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江山峡●百里画廊

乌江山峡●百里画廊

乌江山峡●百里画廊

黎芝峡

黎芝峡为黑獭至思渠段,全长13.3千米,是乌江山峡最为美丽的一段。据明嘉靖《思南府志》载:“滩右有黎芝光焉,故名。”“黎芝光”指右岸晴天飞瀑高接,从峡顶透过树枝洒下一束束阳光,在水雾中折射出的五彩光环。峡中滩多弯急,险滩狂澜翻滚,白浪滔滔,转而逝去又波光粼粼。峡岸奇峰突起,巨石壁立,怪石嶙峋。有乌杨树、三星洞、剑劈岩、古纤道、牛肝、马肺、天鱼池、人字瀑、佛指山、上天石、仙女望夫、阴阳泉、天门石、香炉石、灵牌石、草帽石、一匣书、飞龙过江、百丝坨等奇观叹为观止。

乌江山峡●百里画廊

千年乌杨树

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城北乌江西岸的一棵大树,据说有10O0多年了,直至今天它还枝繁叶茂,顽强地生长着,它就是千年乌杨树。
千万别以为它裸露的根已经承载不起那巨大的身躯,要知道,数不清多少次洪水的洗礼被它笑傲。离开地表,它的根几乎全部裸露,展示盘根错节,纵横交错形成一个能容纳五六十人的巨大迷宫。凡到此游人,无不肃然起敬。1OO0年的拼搏,昭示着生命的顽强与不屈,让人感悟真实的艰辛和生命的奇迹。
千年乌杨,是乌江河边土家人的绝对图腾。坚韧顽强、千年不枯的精神一直激励着土家人民在艰难的困境中生存繁衍。有些土家人让孩子认乌杨树为“保爷”,祈求树神庇佑无病无灾,逢年过节,树神的“子孙”都备好香烛祭品祭拜乌杨,这也便成了乌江画廊里的另一种壮观、另一种震撼。

乌江山峡●百里画廊

乌江古纤道

乌江山峡●百里画廊

古纤道上拉纤的纤夫

乌江古纤道,是一条土家先民用血汗凝结的长龙,它穿越岁月的时空,记载着乌江黄金水道的兴衰和船工的悲欢。又是一部乌江航运史,刻在乌江岸边百丈悬崖上的丰碑,被称作土家人的丝绸之路。
乌江古纤道,始修于明朝。田氏家谱载,明嘉靖乙亥(1539)年10月,郡人田秋任四川按察使时,上疏朝廷获准凿雍疏流,在险滩岸边修凿简易纤道行船。聪明能干的船木匠们,根据江水流逝,研究制造出独具一格的歪屁股木船。自此,川盐大量入黔。
随着川、湘、鄂商贾的往来,黔之粮食、桐木油、五倍子及土特产品装船运出乌江,沿河县城于是成为连接邻省边塞要镇,乌江沿岸广大地区的经济、文化也相应发达起来。清道光十三年(1832年)思南知府杨以增倡修纤道,由石工一锤一钻向前掘进,工程艰险,耗资巨大,几无成就。清光绪三年(1877年),四川总督丁宝桢转盐务局修纤道,民自愿捐资,因势利导,加以修整,历时三年,自涪陵向上800余里,开凿50余座险滩,水运稍畅。民国28年至34年(1939-1945年),为了运输抗日物品的需要,民国政府筹款集资征派石工从思南以下至涪陵河段以“轰滩为主,开辟纤道为辅”,历时6年,开辟纤道400处,总长10340米。1952年至1955年,贵州省第六、第三航道工程队,除改善原来的一些低劣纤道外,又新开凿1483米。随后,贵州省航运分局迁来沿河,组织工程队彻底治理乌江险滩,同时,机动船试航成功,从此,乌江天堑变通途。
观赏乌江纤道,首选沿河自治县境内的纤道。乌江,流经沿河自治县境132公里,形成5个峡谷,即夹石峡、梨芝峡、银童峡、土坨峡、王坨峡。其峡谷属武陵山脉,河谷深切,两岸奇峰入云,绝壁悬崖似刀劈斧削。随着水道的曲折迂回,峭壁也转弯抹角延伸。那峭壁上的纤道,就象飘逸在绿色秀美地毯上的一条精致的绫带。偶尔有几个白山羊行走在纤道上,恰似点缀在绫带上的图案。
随着乌江彭水电站和沙沱电站的建成,悠长沉重的古纤道已从人们的视线中渐渐淡去,而留给人们的是先民们在长期的生产劳动中,用勤劳和智慧创造了灿烂的乌江流域文化,以及坚忍不拔、积极乐观向上的精神境界。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