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中国·2019海外华文媒体美丽四川行”走进南充

“行走中国·2019海外华文媒体美丽四川行”走进南充

10月17日至19日,“行走中国·2019海外华文媒体美丽四川行”20余名海外华文媒体代表一行走进南充,用镜头、笔触记录南充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感受南充城市温度,领略南充山水、人文历史、民俗风情。

A 泛舟嘉陵江 璀璨夜景让人感怀

美丽的南充夜色,美在嘉陵江两岸。10月17日晚,海外华文媒体代表一行在南充港登上游轮,开启了夜航嘉陵江的旅程。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印象嘉陵江,山水南充城”……只见夜幕下两岸一座座高大的楼宇,身穿“礼服”熠熠生辉。光在城市流淌,建筑仿佛有了灵动的生命。清澈的嘉陵江水被灯光烘托,呈现出秀美的身姿,城市昂扬的思绪,随着美景的延伸绽放……

“城市的灯光已不再局限于照明功能,它们被赋予了更多的文化内涵,成为一种文化符号,或现代时尚或沉稳厚重,这些绚烂多姿的灯光,代表着一座城市的风格。”《日本关西华文时报》副总编辑蒙令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他没有想到来到南充能看到国际大都市一般的辉煌景象,“真的很美!美得让人惊艳!”

“南充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俄罗斯金砖电视台副总裁王睿反复强调“翻天覆地”。他说,自己在五十年前到过南充,但现在的南充和印象中的南充完全不一样了。嘉陵江两岸的高楼大厦,璀璨的夜景,让人流连忘返,“这里已经变成更大更美的城市了”。

来自加拿大《华侨时报》的顾问林子英一边欣赏嘉陵江景致,一边拍视频发“朋友圈”。“确实太精美了、太震撼了,我一定要为美丽嘉陵江夜游赋诗一首。”林子英说,灯光秀夜景让南充成为嘉陵江畔一颗璀璨的明珠,活力四射、魅力迸发。

在光影浮动、璀璨灯火的嘉陵江畔,在流光溢彩的果城夜色里,来自海外的媒体人举目四望,大家纷纷表示要通过文字和镜头,向全世界展示南充的发展变化和和对外开放成果,进一步提升南充在海内外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

南充璀璨迷人的夜景,远不只沿江两岸的灯光秀。春节期间,“印象嘉陵江”湿地公园成游客热门“打卡地”。走上浮桥,可见嘉陵江水碧波荡漾、水鸟欢跃。进入公园,映入眼帘的是画一般的美景,鲜花盛开、流水潺潺,游客沿着小径散步,观园林美景、闻水鸟欢歌。夜间,公园里流光溢彩,灿若星河的夜景让人陶醉。

南充是西晋著名史学家、《三国志》作者陈寿的故乡,也是三国文化的发源地。为纪念陈寿,1990年南充市在风景秀丽的玉屏山上重建了气势恢弘的万卷楼。20多年过去,万卷楼早已成为世人研究三国文化、传播三国文化、寻访《三国志》源头的胜地。如今,南充提出打造全省文化旅游副中心,作为南充文化地标,万卷楼更成为“历史名城·三国文化”的一张重要名片。10月18月上午,海外华文媒体代表走进西山风景区,登上万卷楼参观,深入了解陈寿生平事迹,感受南充厚重的三国文化。

“万万没想到,原来‘三国源’就在南充,我真是太幸运了!”大洋洲(卫视)中文台台长路易斯·彭告诉记者,他知道的三国故事大多来自电视剧,对三国文化只有一个粗浅的认识,通过参观学习让自己进一步补齐了三国文化的历史知识。“回去以后,我们会完整地把三国历史呈现给西方,让更多的人了解三国文化。”路易斯·彭说,大洋洲(卫视)中文台总部设立在新加坡,该台将做一期三国文化的专题,趁“中新旅游年”将南充的文化,包括三国文化推广出去。

登上257级台阶,海外华文媒体代表走进了重檐楼阁的万卷楼。在万卷楼庭院中央,陈寿青铜塑像手抱竹筒,神韵飞扬,形态逼真。大家纷纷合影留念。

“我是苍溪人,南充也算我的家乡,今天的参观学习让我对家乡又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来自俄罗斯金砖电视台的王睿,祖籍广元苍溪,于上世纪80年代前往俄罗斯,当他登上万卷楼时,立即被庭院中央高5米、重1吨的陈寿青铜塑像那逼真的形态、飞扬的神韵所吸引。

随后,大家参观了万卷楼的三个展馆,这里分别陈列着各种版本的《三国志》以及大量的文字、图画、表格、照片、实物等资料,详细介绍了陈寿的坎坷经历、著书史实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陈寿讲好了三国故事、讲好了三国文化,我们应向陈寿学习、以陈寿为榜样,讲好中国故事、传承好中国文化。”王睿说,文化是一个地方的底蕴,南充应发扬陈寿精神,讲好南充故事、传承好南充文化,“通过认真学习陈列的史料、实物,自己完全赞同三国文化起源于南充,希望家乡能打好这张文化牌,让三国文化享誉世界。”

“万卷楼高千载烟尘今仍在,一书声远三国气象墨犹新。”香港东盟卫视台长刘海江在万卷楼前有感而发,作下一对楹联。“南充的三国文化资源丰富,有着宝贵的文化旅游资源,我们华文媒体一定积极地在海外宣传,吸引更多的海外游客来到南充。”刘海江如是说。

B 多元文化交融 山水之城魅力无限

松柏苍翠,绿树环绕,琳琅山下,朱德同志故居纪念馆掩映其中。当天下午,海外华文媒体代表一行走进仪陇朱德故里景区,追寻红色记忆,感受红色文化。

在讲解员的带领下,海外华文媒体代表一行进入朱德同志故居纪念馆。整个纪念馆围绕毛主席的祝词“人民的光荣”,分为苦闷中的求索、红军总司令、长征中的坚定意志等九个部分,展示朱德波澜壮阔的一生。看着馆内展出的一件件物品,在详细听取讲解后,媒体代表对朱德的革命生涯及其战友情、亲友情、乡情、人民情等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纪念馆前广场上的朱德汉白玉雕像,让人肃然起敬。媒体代表一行面对雕像,深深鞠躬,以示敬意,并留下合影。

今年1至9月,朱德故里景区接待游客总数达268万人次,其中10月份以来,平均每天接待游客达5000人次。

参观结束后,塞尔维亚华侨华人资讯负责人秦宏凯感触颇深。“朱德元帅的一封家书让我很受感动,他坚定的理想信念让我深受启发。”秦宏凯说,四川拥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希望此次采风采访活动可以将红色文化基因传承下去。

“朱德故里景区是一个很好的红色文化传承和教育基地。”台湾《南华报》董事长兼社长赖连金表示,今天,中国人民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需要大家居安思危、忆苦思甜,学习革命先烈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传承红色文化基因,共爱一个国共爱一个家,振兴中华民族。

阆中南津关古镇位于全国历史文化名城阆中市嘉陵江南岸,与阆中古城隔江相望,古色古香,充满诗情画意,是阆中古城的重要渡口,建筑风格为与古城相协调的川北民居。古街依山而建,街道以石阶层层而上,古、雅、幽、深,形成与阆中古城交相辉映的靓丽景观。这里自古就是商贾云集、物贸繁盛的水陆要塞,水路横贯南北,上通广元、南下重庆,可通上海,是连接古城和江南的一条必经之路。

当晚8时许,海外华文媒体代表一行抵达南津关古镇,观看了大型移动实景演出《阆苑仙境》。“张飞迎客”讲述三国名将张飞镇守阆中七年,桓侯庙誉满神州,鼓声雷鸣,响彻云天。演出中,张飞将军从历史中“复活”,诉说着阆苑盛世,倾情迎接八方宾客……由13个部分串联而成的《阆苑仙境》,历时1小时,以阆中千年民俗民风为源,阆中古城为背景,南津关古镇和嘉陵江为舞台,在曲曲折折的南津关古镇街道中,以一步一景一歌舞的表演形式,向观众娓娓道来古城历经千年岁月所留下的动人故事。移动的舞台、流动的观众、梦幻的场景,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的演出,让海外华文媒体代表们感到惊艳。

“《阆苑仙境》以其富有独特美感的艺术表现形式和全新的视觉感受,带领我们穿越千年,看到了阆中古城的前世今生,了解了阆中文化的厚重和多元,不虚此行。”美国《华盛顿中文邮报》社长金浩静说。

阆中,曾为古巴国国都,自秦惠文王置阆中县起,已有2300多年的历史,三国名将张飞曾在此镇守7年,明末清初曾为四川省会。阆中是“中国四大保存最完整的古城”之一,古城至今仍完好地保存着唐宋格局、明清风貌,被专家誉为“中国古建筑的实物宝库”。

10月19日上午,海外华文媒体代表一行来到阆中古城。巍峨的城墙、古朴深远的石板街道、历史久远的古建筑、民居门前高挂的红灯笼、高耸的城楼、书香四溢的古城街巷……仿佛都在诉说着久远的历史,成为海外华文媒体代表镜头中所聚焦的内容。

汉桓侯祠俗称张飞庙,是为纪念三国时蜀汉名将张飞而建。张飞曾为巴西(今四川阆中)太守,领军驻守阆中七年。张飞死后谥号为桓侯,葬于阆中,乡人慕其忠勇,于其墓前建阙立庙,以礼祀之。当天,海外华文媒体代表们走进张飞庙,实地领略这位蜀汉名将的风采。

在张飞庙一处题写有“义”字的照壁前,大洋洲(卫视)中文台台长路易斯·彭挺直身板,两肘弯圆外撑,摆出一副武将的姿态留影。

“今天的参访中,我对这个‘义’字的感触很深,‘义’应该是我们人生的座右铭。”路易斯·彭为张飞的好汉形象点赞,他说,刚强、义气这些良好的品质都值得现在的孩子学习,“学校可以多开设一些课外文化课堂,让年轻一代实地感知三国的历史文化。”

踏入云雾缭绕、若隐若现的鳌山圣境景区,仿若来到仙境。登上最佳观景台,可俯瞰古城全貌,观阆苑仙境、品仙道文化、感天地灵气。

阆中之行结束后,埃及《中国周报》副社长朱新娥恋恋不舍。“我们每年都在过春节,却不了解春节的起源。此次来到阆中才知道,春节文化起源于阆中,是阆中古天文学家落下闳创《太初历》恒定春节。我们全世界的华人都应该感谢春节老人落下闳,因为有他,才会有我们辉煌灿烂的春节文化,让所有华人有了对吉祥团圆的期盼。”朱新娥从阆中古城的春节文化、三国文化、醋文化、科举文化,讲述到阆中古城“人车分流”的管理制度,“阆中古城给我的感觉跟其他古城不一样,因为它的古朴,来到这里心情都会感到放松。”朱新娥笑道,接下来,她打算写一篇能够“匹配”阆中美景的文章,在海外推荐阆中古城。

C访企业看发展助推南充大城崛起

此次,除了探访南充的文旅景点和项目外,海外华文媒体代表一行还来到了四川依格尔纺织品有限公司内的中国绸都丝绸博物馆,探寻历史悠久的南充丝绸文化,关注我市的产业发展情况。

在中国绸都丝绸博物馆内收集、整理、复制了从古至今从栽桑养蚕到丝绸织造等方面的器具和实物。在一台大型束综蜀锦花楼提花织机旁边,是仿古复制的中国从古到今的脚踏缫丝机、云锦提织机等。

美国《明州华人世界》主编邓晴亲自操作传统织锦机进行了体验,感受传统织锦工艺的魅力。

“南充是西部地区唯一一个获得‘中国绸都’称号的城市。为了进一步展示南充丝绸文化发展历程与厚重的文化底蕴,我们建设了这座丝绸博物馆,并于2015年4月由中国丝绸协会正式授牌。”四川依格尔纺织品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中国是世界丝绸的发源地,四川是中国丝绸的发源地,南充是四川丝绸的发源地,也被授予了“丝绸源点”。

“提到丝绸很多人都会想到苏杭一带,但是今天来到绸都博物馆,才知道南充的丝绸也有着3000年的历史。”日本《关西华文时报》副总编辑蒙令华一边参观博物馆,一边竖起大拇指称赞。

在参观完丝绸博物馆后,海外华文媒体代表们又详细了解了四川依格尔纺织品有限公司发展现状。当前,该企业正在加快转型发展,生产的高档真丝床上用品、真丝服装已出口欧美,为多个国际一线奢侈品提供原料。去年,企业的销售收入超过10亿元。该企业坚持创新走“工业+旅游”的发展模式,自2015年建成开放以来,丝绸博物馆累计接待游客超50万人次,实现销售收入8000万元。

南充各县(市、区)、各丝绸龙头企业正在探索“丝绸文化+丝绸工业”模式,大力发展丝绸旅游。目前,相关丝绸企业已建成中国桑茶之乡文化馆、中国蚕丝被之乡文化展示馆、中国蜀绘文化博物馆。专营蚕丝被的南充银海丝绸有限公司,正在将一间仓库改建成一个丝绸文化展示厅。

2016年,南充决定实施“155发展战略”,将丝纺服装产业作为带动南充经济发展的五大支柱产业之一,用5至10年时间培育壮大丝纺服装千亿产业集群,建设中国西部最大的蚕桑综合开发利用基地、丝纺服装生产研发基地、丝纺服装产品集散中心和中国蚕桑丝绸文化旅游名城(即“两基地、一中心、一名城”)。南充近期目标是:力争到2023年,丝纺服装产业产值突破800亿元。

南充丝纺服装产业涵盖了丝绸、棉纺织、服装、鞋类、化纤及其他(含产业用纺织品)五大类,并且丝绸旅游日益红火,以桑枝、桑叶、桑葚为原料的新产品开发已初战告捷。

目前,南充初步形成依格尔纺织、嘉美印染、六合等为龙头的产业集群,拥有规上企业96户,拥有缫丝、纺纱、织造、染整到服装服饰、家居用品等相对完整的制造体系,初步建成高坪都京丝纺服装工业园、嘉陵工业集中区丝纺服装产业园和仪陇光华制鞋产业园等3个专业园区。2018年,南充蚕桑丝纺服装及相关丝绸文化旅游实现销售收入450亿元,同比增长13.1%。

采访中得知南充不仅丝绸文化悠久,丝绸产业也在由传统产业向现代化产业加快转型,这一话题引起海外华文媒体代表们的浓厚兴趣。“南充的丝绸产业有自己的独特优势,应注重加强品牌建设,可由地方政府与企业通力合作,打造独有的南充丝绸品牌,使其成为地理性标志产品,同时加强提升产品的设计感,这样才能提高产品附加值。不仅仅是做原料供应,更要做高端产品,才能让丝绸产业走得更长远。”蒙令华说。

南充是国内CNG/LNG等清洁能源整车和发动机产品发源地,也是我省唯一具备生产柴油、LNG、纯电动、增程式、氢燃料、甲醇等多种动力路线商用车的城市。近年来,南充紧紧围绕“建设成渝第二城、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战略目标,大力实施“155发展战略”,全力打造汽车汽配千亿产业集群,推动汽车汽配产业强势崛起和高质量发展。

海外华文媒体代表一行还来到位于嘉陵工业集中区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园集中采访。在吉利南充新能源商用车项目一期的总装车间里看到,现代化的生产设备,忙碌的工人正有序进行生产流程操作。一辆辆新能源汽车在生产线上“诞生”。

吉利一期项目生产经营“成绩单”亮眼。“订单源源不断。仅1至7月,销售整车4571台。”吉利南充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吉利汽车在新能源商用车领域持续发力。4月26日,全球首款M100甲醇重卡在南充研发生产基地下线。

当前吉利南充新能源商用车项目二期正加快建设。该项目于2018年5月开工建设,占地650亩,计划投资68亿元,建设年产50万台新能源商用车动力总成(20万台甲醇发动机、30万台增程式动力总成)、1万台清洁能源客车生产基地,预计今年底建成投产。待二期项目全面建成后,年产值将超300亿元,带动就业2万人。届时,吉利汽车将成为南充汽车汽配产业“领头羊”,助力南充形成汽车汽配千亿产业集群。

“走进车间,看到所有的生产设备和生产线都非常现代化,令人很震撼。新能源汽车是汽车产业当前也是未来发展的一个方向,对保护环境更有积极意义,非常有潜力和前景。”匈牙利欧洲华通社社长李震说,此次南充之行,从人文历史、经济社会方面对四川以及南充都有了一个全新的了解。希望通过各种渠道更进一步了解南充,向海外推荐南充。澳大利亚天和电视台董事长王海光认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在国外市场广阔,希望通过此次南充之行,可以帮助对接澳大利亚市场,同时还要不断加强新能源汽车产品研发,使其应用领域更广阔。

香港东盟卫视台长刘海江表示,三天的南充之行,让他收获满满受益匪浅,回去后将把这些感受通过所在电视台和新媒体渠道,加强宣传推介,将南充的美景展示给外界,讲好南充故事、传递好南充声音、展示好南充形象。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