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份报纸的争锋
在革命浪潮一股高过一股的时候,慈禧太后假模假样的派遣五大臣出国考察。回来之后受到满清皇室的夹道欢迎,这让保皇派的康有为和梁启超喜出望外。公元1908年8月27日《政论》,发表了梁启超洋洋洒洒的作品《政闻社宣言书》,他高度的评价了晚清的立宪做法是顺应万民的行为。
此时万里之外的新加坡晚晴楼,眉头紧锁的孙中山,眼睛目不转睛的盯着梁启超的谬论。在案头来回踱步,随后又拿笔在白纸上画了几个圈圈。经过一个通宵的仔细思索,《中兴日报》在醒目的位置,刊发了孙中山的反驳声音。他一针见血的指出梁启超的错误,说明《钦定宪法大纲》共计23条。然而光是维护皇帝权威的就有14条,剩余9条都是规定黎民百姓纳税等事物的,真可谓是“以立宪为名,行专制之实也”。
新加坡晚晴楼的入口处
说起《中兴日报》久远的故事,算得上孙中山在南洋的大手笔。它于公元1907年7月12日创刊,在同年的8月20日首版问世,其编辑和记者分三组人员构成,新加坡当地的革命派陈楚楠和张永福,以留日学生为翘楚的田桐、居正及胡汉民等,还有香港的革命领袖王斧等等。从1907年到1908年是它的巅峰时刻,每期的发行量均在4000份以上,一直到1910年2月3日完成历史使命停刊。本篇就来说说,孙中山为何在新加坡的晚晴楼创立革命报刊,其中又遇到了哪些困难是如何解决的?
选晚晴楼的原因有二
- 清朝管不了新加坡
乾隆28年发生了1件大事,让他在群臣面前抬不起头。据《清史稿》的说法,这年以新加坡为主体的苏禄,在送来最后一次特产后,竟然和天朝上国分道扬镳了。看着满满当当的苏木、豆蔻和鹦鹉等特产,乾隆帝感觉惭愧于父皇雍正帝。
乾隆二十八年,苏禄国王遣使贡方物。自后遂不复至。——《清史稿》
讨论起苏禄和清朝的交往,得从雍正四年开始说。这年苏禄成为清朝的藩属国,并且国王毋汉未母拉律林,选派头脑灵活的使臣,带着玳瑁等昂贵的特产,历经1年的跋山涉水抵达京师,受到雍正帝热情的款待,并且上奏朝廷请求把其祖先的坟茔修缮下。原来早在永乐大帝时期,苏禄国王的祖先曾亲临京师拜见永乐大帝,结果在回程的途中病逝山东德州,长子回到新加坡继承王位,二子安都禄和三子温哈喇,分别以安、温为姓氏就在德州生活。
2.政治犯不得引渡
从清朝的手中独立后的新加坡,并没有迎来想象中的美好时光。公元1819年1月28日,作为英国东印度公司的代表莱弗士,怀着寻找深水港和淡水资源的目的,乘船劈波斩浪到达苏门答腊的明古连。随着清朝人吸鸦片越来越普遍,运往清朝的鸦片船是一艘接着一艘。为此赖弗士忧心忡忡,幸好这次在明古连发现了新加坡,于是和他一起来的威廉·法夸尔,成了首任新加坡辅政司,当时的新加坡生活着3群人,分别是土著人、马来西亚人和华人。
法国宪法制定时的场面
大量的苦力在搬鸦片的时候,吵吵闹闹磨洋工耽误工期,港口上的商铺缺斤短两影响了英国人的生活品质。于是公元1822年弗莱士再次来到新加坡,这次来的目的是按照伦敦的治理模式,对乱哄哄的新加坡展开有效治理。首先他将全城划分成好几个区域,例如机关区、商业区、华人区等。然后又颁布港口免税制,设置城市规划委员会等,最后为了能长期立足在新加坡,他从培养亲近英国文化的新加坡人入手,创建了莱弗士学院招收官员子弟和土著人杰。
法国给予为争取自由,而从本国逃亡到法国的外国人以庇护。——1793年的《法国宪法》
有些读者也许会问,英国每年从清朝收走数以千计的银子,难道就不能请他们把孙中山送回来受审。据我查阅资料还真的做不到,尽管在公元1877年清朝设立驻新加坡领事,但碍于此时的新加坡进入了资本主义社会,政治犯不得引渡成了孙中山的护身符!从比利时开始,最后所有的资本主义国家皆遵循这一原则!
缺钱缺笔杆的晚晴楼
公元1905年的上海美国领事馆门口,一个身着长衫的青年男子,用大义凛然的神情自杀在门口。紧接着不计其数的黄包车夫,还有三五成群的纺织女工,在得知噩耗后聚集在领事馆的门口讨要说法。而他们祭拜的人是华侨冯夏威,导致他以死明志的事件是美国颁布法律禁止华侨入美。
此时新加坡编辑界的翘楚,陈楚楠和张永福在其创办的《图南日报》上,对事情的来龙去脉进行了全方位的报道,激发了广大在新加坡的华侨爱国情怀。在评论的末尾,他俩号召大家一起抵制美国货物。和评论里外呼应的是,他俩在新加坡仁济医院,设置了隆重的冯夏威追悼会,不光是新加坡就连马来西亚的华侨,也齐聚在医院替冯夏威壮声威。
捉襟见肘的晚晴楼
这时作为孙中山的全权代表尤列,正巧在新加坡听说了该事。觉得这正是他们在新加坡增强革命力量的大好时机,因此他主动拜访陈楚楠二人。据《孙中山年谱》记载,3人推心置腹谈了几个晚上,由新加坡华侨的悲惨遭遇,谈到民族、民权和民生,由此3人是相逢甚晚共同创办了《中兴日报》。
从上面的故事得知,办报纸的主笔是从新加坡寻找到的,而办报纸最紧缺的资金,则是靠剧情跌宕起伏的小说赚取的。
今日若有幸浏览《中兴日报》,可以发现它的内容特别丰富。它的整体情况是四张八版,每版的尺寸是19.5厘米×15厘米。时政评论和闽粤新闻是1版,外国和新加坡的新闻是1版,商业新闻和百物行情是1版……其中最引人入胜的是副刊,它的内容包括小说、杂文等等。
据说1908年的某期《中兴日报》,在新加坡是洛阳纸贵。主要是它发表了一则长篇吴语小说,故事梗概是安徽农村的赵朴斋和赵二宝兄妹,因家乡爆发了淮河洪水,只能逃难到上海谋生。结果可怜的赵二宝,被狡猾的人贩子卖到妓院。在社会大染缸的妓院,她见证了晚清官员陶玉甫的挥霍无度,还领教了富家子弟王莲生的喜新厌旧……
《中兴日报》的报头
这则充满爱恨情仇的小说,让在新加坡的江苏籍华侨是痛彻心扉。除此之外,还有大量符合不同读者口味的小说出炉,例如粤语小说《真国耻》,新加坡背景的小说《观画少年》不胜枚举。这些脍炙人口的小说,一方面讽刺了清朝统治者的无能,另一方面收割了无数华侨赚取了办报纸的资金!
中兴日报》的巨大影响
本段故事得从河口开始说,它是滇越铁路的卡口位置,是各种物资进入云南的第一站。光绪三十四年的四月,孙中山安排黄明堂带领镇南关的起义军,来到河口与当地的会党、游勇共计千余人,在4月29日的深夜发起暴乱,最终在1个营的清军响应下,夺取易守难攻的河口。
随后黄明堂以云南都督的名义,发布了安民告示并把各国领事礼送出境。因秋毫无犯的军纪,加上劳苦百姓苦清朝久已,各地皆箪食壶浆迎接起义军,蒙自、昆明、新街和南溪等地脱离清朝。功败垂成的是粮草不济,即使黄兴赶来指导工作,也无法改变起义遭受失败的结果。
光绪34年夏四月,越匪陷河口,命刘春霖以三品京堂帮办云南边防,前敌诸军归节制,云南官军败匪於田房,复四隘,旋克大小南溪及河口,发帑犒军。——《清史稿》
话说起义军在突围无望的情况下,只得朝越南那边紧急撤退。此时新加坡的华侨林受之挺身而出,回想起《中兴日报》上面激情澎湃的家国情怀,他寻找关系在蔡厝港开办中兴石山,用作安置黄明堂等勇士的地方。因《中兴日报》与日俱增的影响力,据《孙中山年谱》的说法,至公元1909年截止新加坡的同盟会员有3万人。
做大事者不拘小节
今日波澜起伏的故事,告诉我这样一个真理,做大事必须具备以下特征:一是有口若悬河的口才,二是有明确的目标团结众人,三是在遇到挫折时百折不挠。比如孙中山在清朝走投无路时,能冲破重重难关去新加坡,在没有资金启动的困难时刻,能团结各色人等助他一己之力。
中国革命先行者
综上所述,南洋的华侨在《中兴日报》的熏陶下,爆发出了排山倒海的爱国力量,使腐朽无能的清朝土崩瓦解,随后又在烽烟弥漫的抗日战场,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昭显了炎黄子孙同根同源的本质。华侨们万众一心的精神,是留给我们最宝贵的财富!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