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特斯拉在事先未经过消费者同意的前提下,就私自将车辆本应该搭载的HW3.0芯片换成HW2.5芯片,尽管“事出有因”,但这种以次充好的行为算不算欺诈消费者?为何在面临全球供应链紧张的情况下,偷梁换柱的行为却偏偏发生在了中国?如果特斯拉这样的行为发生在美国或者欧洲,他的结局又会是什么样?
专治欺诈的美国“柠檬法”
要想知道特斯拉在国外会经历什么,首先要了解当地的相关法律,作为汽车王国,美国在汽车行业的相关法律法规比较完善,其中“柠檬法”几乎成为了全球学习的榜样。
市场是灵活多变的,美国国民自知本土车质量差、维权难,便纷纷转向质量更好的日本车,使得美国本土车企销量大幅下跌,利润也一落千丈。
为了扭转局面,倒逼企业注重质量,美国商务部推出了汽车柠檬法,一旦违法厂商就会面临严厉的调查和惩罚,而罚款有时净可以高达上千亿美元,为了避免向消费者投诉带来的巨额赔偿,美国车企这才将重心转移到质量上。
不仅是解决投诉问题,对于产品的检验,德国也是非常精细,产品检验机构会检验鉴定市面上各种消费品的质量、价格以及性价比是否合理等,而普通消费者无需手续便可以到各个城市的咨询站,查询很多有关商品信息以及服务信息。
经过了长达五年的法律诉讼,大众集团终于与德国消费者组织VZBV达成了协议,大众需要一次性支付8.3亿欧元赔偿金给国内超过40万名的德国大众汽车车主,以了解此事;但在美国,情况却不尽相同,“柠檬法”保护下的美国消费者显然更加傲娇,大众集团此前曾提出用近100亿美元回购数十万车主的涉事车辆并额外支付赔偿金,但截止到现在,仍有部分美国消费者不同意这项提案,未来或许大众集团在美国的赔偿还会更高。
综合美国、欧洲两地赔偿款以及罚款,大众集团当年的一个错误决定的确造成了今天的“大出血”,如果用特斯拉给出声明的方式来解释大众“排放门”,或许大众集团当年也有不得已的苦衷,无论出于什么样的原因,可事实就是大众集团在消费者不知情的情况下在排气上作假,而这一切都是要付出代价的。
除了大众集团的巨额罚款,菲亚特也被曝涉嫌销量数据作假,如果说大众集团的“排放门”像特斯拉“减配门”一样不危害消费者驾驶安全的话,那菲亚特的销量数据作假,应该更不危害消费者驾驶安全了,可即便如此,菲亚特也还是为其欺诈行为付出了代价,缴纳0.4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亿元)的罚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