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将及时评估气候变化对金融稳定和货币政策的影响,并将通过商业银行评级、存款保险费率、宏观审慎评估等渠道加大对绿色金融和碳减排的支持力度。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以视频方式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21年年会“金融支持碳中和”圆桌会议上称,央行将在动员资金支持低碳转型、管理因气候变化引起的金融风险和国际协调合作三个方面,继续完善关于绿色金融的顶层设计。
在动员各方资金参与低碳转型方面,央行的主要工作首先是完善绿色金融标准体系。央行在2015年、2018年分别制定了针对绿色债券和绿色信贷的标准,即将完成修订《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删除化石能源相关内容。其次是完善绿色金融标准体系、强化信息报告的披露和构建激励机制。易纲表示,信息披露方面,未来将分步建立强制的信息披露制度,覆盖各类金融机构和融资主体,统一披露标准;激励制度上,易纲称,已将绿色债券和绿色贷款纳入央行贷款便利的合格抵押品范围,并将创设碳减排支持工具,激励金融机构为碳减排提供资金支持。此外,央行还将通过商业银行评级、存款保险费率、宏观审慎评估等渠道加大对绿色金融和碳减排的支持力度。
易纲强调,央行将继续扩大金融业开放,便利国际投资者参与中国绿色金融市场。将在全面实施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的基础上,不断扩大外资金融机构业务范围,扩大资本市场双向开放,增强中国绿色金融市场对国际投资者的吸引力。
“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等亚洲发展中国家仍处于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目前中国宣布的从碳达峰到碳中和的时间较欧美发达地区要短得多,碳中和曲线斜率更陡峭,因此我们要付出更加艰苦的努力、提前做好应对,也要督促金融机构尽早转型。”易纲在前述场合表示。
在央行层面,央行将在外汇储备中继续增加对绿色债券的配置,控制投资高碳资产,在投资风险管理框架中纳入气候因素。
金融机构层面,将鼓励其尽早做准备。据了解,金融机构面临的气候变化风险主要分为物理风险和转型风险,前者指发生气候异常、环境污染等事件可能导致的企业、家庭、银行、保险等机构的资产负债表严重受损,进而影响金融体系和宏观经济的风险;后者指为应对气候变化和推动经济低碳转型,或出现技术革新等引发高碳资产重新定价和财务损失的风险。
气候变化是系统性风险已经成为一种共识,金融机构需要开展气候风险压力测试,以评估各自面对的气候风险,这已经逐渐成为国际主流做法,也是目前中国央行努力的方向。但气候风险压力测试的方法、标准、术语尚未有国际共识,仍需探索。
主权财富基金、养老金等大型资产所有者提升绿色资产配置,对提升整个市场绿色偏好有积极影响。目前,国际清算银行正在推动全球各国央行共计6万亿美元外储绿色化,鼓励部分投向碳中和领域。中国外储的相关投资也备受瞩目。
易纲表示,中国央行继续落实绿色投资原则。2018年底提出《“一带一路”绿色投资原则》,鼓励金融机构在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中充分了解环境、社会和治理(ESG)风险、做好环境信息披露、运用绿色金融工具等,已有39家中外金融机构加入。中国央行将继续鼓励金融机构在“一带一路”投融资中深化落实,特别是要评估环境和气候风险,加强信息披露。
易纲同时坦言,目前的绿色金融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如部分资产的价格未充分体现环境的负外部性。他认为,这一方面是由于一些企业的环境信息还没有有效披露,另一方面是许多行业还没有纳入碳定价。
“我们将要求金融机构做好有序、渐进的绿色转轨。在转型过程中,安全第一,节能优先,在充分考虑现有基础设施设计使用寿命和折旧的前提下,加快绿色转型。”易纲表示。
最后,在国际合作方面,易纲主要介绍了亚洲区内合作情况。他介绍,主要经济体已积极行动,韩国政府于2020年推出“绿色新政”,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等均提出了减排目标,日本已颁布《绿色债券指引》。
“区域层面的合作也在有序推进。”易纲表示,在东亚及太平洋中央银行行长会议组织下,各方正探讨通过亚洲债券基金投资本地区绿色债券。在东盟与中日韩财金合作机制下,各方正研究绿色和可持续基础设施投资。近期,东盟财长和央行行长决定设立绿色分类标准委员会,制定符合本地区需求的多层次绿色金融分类体系。可见,亚洲经济体对绿色转型有需求,合作潜力巨大。
作者:■本报记者董潇
来源: 中华工商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