴黎,天空蓝到不太像话,零零散散飘着几朵棉絮般的白云,日头也特别卖力地播撒着热量。在优雅的英式风格的蒙梭公园内,所有的长木椅都被游人占据,那些一眼看上去就并非一伙的人们,也放下私心分享起本来就不太宽裕的椅子。竖立着“禁止入内”标牌的草地上,一堆一堆的年轻男女或坐或躺,充满生机。

一切看起来与任何一个阳光慷慨的巴黎冬末周日没有什么区别。

巴黎民众“无惧”病毒,周日照常聚会,法国政府防疫措施失灵;马克龙宣布法国进入“战争状态”

首先是政府措施的自相矛盾。在周日,也就是政府下达的“关闭全法所有非必需的商业和文化场所”措施的实施首日,全法市镇选举却如期举行。政府给出的理由是,医学界认为,去投票的风险并不会比外出买菜的风险高。抛开某些投票点连最基本的洗手液都没有保障这样不具代表性的事实不说,这个如期举行的活动具有强烈的误导性,很大程度上冲弱了民众对病毒危险性的担忧。在这个时刻,普通民众与政府的逻辑是平行的,他们认为,如果全国性投票都能在采取简单防护措施下如期进行,那么生活为什么不能在同样采取简单防护措施下如常呢?

其次,法国医学界的松懈态度。从最初中国武汉暴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以来,法国各大媒体均做了相当大规模报道。1月20日,身为医生的法国卫生部前部长Agnès Buzyn曾公开称,病毒“从武汉传播到法国的可能性几乎为零”。很长一段时间内,即便存在对中国统计数据(死亡人数等)的不信任心理,但法国医学界主流观点始终坚持新冠肺炎“死亡率要远比季节性流感低”,未能唤起法国社会对病毒高危害性的整体性戒备(华人社会除外)。医学界的这种判断对法国社会的集体态度起了关键性作用,众多在法国被认为是重要的和优秀的流行病专家、医护人员,认为新冠肺炎不过是一次严重点的流感,过多地强调超过八成的感染者不会有任何问题,死亡率低等。他们自从疫情暴发以来所做的误判已经造成了一种心理上的懈怠。

第三,不可忽视的名人效应误导。在这点上,最明显的是法国前总统萨科齐的夫人布吕尼。在一段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的视频中,布吕尼一边和友人行吻礼一边挑衅地说,“我们接吻,这太有意思了。因为我们是老的一代,我们什么都不怕,我们不是什么女权主义者,我们不害怕新冠病毒。”接着,这位年过五旬的前超模还在镜头前故意猛烈咳嗽,做染病状。尽管在年轻受众群体中,布吕尼早已被认为是过气的明星,但她与她的先生萨科齐,在老年群体中依然有一定的影响力,而这一部分人口,正是被认为最易受病毒袭击的群体。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