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股份2018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隧道股份(600820)2018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内容如下:

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2018年,中国经济运行总体处于合理区间,呈现稳中有进态势。工业企业利润持续平稳较快增长,经济总量首次突破90万亿。同时,金融去杠杆、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等内外部因素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国内基础设施投资增速受宏观调控影响,较上年也出现明显回落。

面对错综复杂的市场环境,报告期内,公司始终保持战略定力,立足自身产业集成优势,扎实推进各项生产经营工作。

2018年,公司全年各类新签合同订单为588.99亿元,其中施工业务中市政工程类项目增长较为明显,全年累计新签订单189.54亿元,较上年增长近75%。

2018年下半年随着国家对PPP领域规范整顿工作渐入尾声,基建领域调控政策出现转向,稳投资、补短板力度逐步加大。公司积极抢抓市场机遇,陆续中标一系列项目。报告期内,公司投资类项目中标总金额为125.08亿元,包括越东路及南延段(杭甬高速—绍诸高速平水口)智慧快速路工程PPP项目(46.54亿)、自贡市水环境综合治理PPP项目(选择社会资本)(24.68亿)等,进度总体可控。

报告期内,公司重大隧道工程建设顺利推进。上海市内,沿江通道越江隧道新建工程1标、诸光路通道新建工程贯通;北横通道东线隧道、周家嘴路隧道盾构实现出洞推进。市外,国内最大直径盾构法隧道——武汉三阳路隧道工程,以及杭州文一路隧道工程建成通车。

轨交方面,上海轨交14号线、15号线涉及中心城区深基坑工程施工风险和工期节点良好受控;南京地铁5号线、福州轨交4号线一期工程1标段、杭州地铁4号线二期、昆明轨交2号线2期工程相关工点均已实现开工建设。

市政、路桥方面,郑州G107国道、上海杨高路道路改建工程2标主线道路实现通车;上海武宁路快速化改建工程Ⅱ标、苏州河段深层排水调蓄管道系统工程试验段SS1.1标工程、硬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项目2标稳步推进;杭绍台高速工程(台州段)、甬台高速公路复线苍南段10标工程、慈溪市胜山至陆埠公路(横河-余慈界段)工程PPP项目、上海昆阳路大桥建设进展顺利。

报告期内,公司设计业务持续发力,全年新签订单35.25亿元,同比增长近50%。绍兴市城市智慧道路快速系统和地下管廊工程勘察设计项目(设计)中标金额近3亿元;贵阳市轨交3号线一期工程施工图阶段勘测设计总体总包项目实现了公司外地市场此类业务零的突破。此外,年内设计业务进一步实现整合,对地下院勘察设计等业务单元重新拆分重组,从而有效推进了设计板块的集团化升级工作。

2018年,公司海外基建业务在新加坡、港澳等地累计中标35.47亿元。新加坡汤申线T225项目实现隧道与车站主体结构竣工,并再获新加坡承包商最高荣誉——承包商挑战盾奖,公司新加坡子公司成为唯一一家三次获得该项殊荣的建筑企业。

报告期内,公司在工程管理上严格落实精细化管理,全面贯彻执行各项制度规程,骨干企业生产管理以风险管控为重心,实施风险分级管理,工程风险管控总体平稳。旗下上海隧道已全面启用应急抢险资料柜,开发研制出施工现场多功能移动式ERE系统,着力强化应急抢险救援机制。

2018年,公司顺利完成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S26入城段、华翔路等一系列配套建设工程,并将数字化技术广泛运用到交通和运营维护服务中,有力保障进博会顺利召开。

2018年,公司在杭州成功举办”第二届ICIM中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国际大会”,全球20个国家的1200余位业内专家(其中两院院士3位)出席盛会。公司提出的以数据智能赋能城市发展创新理念得到行业高度认可。以国际大会为平台,公司进一步聚集了城市管理者、城市建设运营服务者等多方优势资源,创新产业生态圈正逐步形成。

资金筹划方面。2018年5月,第一期5亿元公司债券成功募集,有效改善了公司资金状况,助推主业发展。

二、报告期内主要经营情况

2018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72.6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8.21%;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9.7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9.3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8.4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1.47%,2018年基本每股收益0.63元。截至2018年末,公司总资产达到779.70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204.38亿元,公司全年各类新签合同订单588.99亿元,较上年下降9.74%。

三、公司关于公司未来发展的讨论与分析

(一)行业格局和趋势

我国建筑市场规模庞大,建筑企业数量众多,随着多种所有制建筑施工企业的发展、建筑市场的市场化、以及建筑施工能力的相对过剩,建筑业已处于完全竞争状态。

从建筑业企业构成看,近年来国有和集体建筑业企业的数量一直趋于下降,其他经济成分建筑业企业数量持续快速上升。行业结构性问题日益突出,特别是在低端领域竞争激烈。

国有企业目前在基建领域占据主导地位,资本规模最为雄厚,技术水准最高。中国中铁(601390)、中国铁建(601186)、中国建筑等央企凭借规模、技术、资金、品牌优势,处于业内头部;而由发达地区建筑强省的大中型企业以及其他二级资质及分包资质的中小企业也是行业内一股迅速崛起的力量。

从竞争发展趋势看,越来越多有实力的国内建筑企业正摆脱旧的劳动密集型经营模式,从科技、管理、资金、服务、营销等多方面入手,全面提升盈利能力。EPC总承包,以及BOT、PPP等业务模式的兴起,已成为业内品牌企业赢得市场份额的重要手段。

(二)公司发展战略

2018年,公司继续深入贯彻实施《隧道股份2016-2025年中长期战略规划纲要》。一方面,顶层设计持续优化,战略导向更加清晰明确;另一方面,围绕产业布局,不断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第三,深挖企业发展过程中的瓶颈问题和痛点问题,下大力气突破。

(三)经营计划

2019年,公司将继续推进产业布局优化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夯实主业,聚焦市场,创新机制,提质增效。公司的主要经济目标是:力争实现营业收入及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相比2018年增长8-10%。

2019年,公司将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全面布局、重点聚焦,构筑以城市为中心的市场经营新格局。提升定位,树立”中国的隧道股份,国际的发展视野”新观念。此外,科学布局区域市场,围绕重点圈定的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和杭州、宁波、武汉等核心城市,完善经营策略机制,加强经营责任落实。

二是优化结构、创新机制,形成以能力为核心的协同发展新动力。坚持技术引领,做强专业,以大直径隧道、轨交、大型地下工程、大型市政工程为主的城市基础设施设计、建设和配套业务。

此外明确责任,确保重大工程风险受控。联动发展方面,不断提高燃气、水务、材料等业务的市场适应能力。

三是强化管控,提质增效,迈上以风控为基础的经营管理新台阶。压实企业经济责任,强化KPI考核指标落地,提倡勤俭办企,有效降低管理成本,探索推进不同产业板块中长期激励方案。

资金方面,加强融资用资统筹,完善财务资金管理,控制资产负债率在合理区间,加强资金监控管理,强化PPP项目等的融资管理。严格安全生产管理,健全风险管理体系,组建风险管理委员会,建立经济、法务和工程风险一体化管控模式。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加强人才的属地化聘任与培养,加强高端专业人才的吸收与引进。

四是深入学习,落实责任,提升以质量为根本的党建工作新水平。全面深入学习习近平讲话精神,以更高标准以学促做。聚焦党风廉政,严明纪律规矩,强化监督。

(四)可能面对的风险

(1)市场竞争风险 公司所属行业为建筑业,主要从事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和市政工程设计施工业务,虽然公司在超大型隧道和越江隧道建设方面行业地位突出,技术优势较为明显,但随着行业向纵深发展,竞争格局不断变化,竞争对手日益增多,竞争态势日趋激烈,由此给公司经营业绩带来不确定影响。

对此,一方面公司在深耕江浙沪等传统区域市场的同时,积极推行”走出去”战略,着力拓展”两外”市场,做大产业规模;另一方面,公司持续加大科研创新投入力度,不断强化技术壁垒,提升核心竞争力。公司还充分发挥全产业链协同运作优势,在为客户提供高端、全面、优质的技术、产品和服务的同时,努力提高品牌附加值和行业影响力。

(2)投资业务风险

近年来,在国家宏观政策扶持引导下,基建领域PPP模式蓬勃兴起,该模式虽然包含原先公司承接的BT、BOT两种投资模式,但投资主体发生了一定改变;公司已经承接了多个PPP模式项目,对项目后续运作和风险控制提出了更高要求。对此,公司将在加强市场调研的基础上,不断完善风险控制流程,强化过程监督管理。

(3)安全生产风险

公司主要从事工程施工业务,主要包括轨道交通、大型越江隧道、高架道路、燃气管线等项目建设,这些项目普遍具有技术难度高、建设周期长、管理跨度大及风险点集中等特点。对公司旗下各业务板块安全防范能力、技术管理水平提出了较高要求。一旦发生因公伤亡、工程坍塌等重大安全事故或者被发现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对相关公司社会信誉、生产经营可能造成负面影响。对此,公司将不断健全安全生产管控体系,确保作业现场、子公司和股份公司三级安全生产管理网络的无缝衔接,并持续强化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加强安全生产宣传和安全文明工地考核制度,提高安全生产意识,在公司上下营造安全生产的良好氛围。

(4)法律风险 随着公司业务规模的不断扩大,所面对的法律相关事务也逐渐增加,特别是在工程建设总承包及分包合同的签订上以及知识产权的认定上,如何夯实公司法务工作组织体系,保障公司合法权益,避免不必要的法律纠纷和民事诉讼;同时在面对已经存在的法律纠纷,公司如何形成有效的应对机制;都将会对公司日常经营生产管理的合法合规带来一定的风险。对此,公司在合同签订流程规范化方面将努力建立完善、科学、成熟的控制体系,对项目前期尽调、中期审核、后期履行进行全过程跟踪管控。

(5)海外业务风险

随着公司海外业务的不断扩张,有些国家地区可能存在国家经济、法律制度不够健全,市场营销环境不够规范的情况,对公司生产经营带来一定风险。对此,公司将依靠自身专业团队或外部咨询机构,加强对项目所在国的社会人文环境、法律环境等的相关信息的调研分析,并进而提出完善且有操作性的应对方案。

四、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截至2018年末,隧道股份拥有”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企业技术中心”等2家国家级研发平台,6家市级技术中心,4家市级工程中心以及2家博士后工作室等创新载体,同时拥有7家高新技术企业。专业领域基本覆盖公司主营业务范围。2018年度,公司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0项。累计获得1265项授权专利,其中发明专利360项;2018年新增授权86项,其中发明专利34项;新增标准编制21项,在编标准49项,当年完成8项。公司旗下上海隧道荣获”全国优秀施工企业”、”中国工程建设诚信典型企业”等荣誉称号。公司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地下工程领域核心业务优势 明显作为国内基建板块首家上市公司,公司长期保持地下工程业务的先发优势和雄厚技术储备,报告期内,公司承揽的国内目前最大直径(15.76米)盾构法隧道——武汉三阳路隧道,历时24个月,攻克世界难题,成功穿越素有”钻石层和年糕团”之称的复合地层,实现双线贯通,建成通车。武汉市人民政府为此专门举办国际论坛,围绕三阳路隧道项目开展研讨。凭借过硬的施工工艺和服务品质,公司新加坡子公司成为唯一一家三次获得新加坡承包商最高荣誉”挑战盾奖”的建筑企业。

2、全产业链运作实力不断提升

公司长期奉行”设计引领,投资带动”的经营理念,设计、投资、施工、运营板块联动发展步伐逐年加快。通过全产业链协同运作,报告期内,绍兴智慧快速路”三路一廊”投资建设一体化项目、竹园污水EPC项目等一批设计引领重点项目顺利落地实施。而年内通过投资带动的施工业务也达96.26亿,占施工业务年度中标合同量的17.38%。杭州文一路地下工程项目更是集投资管理筹划、工程全面协调、建设运营同步统筹为一体的典型范例,本项目也是全国首个采用全寿命周期运营管理的隧道工程。

3、技术创新及应用体系日臻完善

报告期内,公司编制完成《隧道股份创新转型专项规划(2018-2020)》,着力加强创新业务顶层设计,明确创新业务发展方向;加速推进跨界融合协同创新。年内,预制装配式桥梁和建筑信息化(BIM)两个中心获上海市科委认定筹建,并完成了以预制装配式桥梁为核心的上海城建国家级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实施评估工作。在业务能级提升方面,高效智能盾构技术、供水管网智能漏损检测与非开挖修复技术等重大创新研发项目的研发与应用的推进力度不断加大。

在地下工程技术研发和应用方面,针对技术和高效施工要求越来越高的特点,深入开展无渗漏地铁车站施工技术、大跨度大型基坑支撑体系鱼腹梁技术、超深地下车库静压式SPC工法等的研发应用。报告期内,公司已成功将盾构穿越微扰动技术应用于上海14号线的盾构施工的沉降控制;高精度光纤连续监测技术应用于上海平申线钢混结构桥梁施工监测、高精度扫描监测技术和新型高分子复合泥浆技术应用于田林路管幕箱涵钢管幕施工工程中。田林路下穿中环线地道新建工程项目凭借高精准顶进技术最终以高架地面沉降不到10毫米、中环线无一次因地道施工受影响完成顶管贯通,标志着”管幕箱涵”技术成功实现了首个项目应用。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