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东北,生活着什么族群?

如果你在北京居住过,应该知道,当我们一路向北的时候,会看见京北昌平、顺义的连绵群山,那里不仅有十三陵,也有不少温泉水库,一直以来都是繁忙的北京人休闲度假的美好去处。

北京北边有两条高速公路,一条朝向东北,一条朝向西北。朝西北的一条高速公路为代号G6的京藏高速,我们以后会说到这条动脉,不过这次的主角不是它。我们这次说的,是在北京三环东北角太阳宫桥那边的那条朝向东北方向的、通往承德的高速公路——京承高速,这条公路承载着北京东北方向的巨大车流量,每到早晚高峰,几乎成了大型停车场。

古代东北,生活着什么族群?

契丹的龙兴之地,正好是辽河流域的赤峰、通辽一带。辽河流域是东北南部重要的支柱,也是历史上乌桓、鲜卑慕容部以及契丹的核心区。契丹和乌桓渊源很深,而且他们也终究要与鲜卑的后人重新搭上关系。关于这个事情,我们以后再说。

因此大家就明白了,为什么安插在如今辽宁朝阳(营州)、北京(幽州)的安禄山,主要任务就是防御契丹,而且越做越大。我们也能知道,为什么和契丹渊源颇深的河北三镇,明明并非世袭,却还能长期独立于唐政府之外,进行军政府的”选举”。可以说,河北三镇的存在,为契丹持续输入中原文化并逐渐坐大,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松花江是东北重镇吉林、哈尔滨、佳木斯的母亲河,这条河在古代曾被称为”粟末河”。松花江和辽河一南一北,以中间的松辽分水岭为界线,分别冲积出辽阔的东北平原。

松花江这条大河除了自己本身以外,还有两条重要的支流,一条是从大兴安岭发源向南流淌的嫩江;另外一条则是发源于长白山的牡丹江,它开山辟岭,成为渔猎民族的天然宝库。

这所有的大江大河,终将流入世界第十大河黑龙江之中。很多人不知道,黑龙江不仅是世界第十大河,流域面积更远远大于黄河。

那么在黑龙江、松花江流域,生活着什么族群呢?

千万不要小瞧这些奇奇怪怪的名字,这之后的历史,就是由这帮人谱写的。

古代东北,生活着什么族群?

高句丽被唐朝灭掉之后,为了收编同化这群好战的粟末靺鞨人,唐政府把他们大量迁入营州,也就是辽宁朝阳。这其中有一个叫做乞乞仲象的粟末靺鞨人,一脸迷茫地从黑龙江老家到了辽宁。

这之后的事情,我们之前也讲了。契丹本已归附唐朝,还改了李姓,没想到在武则天在位的时候,他们的老大李尽忠和大舅哥孙万荣造反,攻入了营州城,武则天恨得牙痒痒,给他们改名”李尽灭””孙万斩”。可能是让武则天咒的,这位李尽灭不久之后就病逝了。在狄仁杰的担保下,契丹贵族李楷固投奔武则天,契丹才重新归顺。

没想到契丹归顺了,那个靺鞨人乞乞仲象却造反了。他带领粟末靺鞨人另起炉灶,打算反抗唐朝。武则天屡次招安不成,最后只能派李楷固前去追剿。不久之后,乞乞仲象病死,他儿子大祚荣子承父业,继续对抗李楷固,他统合靺鞨白山部以及那三个名字很别扭的伯咄、安车骨、拂涅部建立起了靺鞨人的部落联盟,真正落实了”女真不满万,满万不能敌”的方针,大败这位契丹将军,随后便称王了,建立了一个属于靺鞨人的国家——震国。

不过面对随后的盛唐,震国知道胳膊扭不过大腿,自然也就表面上归顺了唐朝。唐玄宗册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

渤海国和盛唐关系非常融洽,它大量学习唐朝的先进经验和文化,提高了自己的知识水平,建立了一套完备的政治制度、建筑工艺、佛教文化体系,就连中原王朝的记载中,都称呼这个王朝为”海东盛国”。

那么我们也知道,自从安史之乱唐朝衰败之后,海东盛国也就和唐朝彻底闹掰了,它和隔壁的契丹共同成为东北并存的两个强权,也给了唐朝节度使存在的理由。

已经萎缩为纯中原国家的唐朝,再也不是那个一呼百应的大哥了。不仅如此,朝廷内部的党争、宦官的专权,甚至宦官和节度使一起搞的专权,更是让唐朝的部分皇帝伤透了脑筋,最后终于走上了末路。

来源|乡土人文地理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