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羊补牢未为晚?甲骨文与亚马逊、微软、谷歌的“云图之役”

天下风云出我辈,一入江湖岁月催。从昔日傲视同群的数据库王者,到今日持续发力追赶云计算的小弟,甲骨文和其创始人兼执行董事长拉里·埃里森,这几年间似乎还没完全搞懂到底做错了什么。

亡羊补牢未为晚?甲骨文与亚马逊、微软、谷歌的“云图之役”

在云计算市场中,亚马逊公司一马当先,微软、谷歌也在穷追猛赶。而1977年成立、早已走过了“不惑之年”的甲骨文,却只能想方设法地拼命追。今年2月3日,甲骨文公司表示,已在五个国家增加了新的云计算数据中心,目标是在2020年底前在全世界拥有36个数据中心,从而跟亚马逊、微软等公司抢夺更多的云计算市场份额。

然而,在很多人眼中,甲骨文如今或已是“强弩之末”。

从数据库王者到云计算迷弟

十年前,在传统PC时代,作为传统企业软件巨头代表的甲骨文公司,以数据库管理优势起家,并以有别于IBM等软硬件捆绑的销售方式,凭借着面向企业销售软件的差异化模式突围,坐收市场红利。

亡羊补牢未为晚?甲骨文与亚马逊、微软、谷歌的“云图之役”

十年河东十年河西。十年前的云计算服务尚在“摇篮”,而今日的云计算已成商家必争之地。而回想亚马逊 AWS、阿里巴巴等早在 2013 年就开始云计算业务布局,甲骨文则直到2016年才宣布全力进军云计算领域。

在一日千里的科技领域,差之毫厘失之千里。那么,如何快速弥补几年的差距并迎头赶上?谈何容易。要知道,2016年甲骨文在云服务方面的收入仅约 29 亿美元,不及 Salesforce云服务收入的一半。

而目前,业界对于甲骨文的云计算业务,依然是“雾里看花”。因为,自 2018 年 6 月起甲骨文就不再将云计算营收业绩作为单独业务对外公布,而是将云计算与传统软件销售结合起来。不过,这也很容易让业界解读为埃里森在试图掩盖甲骨文云业务方面的“短板”。

亡羊补牢未为晚?甲骨文与亚马逊、微软、谷歌的“云图之役”

值得注意的是,亚马逊云营收从10亿级到100亿级用了6年,而阿里云仅4年内就实现单季度营收从10亿级别到100亿的跃迁。据阿里巴巴2020财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截至2019年12月31日,阿里巴巴三季度收入同比增长38%至1614.56亿元,其中阿里云单季营收达到107亿元,首次突破100亿元,同比增长62%。而受益于疫情防控期间日益增长的远程办公需求,阿里云增长还在持续。

正如数据库是上一代互联网的基础设施一样,云计算已被视为未来互联网的基础设施。而甲骨文在云计算全球前排名上的一再“掉队”,徒留“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换旧人”的慨叹。

2019年10月15日,亚马逊宣布其消费者业务永久弃用甲骨文数据库,将在2019年底完成存储在近7500个甲骨文数据库中的75PB的数据迁移工作。这是继阿里巴巴之后,又一国际巨头宣布弃用甲骨文数据库。更重要的是,埃里森昔日言论被重重打脸了:“让我告诉你哪家公司不会离开甲骨文……这家公司就是亚马逊,他们绝对做不到,不信走着瞧。”

与此同时,2020年1月,TIOBE 官方最新发布的 1 月编程语言榜单中,Java以18.9%的占有率继续蝉联榜首。而Java在编程语言上的一骑轻尘,也与其母公司甲骨文在云计算头部公司的“榜上无名”形成了鲜明对比。

亡羊补牢未为晚?甲骨文与亚马逊、微软、谷歌的“云图之役”

一方面,甲骨文犯了很多产业老大都曾犯下的错误。

正如诺基亚、柯达等产业巨头因误判大趋势而落败一样,埃里森也因没有预见到云计算的巨大市场潜力而一泻千里。回想当年,手机行业大哥大诺基亚,因误判了智能手机市场的排山倒海产业颠覆态势而落幕;胶卷市场老大柯达,也因没有很好地正视胶片相机被数码相机取代的市场趋势而败退。这些活生生的案例,都留给了诸多行业巨头血与泪的教训。

回到十多年前,那时候云计算技术产业尚在萌芽发展阶段。不过,还当时科技圈内“云计算”风潮已经刮起。自从2006年谷歌CEO埃里克·施密特首次提出“云计算”一词以来,硅谷就迅速卷入了“云端”战役,很多公司都在“云计算服务”“秀肌肉”。就连当年还在以卖书闻名于世的亚马逊同年也推出了云计算服务“AmazonEC2”。而英特尔、雅虎等公司,也联手发起一项名为“Open Cirrus”的云计算研究测试项目。

可惜,当时的甲骨文CEO埃里森却对此不以为然,甚至嗤之以鼻。据悉,当亚马逊云推出“S3云存储、EC2弹性计算服务”时,埃里森就曾这样回应到:“我完全搞不懂那帮家伙在说些什么,简直是一派胡扯。这到底是指什么?省省这种愚蠢的概念吧。”

亡羊补牢未为晚?甲骨文与亚马逊、微软、谷歌的“云图之役”

习惯了过平稳日子的,肯定不愿意、也以积极姿态进行改变。因为甲骨文传统业务产品比云计算产品更赚钱,这也直接导致了当年甲骨文在开拓云服务产品的时候推进困难。例如,甲骨文的一些销售人员在推销云产品时不够用心,有时候还会采用捆绑销售甚至欺骗的手段推销。

而且,由于管理层分歧内斗,甲骨文还出现了高管人才流失、人事动荡。例如,在甲骨文任职22年后选择辞职的托马斯·库里安,也是因与埃里森在云计算战略方向上存在巨大分歧而分道扬镳,而且,还转投对手成为谷歌现任云服务CEO。

内部纠纷与其在云计算市场上表现的疲软,也成为了近年来甲骨文出现大范围裁员的重要原因。据悉,2019年甲骨文西雅图团队的大裁员,就是源于团队内斗。因为,那些被裁撤的数百名员工就曾被视为云计算战略的未来。

亡羊补牢未为晚?甲骨文与亚马逊、微软、谷歌的“云图之役”

2019年5月7日,甲骨文召开面向全中国区电话会议,宣布将对中国区研发中心(CDC)进行裁员。随后,在北京、深圳、南京、苏州和上海等地的5个研发中心,要被裁撤约1600人。其中,首批确认裁员约900余人,超过500人来自北京研发中心,7月执行第二批裁员。

对此,企业基于业务调整或资金开源节流而裁员,无可厚非,何况,这也不是甲骨文公司在中国的首次裁员。据报道,早在2017年,甲骨文北京研发中心就有不低于170人被裁。而且,这次甲骨文的裁人计划也在全球都在进行,除了中国,还有墨西哥、印度和美国总部。而就业界看来,甲骨文中国区云计算业务持续失势,其在北京运营研发中心的成本太大,又无法对公司业务进行有效支撑,这种“壮士断臂”方式,就企业长期发展及转型其实是有好处的。

那么,2019年的大裁员之所以掀起轩然大波,其实是诸多因素引起的。

亡羊补牢未为晚?甲骨文与亚马逊、微软、谷歌的“云图之役”

而甲骨文创始人令人震惊的对华言论被翻出,更让这次中国区大裁员事件进一步发酵。

2018年10月,埃里森在接受福克斯新闻(FOX)采访时曾表示,中国是美国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最大的竞争对手,不能任由中国培养出比美国还多的工程师。“美国与中国的激烈竞争中,我站美国队。如果我们让中国的经济超过我们,如果我们让中国比我们培养了更多的工程师,如果我们让中国的科技公司打败我们的科技公司,不用太久,我们的军队就也会被打败。”

福克斯的视频采访还透露,埃里森是2016年选举的大金主,曾与台湾地区领导人会过面,有“反华急先锋”绰号。在采访中,埃里森还指出,中国“挪用”美国知识产权,为其带来巨大优势。中国有非常出色的工程师,他们也开发自己的技术,“我们不希望看到自己成了第二名。”

亡羊补牢未为晚?甲骨文与亚马逊、微软、谷歌的“云图之役”

另一方面,埃里森过度偏激的言论,也折射出了甲骨文公司相对狭隘的地域性思维,这将产生诸多恶劣影响,例如,会引起中国乃至华人企业的集体抵触。而这,跟当下全球化经济及产业共和的大趋势,显然是格格不入的,也表现出甲骨文公司在世界范围内竞争优势的局限性。

而且,甲骨文创始人的这种思维的局限性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还在持续放大。今年2月19日,更有2300余名甲骨文员工签署请愿书,反对美国现任总统即将为2020年连任竞选举行的一次筹款活动。据悉,该筹款活动定于当日在甲骨文老板埃里森在南加州的一处房产中举行。

竞争的最高境界是合作。企业家的思维格局决定了公司的全球视野,也直接左右着其事业的起落。对此,在云计算领域眼中落后对手的甲骨文,与其企图狭隘偏激地抵触、扼杀中国企业的技术创新,还不如采取合作姿态谋求共赢。

铁拳埃里森“复仇者联盟”

与去年5月起闹得沸沸扬扬的大裁员对比鲜明的是,甲骨文公司云计算业务负责人在同年10月份表示,作为将云计算服务推广到世界各国的积极计划的一部分,该公司计划招聘近2000名员工。由此可见,此前的大裁员的价值主要为业务和人员架构调整铺路,为全面发力云计算“清理路障”。

亡羊补牢未为晚?甲骨文与亚马逊、微软、谷歌的“云图之役”

与此同时,“技术控”甲骨文的根基与底子也无需置疑。据悉,为了全面支持云架构,甲骨文公司几乎重写了所有软件产品,并对应用交互进行重新设计,还开发了高性能服务器芯片。无论是从底层芯片到 IaaS、PaaS、SaaS,还是行业应用,甲骨文都在以自己“特有的软件技术专长”翻写了云计算方案的各个层面。而且,埃里森在好几年前就曾多次强调,现在云计算仍旧处于早期阶段,甲骨文已做好了准备。

早在2016年,甲骨文公司就宣称推出业界最全面的基础架构即服务(IaaS)产品,包括比竞争对手最快的解决方案快11.5倍且便宜20%的Bare Metal云端服务器。而在Oracle云应用套件基础上,甲骨文也进一步扩展了SaaS产品系列,增加了新的云应用,涵盖销售、市场、财务、人力资源以及其他业务领域。与此同时,甲骨文还在数据分析、机器学习和云智能应用等方面积极尝试。

再者,埃里森通过铁腕式“买买买”并购组成的“复仇者联盟”,将持续提升甲骨文在云计算版图上的竞争力。

亡羊补牢未为晚?甲骨文与亚马逊、微软、谷歌的“云图之役”

而仅在2018年,甲骨文就收购了 9 家不同的公司,扩充了其云产品组合。

收购Zenedge吸收基于云计算、人工智能驱动的网络安全解决方案,收购SparklineData扩大Oracle PaaS服务,收购Vocado吸纳以学生为中心、基于云计算的财务援助解决方案,收购语境智能平台Grapeshot补充甲骨文数据云,收购机器学习平台 DataScience构筑数据科学平台,收购领先的企业云平台Iridize用于员工培训和入职培训,收购健康科技创业公司goBalto以扩大其健康科学业务部门,收购智能平台DataFox以增强Oracle云应用程序,收购SD-WAN供应商Talari Networks则让甲骨文成为了“第一家SD-WAN 公有云提供商”。

当然,在布局云计算路上,甲骨文曾让业界哗然的还有,2009 年以 74 亿美元“天价”拿下了“日薄西山的公司”Sun,并将Sun的明星软件资产Java收入麾下。对此,在2015年OOW 大会上,埃里森解释到,“自2006年亚马逊进入云计算开始,我就在思考如何打赢云计算这场战争。除了要牢牢掌握SaaS应用软件层外,甲骨文还必须要拥有自己的PaaS平台层和IaaS基础设施层,这就必须要有自己的硬件系统,而Sun正好为我们提供了最佳选择。”

亡羊补牢未为晚?甲骨文与亚马逊、微软、谷歌的“云图之役”

只是,甲骨文所做的这一切努力,显然不是立竿见影那么简单。

于是,一向强硬与我行我素的埃里森终于考虑到了要与对手的合作。

要知道,在传统PC软件时代,甲骨文和微软公司可谓“宿敌”,但随着云计算市场份额争夺的加剧,这些年来这两家公司关系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从敌对,逐渐走向了结盟。而这,也显然符合“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的商业逻辑。

甲骨文与微软的合作基础可以追溯到2013年。当时,在Build 2013大会上,微软就宣布将与Oracle联手。而到了2019年6月5日,微软和甲骨文更宣布,两家公司达成了一项协议,将两家公司的云计算服务与各自数据中心之间的高速连接相结合,目标是为大企业客户提供服务,并联合起来对抗云计算领导者亚马逊的网络服务。

亡羊补牢未为晚?甲骨文与亚马逊、微软、谷歌的“云图之役”

而在甲骨文2017年全球大会上,埃里森更是“炮火连天”,“和甲骨文自治式数据库相比,亚马逊AWS运行同样工作负载的成本要高出5至8倍。”“甲骨文并非杜撰了一些演示来让亚马逊看起来很糟糕。”“如果客户将云计算服务从亚马逊转移到甲骨文,可以保证客户成本在原来的基础上下降50%。”

对于谷歌,甲骨文更是“专找软柿子捏”。甲骨文在2009年收购Sun、将Java收入旗下后第二年,甲骨文就向谷歌提出了专利侵权诉讼。甲骨文称,Android平台违规使用了Java代码,而在后续的诉讼中更向谷歌提出了高达93亿美元的侵权索赔。至今,这个诉讼案已持续了10年,堪称科技界的世纪诉讼案,而93亿美元也是史上最高金额的专利诉讼索赔。

在过去十年里,甲骨文与谷歌在这个诉讼案上较量不断。2010年,甲骨文起诉谷歌索赔80亿美元;2012年,加州北区联邦法院裁定谷歌没有侵犯Java版权;2014年,甲骨文赢得上诉,案件被发回重审;2016年,甲骨文提了93亿美元的索赔,但法院再次认为谷歌不涉及专利侵权;2018年甲骨文第二次赢得上诉,联邦巡回上诉法院判决甲骨文胜诉;2019年底,谷歌获得了美国最高法院将对此次裁决的复审支持……

亡羊补牢未为晚?甲骨文与亚马逊、微软、谷歌的“云图之役”

对此,这个世纪诉讼案孰是孰非自有公论。眼下,甲骨文正不遗余力,甚至不惜以制造事端的方式努力追赶云计算的领头羊,只是,亚马逊、谷歌等也在不慌不乱地全速扩充云服务市场。

整体而言,甲骨文与微软之所以能实现合作,是基于他们在云计算领域的共同对手亚马逊、谷歌。而想法设法打击谷歌,与此前近乎一揽子的疯狂并购一起,也可以理解为埃里森的“合纵连横”的重要部分。

巨头的护城河与科技兴亡史

其实,为了跟对手争夺云计算市场,甲骨文公司很早就开始调整产品结构,并大力发展云应用相关的产品、增加竞争筹码。无论是历年的挥金如土的并购,还是战略上联手微软、以专利打压谷歌,都可以感受到甲骨文在云计算领域落败的“心有不甘”。

亡羊补牢未为晚?甲骨文与亚马逊、微软、谷歌的“云图之役”

科技史其实就是产业兴衰淘汰史。无论是对于初创企业还是行业老大,都是“一视同仁”。因为,业绩从来不会说谎。2018年财报显示,甲骨文的总营收398.31亿美元,同比增长仅为6%;净利润为38.25亿美元,同比减少59%。其中,云服务和授权支持业务的营收仅为66.72亿美元,同比增长仅1%。与之相对的是,2018年亚马逊云市场增速为47%。2015至2018年间,阿里云市场规模更增长了20倍。而据甲骨文2020财年第二季度财报显示,期内营收96亿美元,同比增长也仅为1%,不及市场预期。

在2018年下半年,巴菲特旗下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买入了价值21亿美元的甲骨文股票。但仅几个月后,2018年四季度伯克希尔就清仓了甲骨文,这也是当季13F表格中披露的唯一全数抛售的股票。对此,以“价值投资”著称的巴菲特买入股票后普遍长时间持有,这种火速割肉清仓的情况极为罕见。

面对业界猜疑,巴菲特表示,“拉里·埃里森做的很好,但我觉得我不太懂甲骨文的业务。尤其考虑到投资IBM的经历,我觉得我并不太清楚云业务未来的发展方向。”至此,巴菲特大规模投资的3次科技股中,IBM、甲骨文清仓,只有苹果被评为巴菲特执掌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50年来做出的最好投资决定之一。

亡羊补牢未为晚?甲骨文与亚马逊、微软、谷歌的“云图之役”

而且,行业巨头的落败也往往不是暴风骤雨式的,而是来自温水煮青蛙般的蜕变。

相比于国内盛行“996工作制”的互联网公司而言,甲骨文等跨国企业有着独特的人文关怀与员工福利。在业界,甲骨文北京公司还有“西二旗养老院”之称:工作压力不大,弹性办公,上下班不打卡,工作环境优越,员工拥有15到20天年假。十年前,最顶尖的985人才多争破头要去外企,不够优秀的才会选择中国企业。但是,就在这种长期无比优越宽松的工作氛围下,甲骨文业绩却遭遇了滑铁卢,以及2019年的大裁员,云计算市场上的步履蹒跚。

科技行业还遵循“马太效应”,产业主动权只会集中在少数几个头部玩家中,而这也正是甲骨文在云计算市场严重落后的最尴尬处境。

亡羊补牢未为晚?甲骨文与亚马逊、微软、谷歌的“云图之役”

大企业往往会有“大企业病”,因此业务要转型,思维要改变,文化也要适时调整。

甲骨文在云计算市场的“老马失蹄”,其创始人埃里森难辞其咎。无比自负的埃里森一手打造的“好勇斗狠”的企业风格,在一定程度上左右了过去甲骨文在云计算市场上的有利部署。例如,对于亚马逊、微软及谷歌云等平台的合作,埃里森一直持反对态度。由于意见分歧,也导致了其与备受赞誉的甲骨文“二把手”及云业务背后设计者库里安的离开。这样一来,埃里森不但失去了相伴他20多年的公司“二把手”,还让库里安成为谷歌云总裁站到了“对立面”。

而在业界看来,此前离职的甲骨文“二把手”已多到可以成立俱乐部了。“硬邦邦”的甲骨文,也是时候呼唤“柔性文化”了。也正如管理学家詹姆斯·柯林斯所说的,CEO应该要造钟,而不是报时。

例如,Facebook(脸书)的改变,可以给埃里森作参考。由于扎克伯格挖到了谷歌副总裁雪莉·桑德伯格,不但扭转了脸书公司文化与产品的问题,还帮助脸书扭亏为盈。而微软现任CEO萨提亚·纳德拉对微软的成功改造,也是基于产业合作共赢的思维。那么,对此,甲骨文是否可以像脸书和微软那样请外援,让埃里森的铁拳稍微消停一下?

亡羊补牢未为晚?甲骨文与亚马逊、微软、谷歌的“云图之役”

而就云计算领域而言,一方面是曾在中国市场所向披靡的美国科技巨头甲骨文,公司业绩萎缩被挤到市场边缘、业务转战到其他国家。另一方面是曾是甲骨文的老客户揭竿而起,来自中国互联网巨头不但“去IOE化”,还通过技术竞争力提升并不断发力,在云计算浪潮中抢走了甲骨文的大部分中国市场。

这里面,有来自国人意识和消费观念的变化,还有中国企业实力的壮大。国人不再迷信外资企业品牌,外企中国光环的逐渐消失,是不争的事实。当然,外企对其中国团队缺乏信任及不授权等诸多问题,也加深了其“水土不服”,仓皇北顾。

就甲骨文而言,面对过去的战略失误,作为在数据库行业发展了几十年的老牌企业再转战云计算,始终是“船大不好掉头”。在业界看来,尽管甲骨文面对其在云计算市场上的大幅落后不以为然,但业绩却说明了一切。

亡羊补牢未为晚?甲骨文与亚马逊、微软、谷歌的“云图之役”

世事纷繁,商界硝烟四起,这方唱罢那方登场。

是非成败转头空?背水一战的甲骨文会成功逆袭再续前缘吗?已“步入中年”的甲骨文还能继续折腾吗?亡羊补牢未为晚?或者,时间会给出最终的答案。

不过,当下商业竞争的主流趋势,不是要斗个你死我活,而是谋求合作共赢。这一点,始终值得甲骨文掌门人及更多的企业家去仔细掂量。

消灭敌人最好的方法,就是把他变成你的朋友。

道不远人,人无异国。

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