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和意外,你永远不知道哪一个先来!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无数创业者茫然失措,面对着日益扩大的损失,不少人首先想到的就是裁员。
2月9日,位于北京的高端娱乐场所“K歌之王”宣布与200多名员工全部解除劳动关系,如果有超过30%的人不同意,那么将申请破产清算;2月10日,复工第一天,新潮传媒裁员500人,占员工总数10%;2月20日,瓜子二手车被曝变相裁员1000多人(原来7000元的工资变成了1700元)。
如果疫情在3月底新增确诊病例连续多天降为0,那么4月初就可以基本保证各家企业经营状况恢复到疫情之前。
如果真的出现这样的状况,很多企业的支出成本是大大上升的。更别提被裁员工的平均工龄为2年、3年的公司了,那经济损失反而更大。
其次,对公司的整体声誉不好。对于一些小公司来说,裁员几个人其实影响十分有限。而有的公司比如说新潮传媒、瓜子二手车这样的公司来说一次性减员500人以上的,在社会上会造成一定的负面舆论。
负面舆论一方面会是被裁员工造成,另一方面是由媒体造成。在一个公司的负面舆论从网上全方位席卷而来之时,很容易造成客户的流失,这样反而会得不偿失。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不赞成大裁员,可是公司现在也用不了这么多人该怎么办呢?
主要有两种方法:第一、全员营销。日本在遭遇经济大萧条时,各公司启动了全员大营销模式;第二、在线培训。磨刀不误砍柴工,培训是企业的增长力。在大家时间较为宽裕的时候,不妨多培训一下,将公司业务的核心熟记在心,待时机成熟公司业绩定能迎来报复性增长。
2
阿里巴巴为什么没在疫情期间裁员?
疫情期间,不敢说阿里巴巴没有受影响吗?肯定不是的。
不说别的,只说淘宝业务。淘宝的主要营收来自于各个商家的广告费用。
而在疫情期间,尤其是春节最严重的的那几天,跟淘宝平台合作的几家快递企业几乎全线停运。
快递的停运势必将影响公司的广告业务收入。因为很多商家就算做了广告,可是快递不运也很难赚到钱。
不可否认阿里巴巴的业务也是受到影响的,但是这么大的企业为什么不裁员呢?
有的人会说毕竟它之前已经赚了很多钱,这点小事对它影响不大,还是能抗得过去的。
其实不然,阿里巴巴之所以不会大规模裁退员工是因为马云为阿里巴巴留下了珍贵的企业文化,不随意大规模招人。
举个例子,原本平均每个员工处理的交易额为1万美元,那么马云可能就想通过方法来让平均每个员工的交易额提升到2万美元。
通过控制编制,不断提升每个员工的时效,最终造就了如今强大的阿里巴巴。
因此,作为创业者,我们不妨努力提升员工绩效,哪怕多给员工分一点,这样才能在我们遇到困难之时轻松应对。
千万不要在资金充裕时大肆扩编,千万不要在遇到苦难时大规模裁员。
希望每位创业者都能善待员工,祝愿每位创业者都能被好运善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