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餐馆综合征”是科学还是种族偏见?美餐饮界亚裔人士掀起为中餐正名风潮

甄翔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甄翔】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19日称,美国餐饮界的一些亚裔人士正掀起一股为中餐正名的风潮。长期以来,外界认为中餐普遍使用味精,而食用含味精的食品会引发所谓“中餐馆综合征”,出现头晕心悸等症状。这些参与“正名”活动的人士表示,上述观点毫无科学依据,不仅过时且含有种族主义倾向。

报道称,“正名”活动由日本调味品公司味之素牵头,参与者包括一些亚裔美国人、餐馆老板以及医疗服务专业人士。他们表示,针对味精的偏见已在美国人的意识中根深蒂固,亚洲的饮食文化正因此受到很多不公平的指责。

CNN在报道中梳理了所谓味精恐惧和“中餐馆综合征”问题的由来。1968年,有人给《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写信,抱怨到中餐馆吃饭后感觉不舒服。1969年,有人发论文称“中餐馆综合征”的根源在于中餐做菜放味精,并表示吃了味精会导致“灼热感、面部压力和胸部疼痛”。不过随后开展的严谨调查均显示,上述说法毫无科学依据。1986年,《食品和化学毒物学》发文指出,经研究未发现味精存在危险,“中餐馆综合征”这个说法值得质疑。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上世纪90年代对味精安全性进行的独立调查显示,味精是安全的。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粮农组织联合进行的研究也无法证明味精会导致“中餐馆综合征”。

不过报道称,美国人对中餐的偏见已经很难扭转。而对中餐的刻板印象也跨越餐饮界限,引发对亚洲美食的偏见是否源于种族主义的讨论。例如,为什么美国以外的国家或地区都将意大利或法国食物视为高级精致美食,却经常将中国或泰国美食视为低端廉价快餐?

参与“正名”活动的人士认为,对味精的担忧是一种毫无根据的心理恐慌,所谓“中餐馆综合征”不仅在科学上存在谬误,还反映出一种仇外心理。由于《韦氏大词典》此前曾收录“中餐馆综合征”一词,上述人士还呼吁将该词从词典中删除,以尊重科研结论。

责编:薛艺磊

版权作品,未经环球网 huanqiu.com 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