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北京黄寺,探三百年不示人之密

黄寺大街,北京人都知道;黄寺大街当然是以街上的黄寺命名,这个北京人也都知道。黄寺有东、西黄寺之分,这个,北京人还是知道。可是西黄寺建成三百多年没有对外开放过,绝大多数北京人都没有见识过。今年的世界博物馆日开始,西黄寺现存的塔院对外开放了,虽然只是在周末才开放,还是吸引了很多北京人络绎不绝地来参观。

要说这个东西黄寺,就要从清早说起,不是那个清凌凌的早晨,而是清朝早期。藏传佛教是佛教很重要的一支。西藏最早是一片荒地和一群部落,松赞干布统一了各部落,建立了吐蕃王朝。在这之前,松赞干布所在的部落已经有很长的历史,他只是这个部落的第33任首长。在松赞干布之前,西藏没有像样的宗教,也是拜火教一类的原始崇拜。松赞干布引进了佛教,扶持起佛教在藏区的传播。之后,西藏就渐渐演变成政教合一的体制,宗教领袖也是地方首长。虽然内地的改朝换代和西藏并不同步进行,可西藏一直都是和内地紧密相连的。成吉思汗之后,忽必烈建立元朝,西藏宗教领袖八思巴即成为元朝国师。八思巴是藏传佛教萨迦派,到元末,除了萨迦派,又有噶当派发展起来,就是所谓的白教。明朝永乐七年(1409年),宗喀巴创立了格鲁派,宗喀巴去世后,他的徒弟们继承他的教义,三徒弟成了一世班禅,最小的八徒弟成了一世达赖,而且在蒙古地区也推广了格鲁派。明朝时期,格鲁派逐渐占据了中心,这个也是通过战斗的形式,蒙古的格鲁派首长带队帮着西藏的同宗打败了西藏的噶当派长官,格鲁派统治了西藏。格鲁派从宗喀巴开始佩戴黄色桃型僧帽,所以又叫黄教。到明末时期,西藏格鲁派慢慢衰落,其它地方政权和派系都威胁到格鲁派的统治。格鲁派借助准噶尔的固始汗打败了他的敌人,稳固了在西藏的宗教中心地位。这时,五世达赖和四世班禅预见到必须和内地加强联系,而且他们已经感觉到在东北的女真人后金将是历史舞台上下一个唱大戏的主角。他们便合同在一起委托青海宏善寺的六世巴周活佛色钦曲杰金巴嘉措走一趟东北,主要是联络后金大官,然后争取把后金拉入格鲁派的群,以图后利,这也是未雨绸缪的意思吧。他们在色钦金巴嘉措临出发之前给他封了一个名号,叫做伊拉古克三呼图克图。这个金巴嘉措到了古沈阳,就是皇太极的盛京,很快就和皇太极合谋一处。这个皇太极正在窥视蒙古地盘,正好可以利用格鲁派宗教的影响,他最后果然兵不血刃地把蒙古纳入版图。皇太极给金巴嘉措在盛京城西盖了一座实胜寺,供他在那里念经布道;还在城外东南西北建了四座尊胜佛塔和寺,就是沈阳老城外的东西南北塔,都是藏式白塔。我最早86年去沈阳出差时,飞机落地的地方就叫做东塔机场,当时只看见机场,没见白塔。皇太极给金巴嘉措封了一个名号,叫做“脑木汗活佛”,还给金巴嘉措划了一块地锡勒图库伦,让他在那里盖房子,就是领地呗,就是现在通辽附近的库伦。你看这个金巴嘉措有多少名称?金巴嘉措是他的教名,他的原名叫色钦曲杰,他在拉萨大昭寺里叫巴周活佛,五世达赖封了他一个伊拉古克三呼图克图,皇太极又封了他一个脑木汗活佛。

皇太极死后,多尔衮把皇太极六岁的的九太子福临抱到基上当了皇帝,六岁的小孩儿自己登不上去,还要大人抱,这就是顺治皇帝。顺治元年(1644年,明崇祯十七年),多尔衮趁明朝内乱窃取山海关,清兵涌入关内,攻取了北京城。多尔衮占了北京当然乐不思蜀,他就把顺治从沈阳搬进北京,然后哄着顺治在北京又登了一回基。据说这次是顺治自己登上的基,他还不让他妈孝庄皇太后坐他的车,叫辇吧?顺治进了北京,他也没忘把那个脑木汗活佛带着。为什么昵?当年金巴嘉措去游说皇太极的时候,曾经说在盛京城外建四座白塔,而且他说“塔成之日,定当一统”。其实这是后人杜撰的,清人觊觎大明江山根本就没有国家一统的概念,就是在东北冰天雪地那嘎达混不下去,想去夺关内人家的口粮。但是故事还是要接着传说编。金巴嘉措来到北京以后,就在紫禁城东南角仿造盛京实胜寺盖了一座普胜寺当宿舍。因为在皇城根底下,普胜寺规模不大,寺里有二座横着的石碑,叫卧碑,很少见,据说现在动物园后面的五塔寺里。金巴嘉措接着就对顺治说,这个白塔是很灵的,你看盛京那四座塔就保佑大清成功篡夺了大明的江山,所以在北京就还要盖塔。据清宫内务记载,金巴嘉措原话是说“欲以佛教阴赞皇猷,请立塔寺,寿国佑民”。当时的北京已经有了白塔寺的白塔,但那是元朝盖的,元朝都倒台好几百年了,这座白塔已经不灵光了。因此,顺治就同意他在距离紫禁城最近的北海琼华岛上建了一座永安寺白塔。这还不算完,这金巴嘉措做好事一定要连打三发,就像高香要烧三柱一样。他就在城北又仿造实胜寺建了一座藏寺,叫做普静禅林。这座普静禅林是对外开放的藏寺,主要为了普渡京城百姓。因为见这里的和尚都带着黄帽子,没见识的北京人便把这里叫做黄寺。这三座寺都是建于顺治八年(1651年),也就是摄政王多尔衮外出打猎中箭身亡之后的第二年。这时的顺治已经开始亲政,可以批条子去库里领钱盖寺庙了,所以一气儿盖了仨。因此,这东华门普胜寺、北海永安寺和城北黄寺就是清早京城三寺。

清廷进了京,顺治也当上了皇帝,他就想着进一步巩固政权、平定明臣的不服。为了巩固后方的蒙古,除了抚慰政策之外,他就还要利用宗教来把蒙古上下人等捋顺。他就告诉金巴嘉措去请五世达赖进京坐坐,金巴嘉措便答应从中斡旋。顺治果然派人进藏邀请五世达赖,并且在黄寺西边另建一座藏寺,以便五世达赖在京居留时睡觉,叫做住锡。这个新建的藏寺地基上原来有一座寺庙,叫做汇宗梵宇,新藏寺便以此为基础扩大成和东面的普静禅林一样大。这就是最早的东黄寺普静禅林和西黄寺汇宗梵宇,两座寺仅隔着一堵墙,是在一个外围墙里面的。五世达赖在顺治九年带领大批人马进京拜见顺治皇帝,顺治本想去远方迎接,朝内百官认为不妥。可是如果坐在城里等着人家来吧,顺治又怕怠慢了客人,这和他利用宗教施行统治的原意不符。折中的结果就是顺治出城在南苑接见,然后当然是有赐坐、上好茶、端好菜等一系列优待。南苑当时是皇家打猎的地方,里面有水有草有野鹿,还有皇家行营。现在的南苑只剩下地名了,什么大红门、小红门和西红门都是南苑的门。对了,还有一个麋鹿苑算是南苑的遗存吧。五世达赖见完顺治皇帝就在西黄寺住了个锡,因此,这个西黄寺也被百姓称作达赖庙。为了表彰六世巴周活佛色钦曲杰金巴嘉措协助朝廷联络西藏宗教高层的功绩,顺治皇帝便封他为彻辰国师,免顶戴花翎,在朝中上班,于大内行走。最后,这位六世巴周活佛顺治十四年在库伦去世,葬在库伦的伊很腾格里庙。库伦的这座庙现在叫做吉祥天女庙,庙里有一座诺门罕塔,这座塔就是六世巴周活佛的灵塔,诺门罕就是脑木汗。这就是北京东西黄寺的来历,至今已有三百多年。六世巴周活佛之后,他的继任七世巴周活佛继续在朝廷内担任国师,他在朝廷平定噶尔丹叛乱期间行为不端,后被朝廷弃用。康熙年间启用蒙古地区的章嘉活佛做为国师,章嘉活佛住在紫禁城东北角的嵩祝寺,不住普胜寺。

清朝一直很重视藏传佛教,并且利用藏传佛教领袖的宗教影响辅助统治。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六世班禅也是带领大批人马进京,给乾隆祝贺七十大寿。这次乾隆没在南苑接见班禅,但是也不能在城里呀。乾隆阔气,到处都有房产,他在承德避暑山庄接见班禅。接见完了,就把班禅安顿在外八庙里专门给他修的一座招待所里。班禅进城后也是住锡在西黄寺。早先五世达赖来京,住的是新建的西黄寺;这次班禅来京,按说也应该住一所新房子。乾隆就在香山建了一所昭庙给班禅住。其实班禅只是在昭庙开张那天去过一次,所以这个昭庙也叫班禅行宫。从昭庙回来就快要到十一了,过了十一,北京的天就凉了。按照规定,北京冬天是从十一月十五日开始供暖,就是来暖气。来暖气之前的那些日子屋里就特别冷,即使黄寺肯定也很冷。六世班禅住在西黄寺在来暖气之前就被冻病了,本来就是小发烧,后来就发高烧,原来是被不知哪个挨千刀的给传上了天花。那个时代得上天花绝对是凶多吉少,六世班禅就被这次天花打倒了,圆寂在了西黄寺。这一下,乾隆当然很悲哀,他去西黄寺隆重吊唁一番之后,把六世班禅安放在一座天降金塔里运回西藏扎什伦布寺。乾隆还在西黄寺西墙外建了一座塔院,盖起一座清净化城塔,里面收藏六世班禅的衣冠,因此也叫班禅塔。这个是西黄寺塔院的来历。

北京老话里有一句“东黄寺的殿,西黄寺的塔”,东黄寺是给老百姓拜佛的地方,那里的殿肯定是老百姓见惯的。西黄寺建成之后一直是达赖班禅来京住的地方,所以三百多年来就没有对外开放过,京城的老百姓也只能是从墙外边越墙见过那塔。这东黄寺是怎么来的说清楚了,可它是怎么没的就说不清楚了。东黄寺的位置应该是在西黄寺隔壁,它的东墙外面应该就是现在的中轴路。那它就应该是原来华北大酒店、现在的歌华大酒店那个位置。抗日战争之前,东黄寺应该还在,1928年的一张航拍图上还可以看见它。西黄寺后来在1987年的时候,由十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改建成为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也不对外开放。只有西黄寺塔院,一直保留着,虽然没有对外开放,但也没有完全破灭。这次开放的西黄寺博物馆就是重修后的过去西黄寺塔院。

西黄寺博物馆在黄寺大街的街面上建了一座门和墙,门不开,墙当然也不能翻越。因此,在大门西边就开了一间旁门,旁门进去不是左道,而是要往右拐,因为右边有售票处的小窗口。售票处很正规,周末才卖票,每张20元,要现钱,不仅概不赊帐,而且不收手机里的钱和银行卡里的钱。一来因为这里刚刚开张,二来外地人根本就不知道黄寺除了是大街的名字以外还有别的意思,所以现在只有微量的北京人来参观。

进了院门是这样的。

访北京黄寺,探三百年不示人之密

弥勒佛的背后不是按制式当有的护法神韦陀像,而是“达摩多罗居士”。不知道把这座山门改建成天王殿的时候有什么考证,为什么在这里不立韦陀立达摩多罗,难道是老西黄寺的布置?

访北京黄寺,探三百年不示人之密

西方广目天王身上的甲胄。

访北京黄寺,探三百年不示人之密

进了垂花门就是正殿了,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单檐歇山顶,黄绿色琉璃瓦。正殿上没有扁,这里是塔院,当然不是大雄宝殿。我觉着原来应该是有一块匾的,乾隆既然给六世班禅建一座衣冠灵塔,那怎么着也应该在这里写点什么缅怀六世班禅呀。很有可能原件早就丢失了,而且也没有记录,因此不知道原来匾上写的是什么,重修的时候又不好杜撰,因此只好空在那里了。

访北京黄寺,探三百年不示人之密

碑下没有赑屃,就是那只乌龟,只有一块碑座,上面有枝蔓浮雕。

访北京黄寺,探三百年不示人之密

进去正殿看看。

访北京黄寺,探三百年不示人之密

这里不是佛殿,而是讲经堂。中间是宝座,班禅或者高僧在那上讲经,喇嘛们分列两边听讲。

访北京黄寺,探三百年不示人之密

听课喇嘛的小柜子,装袈裟的。

访北京黄寺,探三百年不示人之密

这是东边的释迦牟尼佛像,双手持说法印。

访北京黄寺,探三百年不示人之密

正面中间除了六世、十世和十一世班禅画像,还有很多佛龛,里面有菩萨和黄教先人,包括宗喀巴大师。

访北京黄寺,探三百年不示人之密

宝座上方的藻井上盖了一块金色织锦挂毯,看不见藻井的结构。

访北京黄寺,探三百年不示人之密

经幡也都是织锦的,五颜六色好不热闹,有的像是挂着的丝巾。

访北京黄寺,探三百年不示人之密

这座正殿里面虽然不大,但是五彩缤纷、金碧辉煌,反正是非常漂亮。游人在这里都是不吝惊叹:“太漂亮了”!

正殿后身有月台直通后面的清净化城塔。清净即心境洁净,不受外扰,远离恶行和烦恼。化城就是幻化出来的城,比喻小乘境界。

访北京黄寺,探三百年不示人之密

这座清净化城塔借鉴了金刚宝座塔的形式,但它不是金刚宝座塔。塔的前后有四柱三楼石牌楼,前面的牌楼南面额匾上写着“慧因宗上”,慧:智慧;因:缘头;宗:宗门;上:高者。清朝皇帝,特别是乾隆,写汉字喜欢瞎改,经常让汉人看上去就是一个错别字。遇有这样的字,你就非得对着上下文连猜带蒙。这里的第三个字就是这样,上边是宗,下边是最,但是结合上下文这个字应该是宗。这是乾隆赞美六世班禅是宗门内智慧之源。前面的楹联,上联是“香界吉云开,佛日辉悬亘普照”,这里的“亘”是古体的“恒”;下联是“法轮圆镜转,智珠朗印妙同参”。后面的牌楼北面额匾上写着“华严海会”,华严即《华严经》,海会:《华严经》中有“云被难思之海会者,以深广故”。门柱上也有一副楹联,上联是“水月璞禅心,金叶影临清净地”,下联是“靄珠明法镜,妙发云现吉祥光”。

清净化城塔坐在一个四面八角高台基座上,我右手摸高是2.42米,站在基座底下往上摸了一下,还差一截摸不到顶,这基座得有差不多三米高,也就是一丈高。

访北京黄寺,探三百年不示人之密

访北京黄寺,探三百年不示人之密

南面牌楼后面台阶两边各有一座石像,那不是狮子,是辟邪兽。仰面朝天,长舌外挂,前腿上还有翅膀。基座之上有一圈汉白玉栏杆。中间是一座藏式塔,四角各有一座八面经幢塔。这个经幢塔上真地刻的有经,密密麻麻的看不真切,我见有”鸡“有”鸦“,还有刻错了带修改痕迹的。中间的藏塔下面是一个八面须弥座,中间的内圈每面都有浮雕的故事,就是佛祖从降兜率到涅槃所谓的一生八相。须弥座上是四面八角塔座,塔座上是覆钵塔身。塔身南面有浮雕的佛龛,里面是三世佛浮雕。佛龛之外,塔身上还有一圈八个浮雕佛立像,持各种不同的手势。塔身之上是塔刹,这个塔刹可是很奇妙。

访北京黄寺,探三百年不示人之密

后罩楼是一座很规整的二层楼,黄绿色琉璃瓦单檐歇山顶,上下有檐廊。檐下有匾,满汉藏蒙文写的“慧香阁”,一楼门匾“藏经殿”,二楼门匾“光明殿”。一楼很明白,就是藏经的库房,二楼应该是在塔院看场子的藏保安的宿舍,有人说班禅住在这里,我觉着班禅肯定是住在西黄寺的寝宫里,才不会住在这么一个鬼二楼呐,早晚还要爬楼梯蹬。

一楼正房里面现在藏着少量的经,还有佛龛。

访北京黄寺,探三百年不示人之密

除了这里,天王殿两边的配殿里也有展览。东配殿是新式藏画和新窑瓷器,新式藏画就是用瓷在新窑烧出来的仿唐卡。

访北京黄寺,探三百年不示人之密

访北京黄寺,探三百年不示人之密

西配殿是唐卡展览,从一世班禅一直到十一世班禅的画像,还有两幅佛像。下面这幅是三世佛画像,中间是释迦牟尼佛,他的左手是东方药师佛,右手是西方阿弥陀佛。

访北京黄寺,探三百年不示人之密

好了,建筑看完了,展览也看了,诸事妥当。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