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绩:下沉一年,收效甚微
无疑,过去的2019年,是京东全面应对下沉大考的一年。
在这期间,京东不断加码社交拼购,不仅将微信一级入口让位京喜,还以战略合作的身份联合推出芬香,以社群+三级代理的形式进行社交裂变、提升获客效率……
除此之外,摘掉“精英”标签的京东在营销玩法上也愈发向淘宝、拼多多等友商靠拢,百亿补贴、游戏瓜分红包、邀请好友助力等营销手段除了出现在主打下沉的京喜中,也渐渐成为了京东主站的玩法重点。
“双十一的时候还在吐槽淘宝的盖大楼太复杂,不如京东简单粗暴,结果到了年货节发现京东也和淘宝‘学坏了’,需要不停的做任务,炸了几级之后也就看到几毛钱的红包。”十年京东、淘宝等电商平台的深度用户萌萌告诉AI蓝媒汇,“最恶心的是也学了组队pk的形式,直接放弃了。”
只在京东购买电子产品的标准“五环内”用户赵亮也曾在双十一向AI蓝媒汇抱怨淘宝、拼多多等平台复杂的营销规则:“为什么就不能向京东那样直接减钱呢?”而这一次,前者也失去了站在电商用户“鄙视链”顶端的资本。
无论如何,全面拥抱下沉市场是京东愈发明确的决心,但正如上述用户反馈的那样,由于天然的消费习惯差异,这种转变直接影响了用户体验,让原本在京东追求“快”与“好”的用户丧失了优越感。
而另一方面,又是在下沉市场的“低速”入侵。
去年11月15,京东发布了Q3财报,截至到2019年9月30日过往12个月的活跃用户数为3.344亿,新增1310万活跃用户,环比增长4.08%,同比增长9.5%。其中,财报期内超过70%的新用户来自低线市场,成为京东增长的主要动力。
决心:为京喜让位微信入口
事实上,京东在“下沉”策略上的“投入”并不小。
根据1月9日微信公开课发布的数据,截至2019年微信的月活跃用户数已经超过11.5亿,同比增长6%。而众所周知的是,微信已经连续五年为京东开放了一级入口,刘强东也曾在二者合作一年后表示:“到2015年第二季度,京东新增用户中超20%来自微信和手Q渠道。”
事实上不仅仅是电商平台,长久以来,微信庞大的流量池给很多新兴平台提供了充分、便捷的流量入口,通过现金奖励、实物奖励、虚拟奖品、集赞、拼团等各种各样的形式,诱导用户分享,获得品牌在微信生态下的更多曝光。这种低成本、高收益的裂变方式,使诸多小平台在短时间内获得了指数级别的用户增长,极大地降低了获客成本。
获客成本,几乎已经成了一切线上交易的命门。
拼多多的崛起,正是吃到了微信提供的这一波红利。根据其此前的赴美IPO招股书显示,凭借腾讯给予的巨大社交便利,2017年拼多多的获客成本仅为11元/人。而失去了这份“分享”便利之后,这项数字变成了143元/人。
也正因如此,京东才决意将这份巨大的流量红利让位于“下沉策略”。
去年10月31日,京喜正式接入微信一级入口,用户点击微信“发现”,再点开“购物”图标,即可进行购物。
中场:“五环内”变身“羊毛党”
克制的结果就是,京东的下沉暂时没有对三四线以下用户产生巨大影响,相反为原有用户提供了“薅羊毛”的便利。
“群主会告诉你凑哪几张券,或者系统有‘漏洞’,比自己买还是合适的。”群成员安妮告诉AI蓝媒汇,“我自己工作比较忙,还要兼顾买菜、买日用品这些事情,没时间比价,所以进群跟着别人买还是比较方便的。”
社交拼购的大肆铺陈,改变了安妮的消费习惯,她此前一直是京东plus会员,“后来发现还是社群实惠。有时没空盯着群消息,回到家感觉错过了一个亿。”
芬香的社交模式,显然比京喜的拼购模式更加奏效。
但一个尴尬的事实在于,这种模式最终改变的是京东原有用户的消费习惯,将安妮这样的“五环内”用户变成了“羊毛党”,却并未见其在真正的下沉市场有何作为。至少截至目前并未有相关数据直接显示其“下沉成果”。
且AI蓝媒汇在多个芬香社群内观察发现,与安妮类似的情况不在少数。“说实话群内发布的商品单价还是偏高,很多是进口商品,保健品、美妆、零食、生鲜等,优惠之后的价格都不低,低线城市恐怕对这些不感冒。”
京东祭出的两大下沉利器,至今没有大规模影响到真正的低线市场,反而让“五环内”的用户愈发沉迷于“薅羊毛”的乐趣。
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回顾京东一直以来宣称的下沉策略可以发现,其从一开始就选择了和聚划算、拼多多等截然不同的方式。“我们将以供应链为核心,打造独特的产业带拓展计划和C2M定制模式,顺应下沉新兴市场消费升级的浪潮,为用户提供源源不断的、超高性价比的商品。”徐雷在昨天的表彰大会上如是说。
也就是说,京东的下沉是基于不动摇原有核心供应链、sku特征的前提下,拓展渠道,改变带货模式。试图将原来只有一二线用户喜欢的商品,卖给下沉市场,“教育”后者消费升级。
“下沉其实不是这两年的新词,2015年我们在战略布局会上就明确了‘渠道下沉’这四个字,比如在低线城市布局京东家电线下店。”一位京东前高管向AI蓝媒汇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