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中国是否能全买下欧洲不要的俄罗斯石油

前两天看新闻,说欧洲计划在半年后停止从俄罗斯进口油气资源。下面的评论一部分说中国可以全买过来;另一部分说没俄罗斯的油气西欧这帮人都会被冻饿而死。我在差不多10年前曾做过一个国际油服公司的物流项目,多少了解些情况,当然不是专业人士,有些专业知识可能说得不太准确。

说说中国是否能全买下欧洲不要的俄罗斯石油

首先为什么说欧洲要在半年后,因为我估计半年后在西方的制裁下,俄国大部分油气开采设备就用不了了,或无法满负荷运行,因为在10年前俄罗斯的石油生意就是:和欧洲的公司签合同下单,然后设备由美国设计,用美国的软件;日本和几个西欧国家出技术,再包给中国生产机械设备。然后在上海或运到新加坡组装,再装船从土耳其海峡运到乌克兰或俄罗斯入港。然后设备再沿着铁路运到西伯利亚。当时我就负责协调全程物流操作事宜。

为什么这么折腾,因为当年供应链全球化,这样是最省钱的。可能有人问为什么不从上海运到海参崴入境去西伯利亚,而是偏偏绕半个地球。因为物流这东西,可以理解为走的路线用的人越多越便宜,而且全程操作都趟熟了。不然你在地理上省那点距离,一是不够让货轮单独给你开航线;二是入境港口或是没设备操作或是海关或港务没操作过这东西,能折腾死你。就像中国郑州一直想做成中国的国际空运物流集散地,也率先开启了包机补助模式,但多数企业还是倾向于从北上广入出境,一个重要因素就是郑州海关的业务能力没法和北上广比,报关员们谈到郑州清关就谈虎色变。

所以开采和运营设备还有软件及方案俄罗斯早就自己干不了了,只要欧美不提供保养和维护服务,俄罗斯用不了多久自己就要减产了。

另外油气资源的买卖过程,不能你想买就能买,想卖就可以卖。

先说下油服公司,英文叫oil field consulting and service (石油行业咨询和服务)。听着像服务业,其实是实打实的工业。油服行业和石油公司之间的关系有点类似建筑业里的建筑商和房地产商的关系。

早年间石油公司都是全产业链一条龙的,从勘探,打井到最后卖油,再加上石油化工的再加工。但随着行业发展越来越细化,石油公司开始把利润低或不愿意干的工作分出去了一部分,就形成了油服行业。官方的解释就是为石油天然气勘探与生产提供工程技术支持和解决方案的生产性服务行业及石油装备和器材的制造业务。

说说中国是否能全买下欧洲不要的俄罗斯石油

油服的工作流程

油服公司业内一般认为是三大家,分别是斯伦贝谢,哈里伯顿,贝克休斯。

油田前期的勘探和开采主要靠油服公司的技术和设备,但开采出来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因为油开采出来后你要运输和存储。

油气类运输的成本的便利方式为管道>海运>铁路>公路。

石油听着挺贵,其实开采出来时非常便宜。国际上一桶原油定义为42加仑约160升,按80美元一桶算实际上合4元人民币一升,比可乐价格还便宜,所以运输成本是大头。

油轮的费用在疫情前的租赁费用大概是一天2万美元,基本上跑哪条路线每月多少条船都是固定下来的。所以你如果要多买几百万桶油,也要有多出来的相应的油轮。

至于管道,主要是前期投资很大,基本上是百亿级别的,但建好了就不得了了,所以美国和俄罗斯一直就北溪2号打架,当然北溪是运气的。

运来了只是麻烦的开始,油的储存才是最难的。因为油放久了会交联的,可以放一些抗交联剂,但是治标不治本。 另外存储设备造价也是不低,特别是最好的存贮地点就是离使用的地方不远,比如平原,人多的地方。但那些地方往往地价更高,别忘了石油是一个比可乐便宜的东西。所以最好还是有限存贮,尽快用掉。

为了能用掉,往往要在进口的地方配一两个大型石化企业,比如中国的青岛。 把原油变成汽油和柴油。然后运输这些价值比较高的成品油去内陆。 石化企业要针对油品进行优化,是针对优质轻油还是超重油,工艺不一样,设备就不一样,所以一个企业定好了从那里采购油是不能轻易改变的。 港口要有泵机。 当年出现的负油价让中国银行赔惨了的那次,就是因为德州没有多余的泵机去卸载油轮上的油了,我买你的原油你还给我钱,给的钱就是找泵机,油库的钱。

俄罗斯的油气品质不太好,但是很多是陆地井,比海上油田要便宜得多, 在欧洲有竞争力,因为可以通过管道,特别是天然气。 但是要往中国走,一个是中国的能源布局已经定了,不可能大改;另一个大量增加也需要一系列的设备的配套改造,而设备这块又是海外技术拿捏得死死的。我记得十年前在做项目的时候,海外的专家认为中国油服设备的总体技术水平只相当于美国70年代末期的水准,现在不知道能追到那一步了。

说说中国是否能全买下欧洲不要的俄罗斯石油

最后说下天然气,我那会听到油服公司内部一个词,说早年间管天然气叫“石油行业的诅咒”。当年搞石油的想诅咒谁就可以说:祝愿你打出一口天然气井。

为什么呢?简单地说就是:首先是油比气值钱。其次是开采和运输的难度天壤之别。

打井如果出来的是石油,最简单的可以配一个磕头机(就是泵)加几辆油罐车就搞定了。

说说中国是否能全买下欧洲不要的俄罗斯石油

气就麻烦了,要有管道,要有气液分离、压缩冷却以及其他处理装置。

还有就是完井处理。井打完了,需要配套设备保障后续的工作,但气体比液体难处理得多。液化气流动性太强,又易燃,稍个闪失,就可能爆炸。

但其实上述问题都能花钱解决,对生产商来说最恐怖的问题是天然气产量不稳定。

大家最喜欢的模式是一口井能稳定地产出。油井过了最初的一年后往往产量很稳,十几年内产量衰减得很少。但天然气井往往抽风,一开始往往产量极大,给你存储运输造成极大的困难,等你按产量什么都配置好了,却常常过了一两年后又衰退的极快,你好不容易到位的设备又没有用武之地了。

说说中国是否能全买下欧洲不要的俄罗斯石油

但天然气有一个好处就是储量大,比石油多太多了。具体多多少,当时一个工程师和我说,如果按比例看,总量是100的话,石油大概是10,天然气是90。 因为成油的条件太苛刻,多数有机物在地下是成油条件不足的,就停留在了天然气阶段。不过后来我又看到一个理论说先有石油,然后又分解成了天然气。我不是专业搞这个的,就不判定哪个是对的了。

如果算天然气,那世界能源的版图就要有变化了。中国不再是贫油国了,计算的储藏量大概在世界前三里。欧洲很多国家,比如波兰和乌克兰的天然气储量也不低。

天然气的运输最好是管道,但管道是运输工具不是储存工具。气体的最好的储存方法就是不储存,即来即用。所以发电是一个好用途,另外就是化工上再处理制造其它东西。

非要储存不可那就麻烦了,气的密度比液体小1000倍。所以无论如何是要液化的。液化的方法就是降温或者升压。 常用的LNG方式是采用低温加压储存。 从常温的管道里降温加压进入LNG船,低温运输,然后再减压升温入管道,超级麻烦。

说说中国是否能全买下欧洲不要的俄罗斯石油

最后说下中国在全世界的油气布局很多,尼日利亚、巴西、苏丹、伊拉克都有我们的人在搞,因为国内的油田地质条件非常复杂,所以我们勘探搞油的理论水平在世界上还是很高的,经常就是别人搞不出来的我们能搞出来,所以常把西方人找过一遍不要的区块便宜的买下来再继续搞,比如在尼日利亚就搞出来一个大油田。

所以前期我们投入了大价钱在海外勘探搞出了油,因为油属于人家国家的资源,国际上的惯例是如果你能打出油,一般是55或4-6分成的。你如果不采买了改从俄罗斯买,海外那些国家要乐死,反正勘探,打井这些最困难最费钱的工作你都做完了,你不要人家随便找个下家接着抽油去卖更好。

当然我说的都是经济因素,政治因素就不在此讨论了。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