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淑珍1936年出生于河北省东光县农村,解放后随父母来到天津生活。她有兄弟姐妹9人,于淑珍是家里的老大,下面有8个弟弟妹妹。于淑珍8岁时,母亲因病去世了。不久,父亲再婚了。继母是一个善良的人,对继子继女都很好,于淑珍与继母的关系一直不错。
为了与父亲一道养家,于淑珍只上过1年学。16岁时,她就进工厂做零工,后进入天津中大化工仪器厂,成了一名学徒工。于淑珍白天上班,晚上读工人夜校,并参加天津文化馆的业余歌唱班。
上世纪60年代初,两人结婚了。婚后,夫妇俩育有一儿一女。于淑珍是团里的骨干演员,演出繁多。为支持妻子的事业,本来是男高音歌唱演员的丈夫退居幕后,先是到办公室当干事,后进入团里的舞美队。丈夫一边上班,一边照顾一双儿女,为于淑珍营造稳固的后方。
于淑珍的娘家经济很困难,她的工资基本都补贴娘家了,丈夫从没一句怨言,用一个人的工资养家。1979年,于淑珍因演唱《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红遍大江南北,成为当时最受欢迎的歌唱家之一。于淑珍视歌唱事业为生命,生女儿的头一天,她还在台上演出。成名后,她演出不断,去外地演出一走就是两三个月。丈夫独自照顾一双儿女,将家庭担子挑起来,付出了许多艰辛。有人对他说:“于老师名气这么大,你天天围着家庭和儿女转,就没有危机感吗?”丈夫笑着说:“有什么危机感?她不是那种人,我们感情好着呢。”
丈夫知道于淑珍演出压力大,不能破音,在家从不让她做家务,从不说生活中的烦心事。一次,团里在天津演出,于淑珍照例是主唱。那天凌晨,丈夫就去团里搭舞台。担心回家早影响妻子休息,他一直在外面转了3个多小时才回家,然后准备早餐,叫于淑珍起床。于淑珍一直说,是丈夫成就了自己,自己的成功也有他的一半。
于淑珍性子急,丈夫内向,她一着急丈夫就不吱声了,因此他们从不吵架,一路相扶相持,从少年夫妻走到老来伴。
养儿防老,是很多人根深蒂固的观念。亲友和邻居委婉问于淑珍,是不是儿女不够孝顺?于淑珍如实说:“我儿子和女儿都很好,住这里是我和老伴自己的主意。”的确,老年公寓很人性化,将于淑珍和老伴照顾得很周到。于淑珍还在那里上老年大学,学习书法和绘画。几年下来,她的花鸟作品很见功力。
经常有人慕名向于淑珍拜师,她婉拒了:“我能唱歌,但不一定能教学,别误了你们。”也经常有艺术院校想聘她为客座教授,于淑珍也回绝了。
2020年3月,于淑珍与老伴已在老年公寓生活了多年,早已适应了这里的一切,并将老年公寓当成了第二个家。在于淑珍看来,儿女尽孝没有固定模式,不一定要与父母住一起就是孝顺。尊重父母,顺从父母,才是最大的孝!
-END-
原创作品,欢迎点赞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