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岳汉
中国人在泰国,经常吐槽泰国同事的“工作效率”。
N久之前,我曾经写过这方面的文章,对中国人加诸于泰国本地人身上的这种吐槽进行“反吐槽”,结果中国读者完全不买账。
老实讲,回想当初,我这种“政治正确”的劝解,顶多也只是从“礼貌”和“道义”的层面上检讨,而无法从现实的层面上提出反驳。
也就是说,咱顶多只能说“大家别把话说得这么难听”,却无法说“大家说的是错的”。即便再厚道的政治正确,也无法掩盖显见而尴尬的现实——
那就是:泰国员工“斋烟烟”的工作态度,和中国老板“血淋淋”的业务要求之间,的确有着一条难以协调的鸿沟……
在泰国,当地员工和外来老板(也就是中国老板)之间的彼此吐槽,天长日久,绵绵无绝。
中国老板,以及中国高管的眼中,泰国人“不堪用”。
泰国人眼中,这些咄咄逼人的中国老总,也是“周扒皮”。
中国网络上,常见有老人家吐槽“90后员工不好带”。他们要是到泰国对比一下,大概就会觉得那些中国九零后,都可以评选五一劳动奖章了。
当然,踏实肯干的泰国好青年,自然也不少——但是即便是他们,也受不了中国公司的文化与氛围。
在一般的公司,泰国员工经常无法领会中国老总的意图和要求(当然中国员工也未必领会得了,不然知乎豆瓣里哪来的“傻X上司系列”)——但是泰国人不会当面提出,而是“这好那好都OK”地给你对付过去,然后再按照自我的理解去执行。
一旦效果与预期不符,中国上司和老板会怎么办?
当然是——“那个小谁,这个东西回去给我改十遍,明早交不出来,提头来见。”
这种事情,搁谁都难受。
尤其泰国人,本来就处在一种笑对万事,温柔以待,天大的篓子也不会当面撕破脸的文化氛围里——这种中国领导式的“灵魂拷问”放在泰国人身上,人家自然更是无法接受。
至于工厂里头,我没待过,但是据泰国各个“中国工厂”里的中国朋友反映,也是大同小异。
就和《美国工厂》里演的差不多,加班是不可能的,动员是不管用的,“绩效激励”人家是不认账的(在泰国,加底薪永远比加提成更受欢迎)。
极端情况下,中国老板有时连薪水都只能“一段一段地发”,深怕今晚发了整月薪水,明天早上就不见人影了——都拿着“兜里不过夜”的小破钱去喝酒泡吧玩彩票去了。
这种状态,似乎是这一类劳动效率不济,储蓄率低下,负债率高企国家的通病。
在泰国,这毛病(或者说特色)似乎体现得特别齐全而典型。
差异本身,即是一种必须面对的现实。即便你用输赢去评判差异双方的结局,也无法在现实中弥合差异带来的阻滞。
换句话说——人各有活法。
即便你坚持“自己的活法更正确”,也不能在人家的地盘里,强行推广自己的方式。
愿彼此,能尽早找到一种更合适的相处之道。
不然,无论是谁的方式,都无法愉快滴运行与存在下去。
无论是对于“爱拼才会赢”的一方,还是“幸福斋烟烟”的一方,都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