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大钱买了“假5G”手机?真相可能是这样……

自5G手机的概念诞生以来,围绕着5G网络的标准问题就不曾断绝。如果大家还有印象的话,一定会记得发生在去年秋季的“真假5G手机”之争,当时的讨论热点主要是集中在NSA/SA网络制式的争议上。

简单来说,最早的一批5G手机由于芯片方面的支持问题,大多数是不支持SA组网的,但严格来说完整的5G支持应该是要包含SA组网模式,所以网络上关于“NSA单模手机不是真5G手机”的谣言自然不胫而走。

这番激烈的争论持续了差不多两个月时间,最终在人民日报、工信部等权威机构的发声下终于盖棺定论:NSA和SA都是真5G(人民日报文章原标题)。在这里我们就不再长篇大论地科普相关知识了,一来类似的科普我们此前已经做过,二来已经是陈年往事,不是今天讨论的重点。

花大钱买了“假5G”手机?真相可能是这样……

(理解有误的描述)

我们认为,作为科技媒体我们有责任为大家科普相关知识内容,解答读者的疑惑,而本次有关n79频段的质疑就是我们科普的好机会。我们将会坐下来和大家好好聊一聊有关频段支持的真相,来看看市面上已经发布的、不支持n79频段的智能手机,是不是真的存在隐忧。

“n79频段”到底是什么一回事?

我们知道,无线网络的通讯是基于不同的频段,不同时代的移动网络对无线网络频段有不同的需求。而相对其他“代”的移动网络来说,5G网络的频段频率相对较高,因此传播速度快,但是覆盖范围就没有这么广。

工信部给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和中国广电四家企业/机构颁发了运营牌照,同时也为他们划分了对应的工作频段。简单来说,这四家运营商的数据信息只能在被划分的、指定的频段上传输,不同频段之间的数据无法互通,所以频段的支持变得相当重要。如果某一频段是这家运营商的主力频段,但同时你的手机不支持的话,那么就几乎无法使用对应运营商的服务。

比如,在3G时代中国市场上短暂出现过“运营商定制机”,这些手机只能插入对应运营商的手机卡,如果使用其他运营商的手机卡,那么要不是没有信号,就是没有通话、网络功能。在原理上其实就是定制机对其他运营商的频段进行了屏蔽,因此达到只能使用某一运营商SIM卡的效果。

花大钱买了“假5G”手机?真相可能是这样……

因此我们可以理解,出于功能实用性的考虑,部分手机厂商自然选择进行“阉割”,让手机支持已经商用的、更加核心的n41频段,而n79频段就搁置到一边了。另外,这也是出于成本的考虑,realme产品总监王伟曾说,不支持n79频段可以节省几美元的成本,既然n79频段在短期内都没有大范围商用的可能性,而且部分厂商砍掉对n79频段的支持也不是不能理解。

不过有趣的是,根据中国移动在本月初重新修订了入网白皮书,此前不强制要求终端支持n79频段,现在却要求支持了。中国移动要求,2020年1月1日开始,售价3000元以上的智能手机必须支持n79频段,而7月1日开始,全线价格产品要求支持n79频段。

如果按照这个标准,那么对未来的产品来说不支持n79频段确实有所不妥,但考虑在白皮书改动之前中国移动都没有强制要求入网设备要支持n79频段,所以对目前那些已经发布的产品来说“假5G手机”的指责也就无从谈起了。

“真假5G”之争已经沦为营销粪坑

文章有些长,我们来简单总结一下要点。

  1. 在修改白皮书之前,中国移动并无强制要求设备必须支持n79频段,只要支持n41(中国移动)、n78(中国联通/电信)频段的5G手机,就是可以正常使用的、完整的5G手机。
  2. 虽然中国移动要求未来的手机要支持n79频段,但从事实出发我们在往后的数年里很有可能用不上n79频段,当我们用上n79频段的时候,手机已经换代过好几次了。
  3. 工信部从未强制要求5G手机支持哪些频段,现在要求的“支持n79”行为是中国移动的规定。
  4. 现阶段不支持n79的5G手机,依然能够正常使用、接入5G网络,不受任何影响。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