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定你学习能力的上限,不是学习方法,而是洞察学习的本质

原创 | 汨罗江上一叶舟

决定你学习能力的上限,不是学习方法,而是洞察学习的本质

比如有一本书叫《天才源自刻意练习·通向成功的高效学习法》,要学习这个概念,你需要去看一本书的内容,还有大量你之前从未接触过的概念,最后通过这本书几万字信息输入的学习,没有人能一字一句记住全部内容,你只需要理解“刻意练习”的要领,和相关的概念,你就能参照这些概念进行学习。

因此你会发现,概念是对复杂或冗长的信息高度提炼概括集成的知识单元,或是知识的晶体。具体来说,人类在认识过程中,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把所感知的事物的共同本质特点抽象出来,加以概括,是自我认知意识的一种表达,形成概念式的抽象思维意识。全世界公认最好,被称为史上最牛的“费曼学习法”正是以概念理解为核心,通过四个步骤“选定概念,模拟教学,重复回顾,简化表达”完成高效学习。也就说,你认知的概念越多,越有助于你提升自己的认知能力。就像你拥有的原材料越多,供你选择组合的余地就越多。

所以,在这里我们把学习的第二本质定义为:掌握概念。

3、学习的内化阶段:心智模式

为什么有的人工作很努力,努力到无能为力,领导还是不满意,面临着降薪,甚至是随时被辞退的危险。

查理·芒格说:“思维模型会给你提供一种视角或思维框架,从而决定你观察事物和看待世界的视角。顶级的思维模型能提高你成功的可能性,并帮你避免失败。”

思维模式是什么,我们在上面提到概念是思维的基本单元,也就说思维模型,就是概念模式。

一旦你把这种概念模式(一组概念)形成自己大脑向行为发出的一组操作指令的程序,意味着这种概念模式(思维模式)内化成了你的心智模式——认知框架,思维路径和行动导向,你就能利用某种心智模式“解释问题,解决问题,预测问题”。

人与人最大的认知差别,归根结底是心智模式。

决定你学习能力的上限,不是学习方法,而是洞察学习的本质

4、学习的输出阶段:学以致用

毛泽东说:“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

学习的最终目的在于应用。

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一个侃侃而谈,看问题很深刻、很通透的人与你协同工作时,却总是令你抓,因为他说的比做的厉害。学不致用这是一个很普通的问题。

荀子《劝学》中说:“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人生的过程是一个不断遇到问题,解决问题过程。学以致用,在于利用现成的知识体系让自己快速成长,解决实际中存在的问题,熟练驾驭心智模式和生存技能;还可以保存脑力、体力和精力,避免无畏的“摸着石头过河”,少走一些弯路,你越节省自己的资源,就越可以有机会去开阔人生更开阔的视野和版图。学以致用的背后还有更深层的一种智慧:用以治学。

用以治学,则是脱离过度依赖知识,“尽信书不如无书”,避免浪费太多的时间在“学习”上,损耗了更多实践的机会。俗话说,实践出真知。实践本身就是一种学习,总结失败的经验,避免再犯同类型的错误;得出成功的经验,进行快速复制,让自己事半功倍。

知识的应用,很多情况下是无法进行1:1的复制,需要通过你自身的实践情景,在过程中进行查漏补缺,甚至提出质疑,然后形成全新的知识体系。就像斯宾诺莎说的:“知识归根结底由经验而来。”也就说,你得学习旧知识,还得自己炼制新知识,而这种知识一旦具有广泛的实用性,那么这种新知识就能帮去更多的人提高认知效率,缩短学以致用的时间,从而创造出更大的社会价值。

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有的人会把学习的本质定义为是文明延续和发展的桥梁与纽带,但学习的本质终归还是体现在一个“用”字上。

所以,在这里我们把学习的第四本质,也叫终极本质定义为:学以致用。

结束

认知学习本质的越深刻,人生的解法就越精准越简捷。

人生最宝贵的是什么,说法很多,我们不妨归结为这三点:生命、时间和认知。认知决定选择,选择决定命运。人一旦认知到学习的本质,认知效率才会被彻底释放,不仅可以提升自己的学习效率和学习层次,爆发出惊人的创造力,还可以引领大众的心智,让自己的生命质量和时间变得更加丰盈。

未来我们的学习方向在哪呢?《人机共生》一书提出智能时代,制胜未来工作的5个生存策略,为我们提供了未来主流学习的方向。

1、超越,建议全局观,弥补人工智能的决策短板;

2、避让,让人做人的事,机器做机器的事;

3、参与,让我们与人工智能一起工作;

4、专精,找到那个没人想自动化的领域;

5、开创,创造支持智能决策和行动的新系统。

(此处已添加圈子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