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企投资东盟,蹄疾也要步稳

在近日举行的2020中国—东盟迎新春增合作系列活动上,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执行理事长许宁宁说,当前,中国企业与东盟国家企业合作需求增长,但双方尤其是中小企业合作普遍面临商务信息少、商务渠道少的问题,企业去东盟投资合作要谨慎。

此外,投资目的国的政治局势、基础设施条件和工业企业等都影响着中资企业走进东盟的步伐。活动期间,江苏东大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印卫东在接受国际商报等媒体采访时说,公司在东南亚很多国家都有项目,但因当前柬埔寨、马来西亚和泰国政局相对稳定,公司在这些国家的发展也相对较好。“基于此,我们对东南亚相关国家投资时十分谨慎。”

在印卫东看来,东盟国家对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道路、水利、学校和医院等需求比较大,这为中资企业走进东盟市场带来机遇。

不过,与此同时,还有很多问题困扰着前去投资的中资企业。印卫东说,东南亚国家的劳动力在工作经验和素质方面有一定欠缺,不是很好管理,需要从中国输送成熟的工程队伍并聘请当地员工来解决用工难题。由于当地工业企业发展不健全,钢铁、混凝土以及五金、装修材料等需要从中国采购,不仅运输费用增加,运输时间也较长。印卫东认为,鉴于安全上的隐患很难避免,所以熟悉当地的法律法规对中资企业来说非常重要。

“东盟国家欢迎中国企业前往投资,欢迎的是遵守法律、尊重当地民俗文化的投资者,是不破坏自然环境、惠及当地发展的投资,东盟国家欢迎技术含量高、有利产业升级的中企投资。” 许宁宁建议,可在东盟国家设立中国商务服务中心,一方面为当地企业提供走进中国、开发中国市场的商务咨询;另一方面可以协助中国企业“走出去”,避免走弯路,提高贸易、投资效率。“中国中小企业尤为需要咨询服务,需要在经营中掌握所在国市场特点、民众心态等。”

许宁宁说,设立中国商务服务中心,应在中国驻外使馆的领导下开展工作,设立中国商务服务中心需要的资金投入方可以是政府也可以是商会。其可以让广大中小企业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受益,也是“一带一路”建设走深走实的体现。

许宁宁还表示,中国与东盟大量经贸合作工作的推进,需要双方切实发挥已有合作机制的作用,调动各方资源和积极性参与推动合作;需要找准合作的切入点和着力点,重点合作产业、项目应遵循“关切+互补”的原则,即各方关切度高并且双方互补性强,这样的合作易于开展和配合,易于见效。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