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典复盘:哪些行业逆袭了?

非典复盘:哪些行业逆袭了?

△ 中国黄页早期设计

受非典影响,许多外商因无法来华,门店交易量骤然下降。这时,互联网的作用逐渐凸显,人们利用网络开始了线上交易,阿里在这种尴尬情境下突破重围,业务实现了50%以上的增长率。

非典过后,马云认为未来 to C 模式市场潜力巨大,于是立刻创立了直面消费群体的淘宝。事实证明,马云在关键时刻再次押对:截至2003年年底,中国网上购物的网民比例达到40.7%,比2002年提高了20.4%。

非典复盘:哪些行业逆袭了?

△ 柜台式“京东多媒体”是京东帝国原型

一直死扛也不是办法,有员工提出:为何不试试在网上接单。老板刘强东认为这个主意可以,借着自己多年积攒的好名声,他把网络推销做得游刃有余,并拉拢到了第一批忠实客户。

非典过后,尝到甜头的刘强东判断中国未来会经历电子商务的大爆发,于是砍掉线下业务,决定开一家电商网站。

2004年1月1日,“京东自媒体网”正式上线。当初土气的京东柜台今天已然发展成中国第二大电商平台,市值达到580亿美元。

无数企业在非典中倒下,马云和刘强东却在垂死边缘另辟蹊径,杀出一条从线下到线上的 to C 新模式。

后来,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中国的网络支付的环境也变得更加友善。

2003年6月底,中国已有发卡金融机构91家,发卡总量超过5.69亿张,全国受理银行卡的电子化业务网点发展到14万个。以银行为支点的电子支付日趋完善,这为后来第三方支付的发展埋下伏笔。

非典复盘:哪些行业逆袭了?

借着电子商务的风口,线上教育也开始崭露头角。

非典时的北京,人人草木皆兵,医院每天都能收到许多新的病人。发现形势不乐观,北京市教委一声令下:所有的培训机构必须全面停课。

这一决定让依靠线下教育吃饭的新东方手足无措。

4月30日,全国分校宣布停课。与此同时,为了保住新东方的名声,董事会还做出一个大胆的决定:让学生可以退班、转班,原听课证2年内有效。

非典复盘:哪些行业逆袭了?

△ 学而思最早的办公地址——知音楼

因网络技术、线上支付、市场教育尚未普及,学而思的线上教育在非典后并没有顺利开展下去。

然而,这一创新举动开创了线上教育之先例,启发了众多线上教育机构崛起。

加上教育部的推波助澜,要求63所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开展网络教育招生工作,线上教育在2004年迎来了喷发期,市场规模一度达到143亿元。

以”宅“为核心的消费需求促进了在线教育的快速发展,非典期间尚且为蓝海市场,仅用一年时间就跑出了一个宽阔赛道。

非典复盘:哪些行业逆袭了?

△ 相比其他突发危机,非典对国内游客流影响最大

非典复盘:哪些行业逆袭了?

△ 非典时期

依靠出行带动业绩的携程,也一度遭遇滑铁卢,月交易额在上半年刚刚突破了1亿大关,转身就迎来了冰冷寒冬。

扛着年底上市的压力,CEO梁建章迫不得已下了一个决定:按兵不动,既不裁员,也不关门。

他认定,6月份之后,会迎来一波旅游高峰。在此期间,公司也没闲着,一边给员工做培训,一边做业务流程优化,所有员工都在等着非典迷雾散去。

果然,WHO先后于5月、6月宣布撤销对香港、广东、北京的旅游警告,并将其从非典疫区名单中删除,中国旅游市场在下半年迎来了大幅反弹。磨好刀刃的携程团队打了一场有准备的仗。

非典复盘:哪些行业逆袭了?

非典期间口罩和消毒用品激增,触发了“非典”物流与供应链的形成,公共卫生领域的危机事件也成为中国快递行业最大的商机。

彼时,在深圳办公的王卫正身处重灾区,快递的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随着非典的逐渐蔓延,顺丰的营业额不断增长。

非典复盘:哪些行业逆袭了?

△ 如今顺丰已拥有57架企业专属飞机

凭借着租飞机这一创举,2003年以后,顺丰的每年运件量增速持续在70%以上。货单量增长形成的规模优势,抵消了包飞机增加成本,如此良性循环,进一步巩固了顺丰在时速上的优势。

而王卫也意识到规模效应带来的好处,2003年以后,因包机便利,顺丰以低价香港件做主打产品策略,横扫华东至整个中国,迅速完成全国200多个网点的布局。由此,顺丰又迎来了一个业务增长黄金时期,年营业额由2003年的2亿元,一跃增至2004年的14亿元。

据统计,2003年快递业务量达到1.72亿件,同比增长22.81%,增速较2002年提升11.88%。

加上此时电商交易额的直线攀升,快递迅速成为生活刚需,由顺丰主导的快递大战拉开序幕,“四通一达”开始在快递行业崭露头角。

非典复盘:哪些行业逆袭了?

△ 非典成为汽车行业上升拐点

利用非典期间汽车能随时隔绝外界的便利性,汽车行业精准定位消费者,狠狠打了一场价格战。由此,奥拓、福莱尔、美日、派力奥等国产车销量也趁机走了一波。

非典复盘:哪些行业逆袭了?

紧随其后的是呷哺呷哺,其创立者贺光启看到了分餐制的商机。他发现,老北京火锅是以木炭为燃料的铜火锅,吃饭时大多三五成群,不仅不卫生,还会耗费大量的时间。

台湾当时已经流行起电磁炉加热的吧台式分餐火锅,方便快捷,还能做到环保干净。于是,贺光启以此为卖点,在北京西单开起了第一家呷哺呷哺门店。

然而他忽略了一点,中国人吃火锅讲究的就是俩字“热闹”,一口羊肉,一口二锅头,这才叫快意人生,没了聊天的氛围,火锅就莫得灵魂。

此外,从台湾复制过来的底料难以迎合北方人口味,火锅店还没开场就吃了个闭门羹。

没做好本土化让呷哺呷哺的门店冷清至极,无奈之下,贺光启针对北方人的口味请了专业的厨师进行配料,还专门到内蒙古寻找优质货源,店里在原有的吧台式基础上添加了适合多人食用的4人桌。

2003年10月份,凭借“一人一锅制”,“物美价廉”等标语,呷哺呷哺火锅受到了广泛欢迎。加上及时的广告渲染,2个月后,店面创下了日客流量2000位的最高纪录,日翻台高达11次。

除了海底捞、呷哺呷哺,小肥羊也在火锅中争得一席之地。2004年,更是以443.3亿元的营业额名列全国餐饮企业第二位。

火锅行业通过快速扩张及渠道下沉,取得了规模效应和成本优势,一夜之间,火锅连锁店遍布大街小巷,成为餐饮行业的主力。

总结之后发现:非典期间,企业家们都是各显神通,凭本事和机遇活了下来。

电商通过线下交易转线上实现了新突破,线上教育顺应时代要求在互联网中杀出一片血海,旅游行业吃准中国红利坐上了在线旅游顺风车,快递在电商推波助澜下超常发挥成就了“四通一达”,汽车行业精准定位搞价格战迎来短暂春天,火锅利用产业洗牌站稳餐饮行业的地位。

从风月同光到万千逆行,人性依然闪光夺目。若你我皆以此为尺,未来便不会被黑暗吞噬。

2003年能战胜非典,今年我们也能扛过新型肺炎,加油!

来源:网络

免责来源:凡注明 “来源:XXX”的图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平台转载旨在分享交流,并不代表赞同文中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仅供读者参考,不用作商业用途。如涉版权等问题,请尽快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