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冈山之行

井冈山之行

井冈山地形

井冈山之行

井冈山大井—王佐的大本营

井冈山不是一座山,而是一群山,成百上千的山连在一起,真是群山起伏啊!最高的山海拔1800多米。山上的树木非常茂盛,有的山上的竹子长得非常密。当年如果没有人带路(现在山上路修得非常好,从山上走,从茅坪到茨坪1个小时车程),很容易迷路,可能走几天也不一定能出来(当年的敌人在有人带路的情况下还瞎跑了一个晚上才找到路)。在井冈山周围有五大哨口,朱毛的部队只要守住五大哨口就可以基本确保安全,所以不用非要跑到山顶上住才安全,甚至住在山顶还不好,主席喜欢搞调查,住在山顶上,一个上山和下山,还没有开始调查就累趴了。实际上毛主席主要居住的地方是在茅坪、茨坪,位于群山之中平坦的地方。

去了井冈山之后,发现只要去的人都很容易学会毛主席的一首词《西江月·井冈山》。刚去的时候看见石碑上刻有这首词,我第一感觉就是毛主席写的诗词不是很多吗,为什么要把这首词刻到石头上呢?后来经过实地的学习和了解,发现此词非同寻常。毛主席当时写这首词的时候,心情是非常非常激动的。朱毛会师后,军队人数超过万人,革命形势一片大好,老蒋赶紧命令江西省的部队去进剿(湖南省部队配合),结果被红军打得落花流水。敌人虽然败了,但对井冈山依然虎视眈眈。不久湖南省委发出指示,要求朱毛分一部分部队到湘南去,攻打郴州,要打开湘南革命根据地的局面。朱德下面的29团很多人都是湘南的,大家思乡心切,想回家乡闹革命,朱德苦口婆心还是没有用,只能带着28团也跟着回到了湘南,结果郴州一仗29团基本全军覆没。老毛在永新县听到这个消息,心急如焚,赶紧就带着一个营的兵力去接应朱德,当时行军是靠两条腿,从永新到郴州然后返回井冈山要花个把月时间。红军主力不在井冈山,结果敌人带了4个团的兵力,攻打井冈山五大哨口之一的黄洋界。当时井冈山上红军只有一个营,和敌人交战后,一些小孩和大人在山上拿着红旗和火把到处摇和跑,敌人久攻不下后以为红军主力回来了,最后就跑了。当时毛主席正在焦急的带着部队在返回井冈山的路上,他担心井冈山可能守不住,要是根据地丢了,那红军就要到处找栖身之所了(井冈山丢了想夺回来那是非常困难呀,地形易守难攻)。当毛主席在路上知道了黄洋界战斗打退了敌人,井冈山安然无恙后,高兴得不得了,顿时写下来《西江月·井冈山》:“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真是好词啊!

井冈山之行

主席在茅坪八角楼写下的作品

井冈山之行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