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小城马六甲,汉字和中式建筑随处可见,游客怀疑自己没出国

引言

说到马六甲,在去之前我只知道它经常出现在我们的地理与历史课本里,那里有马六甲海峡,位于马来半岛与苏门答腊岛之间,是太平洋和印度洋间航运要道。郑和七次下西洋,有六次在马六甲停留,也被我们称为海上生命线。

去马来西亚玩的时候,之所以去马六甲,一是因为想看看课本里的马六甲海峡,二是因为离吉隆坡近,过来也方便。

来了之后才发现这个南洋小城有如此多的华人,人文的魅力也远远大于了景观,身在异国他乡旅游,还有这么多跟我们同文同种的群体,大家有着共同的血脉和文化,大街小巷还保留着各种中国的印记,真的是惊喜又温暖,让人有一种亲近感。

这篇前半部分介绍马六甲的景点,后半部分会和大家聊一聊大马华人的历史渊源与现状。

马六甲景点介绍

马六甲古城

景点观光基本上都集中在古城,住宿也是推荐在老城,一般到马六甲一日游的游客大概上午10点过后才会抵达马六甲 ,如果能清晨在马六甲老城区走上一走,人少又清净,看看当地人的生活,绝对会有不一样的感觉,道路两侧五彩斑斓的房子,有典型的南洋特色,也有近现代中式的建筑,有些斑驳的墙壁又透露出一丝丝年代感。

南洋小城马六甲,汉字和中式建筑随处可见,游客怀疑自己没出国

南洋小城马六甲,汉字和中式建筑随处可见,游客怀疑自己没出国

南洋小城马六甲,汉字和中式建筑随处可见,游客怀疑自己没出国

荷兰红屋

是荷兰殖民时期所留下的建筑物,坐落于马六甲河畔,鸡场街的入口处,是马六甲的地标建筑之一,颜色鲜艳,可以拍出文艺的照片。红屋现在已经改为马六甲博物馆,分为六个馆,藏有马来、葡萄牙、荷兰和英国的历史文物。

南洋小城马六甲,汉字和中式建筑随处可见,游客怀疑自己没出国

圣保罗山教堂

圣保罗山教堂建在圣保罗山顶,从荷兰红屋一直往上走没几分钟就是,这是1521年由葡萄牙人修建的天主教堂,荷兰人占领马六甲后,将教堂变成城堡做防御工事用。

南洋小城马六甲,汉字和中式建筑随处可见,游客怀疑自己没出国

南洋小城马六甲,汉字和中式建筑随处可见,游客怀疑自己没出国

南洋小城马六甲,汉字和中式建筑随处可见,游客怀疑自己没出国

在教堂附近拍到的一只猫,很是悠哉。

南洋小城马六甲,汉字和中式建筑随处可见,游客怀疑自己没出国

水上清真寺,远远望去,就像是一座浮动的建筑,日落时分和夜幕降临时候是最美的,能否看到最美的夕阳要看天气,我那天很遗憾没有看到。

南洋小城马六甲,汉字和中式建筑随处可见,游客怀疑自己没出国

如果天气原因拍不到日落也没关系,还有好看的夜景可以拍,天黑之后清真寺的外围会亮起彩灯,同样美不胜收。

南洋小城马六甲,汉字和中式建筑随处可见,游客怀疑自己没出国

水上清真寺到鸡场街附近还是很远的,不建议骑自行车或者步行去,可以打grab,回程也可以打到。看日落6点左右,拍夜景需要7点以后。

鸡场街夜市

是一个华人聚集的地区,相当于马六甲的唐人街,在这条街上开有许多古董店、咖啡厅、餐馆以及土特产店。街道两边基本都是两层的古式房子,极富韵味。

白天的时候,会有三轮车载着游客穿梭在鸡场街附近,三轮车无论是造型还是外放的音乐都十分夸张,甚至还会有我们的“神曲”。

南洋小城马六甲,汉字和中式建筑随处可见,游客怀疑自己没出国

狭窄的老街两边摆满各式各样的摊子,店家满是华人面孔,游客熙熙攘攘,异常热闹。夜市里有很多特色的小吃,像咖喱鱼蛋、锅贴、酸梅汤、鸡饭粒、肉骨茶、炒河粉、各种串串、各种果汁等。

南洋小城马六甲,汉字和中式建筑随处可见,游客怀疑自己没出国

鸡场街还会有一些文化表演,都是一些老年华人,在台上唱一些上个世纪的华语老歌,情景让人亲切又动容。老一辈华人真的是对故土充满着感情,对中国和中国文化怀着血脉同根的心。

南洋小城马六甲,汉字和中式建筑随处可见,游客怀疑自己没出国

图:一百多名菲律宾华人青年归国从军

还有在滇缅公路作出巨大贡献的南侨机工群体

南洋小城马六甲,汉字和中式建筑随处可见,游客怀疑自己没出国

图: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抗日纪念碑

南洋小城马六甲,汉字和中式建筑随处可见,游客怀疑自己没出国

图:纪念郑和下西洋613周年

马六甲最早由马来人兴建,15世纪初,郑和七次下西洋,并把马六甲作为货物中转站。明朝中叶,南洋部分城市就已经构成了比较丰富的华人社会。

六百多年后的今天,马六甲鸡场街入口处还可以看到郑和下西洋613周年纪念的字样(我是2018年去的),上面还分别放了马来和中国的国旗。

明明生长在海外,中华文化为何还保留的这么好?

马来西亚华人可以说是最亲近也是最认同中华文化的海外华人,马来华人也会过春节、各种传统节日,和我们受一样的文化熏陶、共同的血缘、相似的面孔,想来很多人也曾经同我一样,把一些马来西亚籍明星,我们熟悉的梁静茹、戴佩妮、光良、曹格等,误认为是港台明星吧。还有阿牛、品冠等人都是马来华人。

说起海外的华人文化代表,或是因为社会发展或是因为华人比例大,大家想起更多的是新加坡,然而事实并不是,相比新加坡,无论是文化的传承还是对根源的认同,马来西亚华人要做的好太多,几乎完整的传承和保留了中华文化,还值得一提的是,世界上最长寿的中文报纸不在中国,而是马来西亚的《光华日报》。

虽然新加坡华人比例高达90%,但李光耀却消灭了中文教育,而马来西亚是这世上除了中国地区以外,唯一一个把中文教育体系完整地保留下来的国家,从华文小学到华文独立中学再到大学。在马来华人看来中华文化是最优秀的文化,祖先留下来的东西有责任不惜一切代价去捍卫,在远离母国的土地上,这种对民族身份和根的认同真的很难能可贵。

南洋小城马六甲,汉字和中式建筑随处可见,游客怀疑自己没出国

图:马来西亚诗巫中心小学

即便如此,现如今马来中文教育的高中仍得不到马来官方的承认,只能上私立大学或者去新加坡、香港、台湾和海外等高校求学。

马来西亚使用的是繁体字还是简体字?

大家知道台湾和香港使用的都是繁体字,拼音的方式也和我们不同,他们是仓颉输入法,但有一天我和认识的一个马来华人小伙伴聊天的时候忽然发现他使用的是简体字,便十分好奇,问他为什么用的是简体字,他也被我问的一脸懵,说自己从小学的就是简体字,但父辈用的是繁体字。

但我们目前使用的简体字及拼音是60年代才发布的,而马来的华人多都是49年之前过去的,用的应该都是繁体字、仓颉拼音。翻了资料才解了我的困惑,原来马来华人的简体字也算是有“政治因素”在里面。大概总结了三个原因:

1.随着改革开放中马建交。

2.大陆作为华文最大应用者,慢慢会变成华文发展主流,简体字也同理,汉语在马来反正也不是官方语言,于是什么主流什么方便就用什么。

3.还可能受了新加坡七八十年代采用简体字的影响。

1982年马来正式把华文教育改为了简体字,在教学上,也是整合了大陆和台湾的教材。在2010年之前,大陆对马来华人的文化影响是不如台湾的,但近些年来影响却越来越大,比如很多马来华人也会玩微信、淘宝、抖音、知乎、微博等等。还有近些年因参加《奇葩说》而火的颜如晶、胡渐彪等人也是马来华人。

南洋小城马六甲,汉字和中式建筑随处可见,游客怀疑自己没出国

马六甲实用信息

1.如何从吉隆坡去马六甲

方法一:从机场直接到马六甲:机场一层的巴士中心就有大巴到马六甲。

方法二:从市区到马六甲:从市区先坐地铁或者打车到Bandar Tasik Selatan(简称TBS)汽车站,这里有去往马六甲的大巴。

南洋小城马六甲,汉字和中式建筑随处可见,游客怀疑自己没出国

整体来说,eNTRI是最方便快捷也是最便宜的,但是有部分限制,比如:

1.需要是直飞前往马来,或者是中转固定几个国家,并且从指定的9个国际机场入境,且不能去往第三国。

2.需要3个月内没有办理过eNTRI。

具体请见下图~

南洋小城马六甲,汉字和中式建筑随处可见,游客怀疑自己没出国

图:马六甲古城鸡饭粒

鸡饭粒就是把米饭打散加上少许鸡汁调味,再团成团。他家鸡饭粒、白切鸡是特色。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