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亚印度尼西亚西部的一个大型岛屿。面积47.3万平方公里,是世界第六大岛屿,也是印度尼西亚所独立拥有的最大的岛屿。人口5018万,是印尼人口第二多的岛屿。属于热带雨林气候。
位于赤道之上,是大巽他群岛四个主要岛屿之一。东北隔马六甲海峡与马来半岛相望,西濒印度洋,东临南中国海,东南隔巽他海峡与爪哇岛相望,北面为安达曼群岛。
苏门答腊岛古名为Suvara Dvipa(梵语:黄金岛屿),在中国古代文献中称为金洲,因自古以来苏门答腊岛山区盛产黄金。16世纪时,其“黄金岛”之名声曾吸引不少葡萄牙探险家远赴苏门答腊岛寻金。
苏门答腊岛处于海上丝绸之路要道,所以经济繁荣,出现了一些著名的贸易城市,主要是在东部。印度宗教,特别是佛教,也随之渗透到这个地区。
形成了辽阔的冲积平原,遍布沼泽,南宽北窄,最宽处100千米以上。虽然东部平原地区宜耕土地少,对农业不利,但其对印尼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不可低估,因为“地上出产油,地下也出产油”:棕榈油和石油。
气候
苏门答腊岛有赤道穿过,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有明显干湿两季)。由于常年高温多雨,各地温差不大,降雨则有明显差异。西海岸年降水量3000毫米,山区可达4500-6000毫米;山脉东坡至沿海平原年降水量2000-3000毫米,岛的南北两端年降水量1500-1700毫米。
人口
苏门答腊岛有约3700万人,人口密度不高(85人/㎞²),人口稠密的地区包括北苏门答腊、以及西苏门答腊的中央高地,最大的市区集中在巨港和棉兰。
当地居民使用52种不同语言,均属于南岛语系,文化方面也很接近。在东部,最普遍的语言是马来语,但在其他地区不同的民族使用其他语言:南部和中部有楠榜语(Lampung)和米南加保语(Minangkabau),北部的山区有巴达克语(Batak),最北部沿海地区有亚齐语。在市区也有华侨使用汉语的闽南语。
苏门答腊大部分人信奉伊斯兰教,但Batak族信基督教(荷兰人传播的宗教),除此之外,也有印度教徒、佛教徒、天主教徒等。
农业
农产以稻米、咖啡、橡胶、茶叶、油棕、烟草、椰子等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