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老了?灵魂摆渡人李彦宏也老了

1991 年的圣诞节,李彦宏带着他的梦想飞往美国布法罗纽约州立大学读书。

1996 年 4 月,李彦宏想到了如何解决搜索引擎的作弊问题。那时的他想到了在北大所学的科技论文索引——科学论文通过索引被引用次数的多少来确定一篇论文的好坏,超链接就是对页面的引用。

因此,他萌生了做搜索引擎的想法。

1997 年的那个夏天,年薪已达八万美金的他遇到了 InfoseekCTO 威廉·张。当着雅虎、微软的面,他向威廉·张展示 ranklink.com 的性能,输入 chinatimes,排在第一位的就是中国时报的网站,再搜 IBM,IBM 官方网站排在第一。

百度老了?灵魂摆渡人李彦宏也老了

彼时,国内网民不过百万,用户的搜索习惯还未形成,再加上 Google、雅虎的疯狂扩张,李彦宏若想有所作为,唯有避其锋芒、避实击虚。因此,早年的百度,就选择以企业为服务对象。

同年五月,百度以每年 8 万美元的服务费,卖出了第一套搜索服务,其买主就是硅谷动力。四个月后,在百度第一个投资商 IntegrityPartners 的推荐下,德丰杰联合 IDG 向百度投资 1000 万美元,这为百度注入了一支的强心剂。

次年,新浪、搜狐等国内主流网站,也陆续开始使用百度搜索引擎。也正是借着王进东、张朝阳等互联网大佬的流量,李彦宏很快找到了突破点,在 Google、雅虎的势力下,迅速占领了中国 80%的网站搜索技术服务市场。

但是,好运并没有持续太久。2000-2001 年间,互联网业界迎来了第一次「泡沫」、「崩盘」。无数网站关闭、无数域名成为了「死链接」。

彼时,在国内,网易的股票从 30 多美元跌倒了不足一美元;在国外,随着巨额亏损的加剧,2001 年底迪士尼关闭了 www.go.co。

互联网寒冬正式降临,不满足现状久已的李彦宏决定转型。

2001 年初,互联网寒冬的气息仍未消散,迫于大环境的压力,李彦宏将目光锁定在了「广告竞价排名」上。

在李彦宏看来,单纯的买搜索技术,即使买的再好还是难以盈利。当 Overture 在美国已经被证明成功后,李彦宏决定放弃「出卖搜索技术」的模式,转而自己运营搜索引擎,靠着竞价排名广告盈利。

但是,这一大胆的设想与百度目前的商业模式大相径庭,因此引来了董事会成员的集体反对。

反对并非全然没有原因的,对于当时的中国而言,不仅大多数广告客户不明白什么是竞价排名,就连百度销售也无法说出个所以然。

同年八月,决定百度命运的视频电话会议在深圳办公室召开。尽管李彦宏慷慨激昂的说了两个多小时,仍没有改变董事们的坚决:我们的投资可不是为了让你做这个的。

不改变只有死路一条,李彦宏拿出了辩论会的气势,我他妈的不做了,大家也都别做了,把公司关闭了拉倒!最后,他将手机重重的摔向桌面。

几乎在场的所有人,都没有想到向来温文尔雅、内敛沉稳的 Robin 会变得如此的激动。也正是这一摔,百度的转型方案正式被提上了正轨。

随着资本助力的推动下,经过多重洗牌的互联网领域,逐渐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百度、阿里和腾讯,他们分别占据着搜索、电商和社交,这三个互联网公认肥沃的地带。

百度老了?灵魂摆渡人李彦宏也老了

为了迎战 Google,李彦宏决定先放下公司的管理,做起项目经理亲自管开发。彼时,百度内部对于迎战 Google 的信心严重不足。

很多人认为,美国出身 Google,钱比百度多、实力也比百度强,无论怎么想,百度都没有足够实力与 Google 正面刚,同时,但也有人骄傲认为「自己已经做得很好了」。

两个极端思想的撞击,造成了百度「细节执行上没那么细,宏观上也没什么信心」的尴尬局面。

紧接着,百度开启了针对 Google 的闪电计划:日下载数据库内容比 Google 多 30%,页面反应速度和 Google 一样快,内容更新频率全面超过 Google。

同年十二月,闪电计划完成。越来越多的人主动删掉 Google 的链接,开始用起来百度。这让所有百度人信心倍增。

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内容越来越趋向于同质化——同样的内容有着数以万计的副本,这导致互联网上的排序优势不再,因为对于用户来说,无论谁在前搜索需求都可以得到满足,因此 Google 的排序优势不复存在。

对于李彦宏来说,这是一个好机会:搜索引擎越到后面,细节越重要,Google 虽然有着硬实力的优势,但是他们的想法并不一定能够满足国内用户的需求。

以「搜索结果可以打开新窗口」为例子,曾经的 Google 认为打开新窗口会降低速度,因此以前的 Google 是找不到之前的搜索结果的,这让国内用户很不习惯。这便成为了百度突围的数万细节之一。

直到 2010 年 1 月,谷歌正式宣布退出中国市场,将 35.6%的市场份额、年广告收入 22.5 亿元的搜索市场拱手奉上,持续了近十年的国内「搜索之战」,百度终于迎来了曙光。

那一年,阿里迎来了创立以来最大的危机——与雅虎之间矛盾激化。随后不久,「支付宝事件」再次将其推上了风口浪尖。

腾讯的日子也不怎么好过,在马化腾与周宏伟的 3Q 大战中,「一个艰难的决定」让他站在了人民的对立面,QQ 也因此口碑暴跌。

反观百度,自 Google 退出后,失去了强大竞争对手,百度的股价一跃而起,员工数从不到五千迅速增长到了两万。百度也因此滞留在舒适区近两年的时间,这也为百度埋下了祸根。

长期的安逸,让百度逐渐失去了创新的动力,李彦宏也不例外。中年得子的他,越来越少出席公共见面会,即使出现了,更多的也是与家人同框。

安逸的气息弥漫了整个百度帝国,直到「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百度才开始意识到暴风雨的到来。

智能手机的普及,更是加速了「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进程。

借着微信的东风,腾讯迅速登上了第一艘船,阿里紧跟其后。刚从安逸圈中苏醒过来的百度才蓦然发现,自己快要被互联网淘汰了。

百度老了?灵魂摆渡人李彦宏也老了

百度在最艰难的时候选择了 All in 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这个机会是我的,我既喜欢这个东西,又擅长这个东西。当前百度已经从 mobile first 转变为 AI first。”李彦宏说。

2017 年,离开百度十年的马东敏,以董事长特别助理的身份回归执掌战投。

凭借着独特的战略眼光,百度战投开始对内部业务进行重新洗牌、对外部加大投资范围和力度。

到任仅一个月的时间,她就大刀阔斧的裁掉了医疗事业部,在她看来,在营收增长有限而支出不断增长的当下,砍掉看不到前景的业务是必然趋势。

在投资上,自 2017 年开始,百度的投资重点一直围绕着 AI 所属的行业。

紧接着,在 AI 领域深居多年且与李彦宏相识近 20 年的陆奇,空降百度,他的到来为百度带了生机。

在战略、业务上,陆奇大刀阔斧的收编整改,将 AI 主赛道上的主要业务部门收编整合,从而减少研发和内耗。在经过多重筛选后,非主赛道的业务(外卖、医疗、游戏等)被撤裁分离,在此过程中,百度的 AI 的两大品牌逐渐成长起来——DuerOS 语音交互平台、Apollo 自动驾驶平台。

业内有很多人认为,将百度的战略重心转移到 AI 赛道的是陆奇,但其实并非如此。

2015 年,李彦宏就首次提出了涉及人工智能,并建议设立「中国大脑」计划;

2016 年,李彦宏建议加快制定并完善无人驾驶汽车的相关政策法规;

直到 2017 年,再次提出更多与 AI 相关的提案,如智能交通信号灯解决高峰期的交通堵塞、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解决儿童走失等问题。

自此之后,人工智能与 AI,就成为了李彦宏在公共场合必谈的话题,人工智能俨然成为了李彦宏背水一战的主战场。

而也正是李彦宏对于 AI 的坚定,让百度提前走上了人工智能的道路。李彦宏当时还感叹:这一天真的来了,属于我们的日子终于来了。

然而,错过了「移动互联网」后,人工智能是否能给予了百度、李彦宏一道新曙光?

2017 年,是百度最激进的一年。但百度 AI 商业化的进程,开局并不顺利。

「不做大佬许多年」的百度早已没了当年的意气风发。

阿里、腾讯一路高升,将百度远远的甩在身后,异军突起的字节跳动,更是步步紧逼腾讯、阿里,虎视眈眈。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