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真的能靠吃来解决蝗灾吗?

近日,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向全球预警,希望高度戒备当前肆虐的蝗灾

我们真的能靠吃来解决蝗灾吗?

历史上,我国曾深受蝗虫侵害,将蝗灾和水灾、火灾并称三大自然灾害。不过自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科学治理后,过去40多年里虽然局部有蝗灾发生,但并未造成严重经济损失。

生活在城市中的我们很难想象这种灾难,真的有那么恐怖?或者说,到底有多恐怖?

一大批蝗虫已空投

大家都知道鸟类会迁徙,要不是最近看新闻,恐怕很少有人知道昆虫也会“迁徙”的吧?

新闻中,蝗虫渡过红海抵达欧洲与亚洲。

我们很难想象这群小小的虫子是如何远渡重洋的:

低空飞行的一大群蝗虫很可能突然戏剧性地群起高飞,只为了飞进数百米高空的气流中。即便是小小的虫子,看起来也有寻找热气流的本性。

我们真的能靠吃来解决蝗灾吗?

尼日美市场上随处可见的蝗虫干

尼亚美市的安东妮说,“蝗虫是一种社会性的食物(social food)。有点像花生,但没有人在派对上拿蝗虫出来招待客人。口感是重点:蝗虫吃起来嘎吱嘎吱的!而且是一种很随性的食物。怎么说呢?我们在露天市场买蝗虫,而不是在超市里,那是一种有趣的食物,一种很个人化而且方便的小点心。适合与亲友一起吃,一种和亲友一起享用的食物。”

蝗虫成为食物后,逐渐发展成出商业价值,成为当地人们的生活来源之一。

我们真的能靠吃来解决蝗灾吗?

专家声称:目前在非洲发生的蝗灾品种属于非洲沙漠蝗,我国不完全具备其生存条件,且拥有天然地理屏障,从印度直接进入中国的可能性不大。

不过我们当然不能掉以轻心,还是要未雨绸缪,及早预防。

最后,来看看我们草原群众的硬核防治手段——养鸡治蝗

华北柴鸡被选中为“抗蝗战士”,它们腿细脚大,身姿矫健,且奔跑速度快,是蝗虫的克星。雏鸡在鸡舍中度过尚且弱小的六十天之后,就能进入野外环境。

我们真的能靠吃来解决蝗灾吗?

本文内容选自微店《昆虫志》,图片来源于网络。在这本不以“人”为中心的人类学作品,作者致敬百科全书,从A~Z,每个词条都是一则昆虫与人的故事,也是跨物种民族志的实验之作。

当人们提起昆虫,除了心生厌恶,或者认同与爱之外,有没有可能既接受彼此的差异,又宽容地生活在一起?

也许这本《昆虫志》能给我们一个答案。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