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里的匈牙利—–装修万里行之欧洲骑行

沙漠里的匈牙利-----装修万里行之欧洲骑行

我骑进了匈牙利的“沙漠”

这是我在匈牙利境内的最后一段骑程,谷歌地图显示,还有40多公里,就到塞尔维亚边境了,那里将是我欧洲骑行的第7个国家。真是爱死谷歌的导航了,假如它是一个男人的话,一定是一个博学严谨、不甘寂寞,时不时给人带来一些惊喜的家伙,偶尔出人意外地搞点恶作剧。本来傍晚就可以过境,在塞尔维亚的边境小城苏博蒂察过夜了。可是我却陷在匈牙利的“沙漠”里。没错,这是一个巨大无比的葡萄种植区,一个直径约12公里的葡萄园。自行车轮陷在沙地里,不要说骑行了,就连推着走,也是艰难异常,鞋子里很快满是沙子,索性赤着脚推行。好在这里全都是葡萄园,各种各样的葡萄,有些品种的葡萄已经成熟,非常好吃,驮包里的还有足够的水、食物,还有半只沙瓤西瓜,在一个小镇上刚刚补充了许多食物,即便是在这里过夜的话,我也不用担心什么。那就先吃葡萄吧。

沙漠里的匈牙利-----装修万里行之欧洲骑行

躺在树荫下,边吃葡萄,边听李斯特的匈牙利狂想曲,当然了,匈牙利狂想曲里,没有赞美甜美多汁的葡萄篇章,更没有赞美匈牙利西瓜的篇章。我从荷兰乌特勒支出发时,从没想到来匈牙利,假如非得让我做个攻略的话,我也不会想到自己会在匈牙利的葡萄园里睡个午觉。说起李斯特,唉,自从我儿子诞生之后,一切都改变了,比如陪着他看《猫和老鼠》,颠来倒去,反反复复,看了几十遍,猫弹的就是匈牙利狂想曲,就这样不敬意间刻在了我的大脑皮层里,这也许是我特地绕道匈牙利瞅瞅的原因?谁知道呢?想想骑行这个爱好,也是从儿子这里得来的。当初不放心他一个人骑车上学,于是买了一辆自行车,和他一起骑,没想到这一骑,就是几万公里。顺便说一句,对于那些教育引导孩子的父母,我总是充满了敬意:他们总是信心满满的,为孩子找到一条成才之路。而我却实在搞不清楚:究竟是我教给儿子的多一些,还是儿子教会我的更多一些,这真不好说。点上一支烟,拍个自拍,给儿子发去。

沙漠里的匈牙利-----装修万里行之欧洲骑行

曾经问过朋友们,他们对于匈牙利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有人说布达佩斯古城,有人说是美女,美食,有人说巴拉顿湖、云堡、马加什教堂——-假如有人问我同样的问题,我会不假思索地说:”沙子、葡萄、西瓜,还有狂风“。坐在旅游大巴或者自驾车的人们,和坐在自行车上的人看到的,怎么会相同呢?人们常说屁股决定脑袋,那真是没错的。骑出“沙漠”,留影为念。

沙漠里的匈牙利-----装修万里行之欧洲骑行

我是7月18日,欧洲骑行的第18天,从布拉迪斯拉发骑往布达佩斯的,我的终点是雅典。布拉迪斯拉发是斯洛伐克的首都,一座安静的城市,和欧洲的其它城市一样,没什么特别的,在匆匆而过的游客眼里,欧洲的大多数城市其实都差不多,时间越长,这种感觉越是强烈,它们唯一的差别就是房子新旧程度,物价便宜还是贵一些。你对它们的关注与好奇,随着时间变得越来越少。沿着多瑙河岸骑行,心旷神怡,河南面就是匈牙利,只要找到一座桥,我就到了匈牙利。河堤上迎面遇到一位慢跑着遛狗的斯洛伐克金发美女,她看着我慢下了脚步,然后一直看着我,似乎迟疑着想说些什么——-大事不好!骑出几公里,果然是我骑错了路。我知道这将是今后骑程的常态:出了德国之后,就再没有骑行地图可用了。

沙漠里的匈牙利-----装修万里行之欧洲骑行

出了海关已是黄昏,还有十几公里到达苏博蒂察,沿路的风景静谧安详,就像一幅幅田园画。比起计划中要看到的风景,我更喜欢那些偶然撞见的,可以的话,我希望有生之年的每一个黄昏,都能在不同的城市度过。 ​

沙漠里的匈牙利-----装修万里行之欧洲骑行

科马罗姆:我在匈牙利的第一晚

科马罗姆是一座小城,沿途有一些匈牙利传统民居,还有点马扎尔人的遗风,相比起布达佩斯的那些哥特式、巴洛克风格的砖混建筑,这些民居更有意思,它们才是散落在民间的“珍珠”。从布拉迪拉法到布达佩斯,大约170公里,假如我骑得快一点的话,一天就能到达。不过我并不是急着赶路,和那些正儿八经的骑行爱好者不同,他们追求的是速度与激情,而我的骑行大部分时间更像一个大腿肌肉拉伤的选手,一瘸一跛地向前跑着。我骑行中得来的兴奋,有点像女人逛街时,突然发现一些心仪的东西那样。这个比喻是否恰当,我并没有多少把握。匈牙利,在欧洲是一个独特的存在,比如说他们从哪里来的,争论了几百年尚无定论,匈牙利历史学家以前说祖先来自于西迁的匈奴部落,后来又改口说从乌拉尔山脉迁徙过来,在欧洲搞不清楚自己来自何处的民族真是不多见;匈牙利与奥地利曾经组成了二元的奥匈帝国,这个“二元帝国”,对于东方人而言也是一种奇怪的存在;匈牙利地处中欧,是基督教与拜占庭东正教、土耳其穆斯林的分界点,也是西方抵抗或贸易的大门,各种文化交融碰撞的地方;匈牙利的人均诺贝尔奖获得比例很高;匈牙利如何从一个中欧大国,丧失了三分之二的领土,变成了一个内陆国家——-

沙漠里的匈牙利-----装修万里行之欧洲骑行

科马罗姆是个只有1、2万人的小地方,天色还早,想找一家有当地特色的旅店,最后还是垂头丧气地走进了第一家看到的旅店(下图),一个现代的砖混盒子里,从外表看这家旅店是一家接待家庭、团队度假游客为主的酒店,住进去之后发现当然也是。在匈牙利这样有独特历史气息的国家,我绝对不愿意住这么乏味的旅馆,无奈当时饥疲交迫,而且念着上厕所、洗澡、洗衣服,所以只好让选酒店的原则见鬼去了。

沙漠里的匈牙利-----装修万里行之欧洲骑行

布达佩斯:我在匈牙利的第二晚

睡了个好觉,一夜无梦,睁开眼睛时,感觉神清气爽,这算得上是骑行的额外犒赏,也是我乐此不疲于骑行的原因之一。起身骑完布达佩斯,有人问我是否喜欢布达佩斯?我说不知道,或者不确定之类的,光凭着照片、视频或者往昔的记忆,通常你是无法察觉自己的。当我骑进一个新的城市时,仿佛一场越来越近的恋爱,假如骑到她跟前,还是无法爱上她的话,那不如早点离开。

沙漠里的匈牙利-----装修万里行之欧洲骑行

沙漠里的匈牙利-----装修万里行之欧洲骑行

许多年前我曾经到过布达佩斯,但是我觉得它并无特别的惊艳,却有一种不知从何而来的亲切感,也许是当时的一位匈牙利司机带来的?在大风里骑进布达佩斯时,我突然想起自己的那种亲切感,原来布达佩斯和上海实在是有几分相似。上世纪20年代起,上海曾经有一位传奇的建筑师,匈牙利籍的邬达克,他在上海的20多年里,建造了50多个建筑群:国际饭店、大光明电影院、沐恩堂、市三女中、铜仁路上的绿房子、亚细亚大楼、怡和洋行、武康大楼等等,这些建筑,我曾经无数次路过它们,个别的还曾经住过一阵子,当年沐恩堂(教堂)返修时,特地去看过翻新工地,原来的木地板竟然都是整根木条拼接而成的——-骑行的好处在于,我眼睛里的外部世界,与我无法察觉到的内心世界,不期而遇,自然而然地建立了某种连接,也许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要的就是这种连接。

沙漠里的匈牙利-----装修万里行之欧洲骑行

我在街上等我的房东,他说10分钟就到,让我在楼下超市门口等他。这家民宿是我在中途休息时,在爱彼迎上定的,据称是奥匈帝国风格装修的老公寓,里面都是一些老家具和老物件,并且只要40欧一晚,帝国风格我倒是没多少兴趣,要想见识真正的帝国风格,可以去博物馆。价格便宜,而且楼下就有超市,这些才是我想要的,接下去的骑程似乎有些荒僻,我得补充好足够的食物才行。房东一小时还没到,电话也不接了,估计是房间超卖了。于是退了预订,在BOOKING上定了一家附近的酒店,600多元人民币,在陌生的国家旅行,BOOKING 订房要比爱彼迎靠谱得多,尤其是你语言不通,或者没时间耽搁的时候。布达佩斯的物价不贵,比上海便宜一些。一路骑行过来,经常看到斯洛伐克牌照的车停在超市前,欧元区的物价要比匈牙利贵许多(匈牙利的货币叫福林,欧元并不怎么通用)我定的酒店房间是一个套房,酒店还送了一瓶柏林卡水果白兰地。在酒店房间里,望了一眼街上,迅速对自己说:骑行了一天,懒得再出去吃饭了。幸好我很少会为美食耽搁时间,因为我是一个不可救药的偏食症:不吃鹅肝内脏鸡鸭羊肉——我不吃的食物,可以凑满一本新华字典,而我能吃的那些东西,一张A4 纸就写完了,空余的地方足够签上我的名字。驮包里有刚买来的面包、萨拉米香肠、啤酒、各种水果、奶酪奶油,为自己做了一顿晚餐,配上了一道奶油水果汤。其实布达佩斯的餐馆很多,中餐馆也很多,据说有3万多华人居住在布达佩斯。

沙漠里的匈牙利-----装修万里行之欧洲骑行

沙漠里的匈牙利-----装修万里行之欧洲骑行

沙漠里的匈牙利-----装修万里行之欧洲骑行

“鸟不拉斯”:我在匈牙利的最后一夜

布达佩斯有个著名的网红咖啡馆叫做纽约宫,号称是“世界上最美的咖啡馆”,就在酒店附近,早上8点就开始营业了。想顺路去喝杯咖啡。骑到了那里,果然没座位了。布达佩斯是一个著名的网红打卡圣地,它景色不错,历史悠久,生活悠闲,价格不贵,食物可口,这样的网红景点当然是游人如织,客满也是早就该料到的。咖啡馆里几乎都是观光客,几人一堆,神情举止极富观光客特色:慢吞吞的,漫无目的,眼光四处打量。想在这里要等个座位,然后再等侍者点单,喝上一杯咖啡,再等茶点上齐,最后等买单走人——算了,还是走吧。

沙漠里的匈牙利-----装修万里行之欧洲骑行

再看一眼多瑙河,一边是布达城,一边是佩斯城,就像上海一样,这边是浦西,黄浦江对面是浦东。和外滩有点相似是吗?布达佩斯只住了一个晚上,所有景点都是路过,停下来多瞅上几眼,就像在上海的日常生活差不多,并不着急会遗漏什么重要东西,我想自己会一直记得这座城市,还会重来。旅行中真正重要的,不是你看到了什么,遭遇了什么,而是你想起了什么,记住了哪些事,又是如何铭记的。

沙漠里的匈牙利-----装修万里行之欧洲骑行

沙漠里的匈牙利-----装修万里行之欧洲骑行

这是一个简陋的临时居所,晚上我一个人住在这幢房子里,房东一家住在另一幢里。简陋与孤单,一点都不会让我感觉不适,更不会引发恐惧。我越来越来觉得,一个家,或者一个临时居所的意义,并不是家具和其中装饰,而是生活在那里的人内心所充盈的感受。果然又睡了一个好觉,早上被鸟儿叫醒,一晚上的狂风大雨,充耳不闻。在匈牙利的三天,住了大城小镇以及乡间,恰好也是这个国家的三个组成。布达佩斯,不是匈牙利,只有加上许多个科马罗姆、许多个鸟不拉斯才是。

沙漠里的匈牙利-----装修万里行之欧洲骑行

编辑留言:滚叔写这篇游记之时,正是新冠肺炎疫情的时候。滚叔请我当这篇文章责编,心里是惶恐的,对于滚叔的文章和经历我一直是仰视的,真不敢班门弄斧。我认识滚叔可谓是人生中的一次美丽“邂逅”。因为装修的困扰有幸约见了这位传说中脾气暴躁其实是个亲切腼腆的传奇人物。那次谈话其实没聊多少有关装修的事情,更多的反而聊了人生的经历。之后忽然开朗,对于装修也没那么纠结了。就如滚叔那段葡萄园的骑行,如果你非要悲观的认为这是一个意外和失败的旅程,那你又怎么能体会到葡萄的甜美多汁和这段旅程的与众不同呢?滚叔的游记之所以特别吸引人不就是因为他的独一无二吗?人生也不是一样如此,没人知道明天会怎样,就如这次疫情,谁都措不及防。全民月子的特殊时期里能否过的与众不同就看你自己的。滚叔说:心里有光,就不怕黑暗。我在滚叔的指引下找到了心里的光,你们呢?欢迎读者们加入滚叔的唠嗑群,唠唠装修,唠唠旅行~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