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杯牛奶里的民族史

100头奶牛养一位皇帝

1644年,清兵入关,明朝灭亡。

一朝天子一朝臣。

为了迎合游牧民族出身的满清皇帝大人喝牛奶的习惯,很快,北京的西华山上,起了三个牛圈,俗称——内三圈。

这是中国最早的牧牛场。

康熙年间,每年要派人到河北张家口外的大草原,运回600头奶牛,产奶数量不够的奶牛们,还要被发配回原籍。

一杯牛奶里的民族史

配额上,皇帝、皇后共用奶牛100头,太皇太后、皇太后各24头,皇贵妃7头,贵妃6头,妃5头,嫔4头,贵人2头,皇子福晋10头,皇子侧福晋5头。

后宫的小主们,不是拿有多少金银珠宝来炫耀,而是——看自己被分到了几头牛。

当时牛奶产量低,每头奶牛按每天只产2斤奶,皇帝一天可以喝到100斤奶。。。

那么问题来了,皇上一天哪喝得了这么多牛奶呢?

所以底下的人开始了花样玩牛奶,开发出了很多奶制品,比如奶子茶、杏酪羹、牛乳饼羹、奶子饼酒、奶酥油饼、奶子鸡蛋膏、奶饽饽、乌查……

一杯牛奶里的民族史

据档案记载,为供奉嘉庆帝,景山自1821年的四月初二日起每日用奶油10斤,圆明园安佑宫则自1823年的正月初九起每日用奶油10斤,到1830年底,两地用奶油已达6.5万多斤。

一杯牛奶里的民族史

比起康熙皇帝,他的重孙子嘉庆分到的牛更多,不过后宫各位小主分到的却少了,连皇后都只分到25头,比她的前前前任少了一半。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皇后待遇下降,后面的各位姐妹也都跟着倒霉。

贵妃从六头降到了四头,妃从五头降到了三头,嫔从四头降到了两头。

至于贵人、常在能不能喝的上奶茶,估计就要看运气了。

大清国运起起伏伏间,牛奶这种”御用珍饮“就从紫禁城里流传出来。

一杯牛奶里的民族史

康熙年间,江苏的吴县、太仓开始有农家给自家的黄牛和水牛(就是耕牛)挤奶。。。

牛奶炼乳乳饼酥也不在话下。

毕竟,什么也拦不住天朝子民在饮食文化上的才华满滥与钻研精神。

一杯牛奶里的民族史

被逼出来的民间奶生意

1845年,上海租界。

一位上海农民用耕牛挤奶,装在啤酒瓶里,肩挑篮提,沿街叫卖。

一杯牛奶里的民族史

不过,他的客户并不是乡里乡亲,而是——租界里的那些外国公使们。

是的,近代中国大规模的牛奶养殖和使用,并不是首先产生于自然条件优越、拥有辽阔草原的内蒙、新疆等地,而是首先产生于通商口岸。

从1842年清政府被迫跟英国签订《南京条约》开始,外国人开始纷纷涌入通商口岸。

跟上海一样,陆续成为通商口岸的广东,汉口,山东蓬莱,外国传教士、商人、侨民纷至沓来,开始有脑子灵光的农民用自家的水牛耕牛挤出奶来,然后卖给当地的外国人。

走下神坛的牛奶里,半是无奈,半是觉醒。

为中华之崛起而奶牛

1876年,《万国公报》上出现了一篇《牛乳利厚》。

“美国牛乳油、牛乳饼公司计共1300处,所畜之雌牛计共35万头,每年所得牛乳计共100兆夹伦。每一夹伦约9磅至10磅之间,每年以牛乳作饼100兆磅。每一牛之乳可作饼333磅。此仅就作饼而言之也,可值洋银47元。其作油与供人食者不在其内。出口至英国发卖之牛乳饼共60兆磅,值银8兆磅。”

一杯牛奶里的民族史

末了,这位作者real耿直地向万国公民提出灵魂之问:“中国蒙古多牛,若照美国取乳作油作饼售与西人,亦一大生意也!其如置之无用,何哉?”

一杯牛奶里的民族史

民族大义,商业头脑,创业精神,一个都不少。

牛奶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时代,从此拉开序幕。

这个时期的中国,出现了第一批卖牛奶的个体商户,他们大多出身平民百姓,把卖牛奶给洋人当成营生手段。

1880年,陈英祥在汉口球场街办起了武汉第一家奶牛场。一开始用的是水牛和山羊,后面改成了本地黄牛。

1881年,上海出现了当地人经营的奶棚,用土种黄牛水牛挤奶。这批奶会被装进式样统一的无色透明玻璃瓶,装上玻璃盖和铅丝提襻。

一杯牛奶里的民族史

1895年,在汉阳办奶牛场的刘祥,在汉口新华路办郑源顺奶牛场的郑大贵,在汉阳洒湾街相继开业的李公记、方裕和、康景太、李三太、张鸿兴等奶牛场。

1898年,浙江杭州市区白果树下,韩邦义和韩荣福分别独资开奶牛场,二人因此成为浙江饲养奶牛的开山之人。

1910年,揭阳农民曾广泉牵回两头水牛产奶,很快就发展到58头水牛。

勤劳的顺德农民还把牛奶加工成牛奶饼,卖到全国。

当时的《顺天时报》记载:“牛乳一物,又名奶子,大能进补,用之日久,定有调元之效,故弱人皆喜用之。冬日牛奶制于有力之家,挨门往送。夏日以其做酪。原有畅旺之称。近年以来外国人之驻京者亦颇用之。是物较前更为畅旺也。”

长期的供不应求,终究是整个社会的隐患。

在当时的上海租界,甚至有人因为冒取牛奶被关了半年大牢。。。

养牛圈的网红

供不应求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本土黄牛水牛不是专门奶牛种,出奶量本身就低,勤劳如中国人民,也无计可施。

1869年底,苏伊士运河开通,为欧洲奶牛引种到中国提供了便利条件。

后面的30年里,外国纯种奶牛开始引入,法国东南部的红白花奶牛,荷兰黑白花奶牛纷纷被引进中国……跟本地土黄牛杂交。

这次,不只是中国老百姓,侨民,还有传教士、外国医生、外国驻军,他们共同组成了——奶牛圈的KOL。

一杯牛奶里的民族史

不同的地域,也有不同的喜好。

上海荷斯坦奶牛奶量明显高于黄白花奶牛,引起附近地区牛奶棚主的羡慕,竞相觅种。

而黑白花奶牛由于能适应山东气候,杂交优势明显,受到了山东奶牛场主的青睐。据山东地方志记载:“用荷兰黑白花牛交配,到1924年已行至第四代,第一代所产高四尺一寸,每日产乳133两(每两32克);第二代高四尺二寸五分,产乳190两;第三代高四尺二寸三分,产乳273两,逐步化为欧种。”

客观上,这个时期的中国,引进了相当一批专门乳用品种牛,产销两旺。

产量是起来了,但是加工工艺依然受限。没有铁罐包装技术,无法生产奶粉、炼乳等牛奶商品,就无法实现前人”照美国取乳作油作饼售与西人“的梦想。

这就给了洋奶粉品牌们可乘之机。

一场灾荒

1877年,山东灾荒严重。

当地的天主教传教士收养了多名婴儿。

但婴儿哺乳却成了棘手的问题。

铁肩担道义的外媒记者在报纸上提议:通过募捐来购买铁罐牛奶,用牛奶取代人工哺乳。

国人一听都说好,称之为“救急之妙法”。

然而,当时国内根本没有铁罐牛奶的生产工艺。这就给了包装工艺成熟的洋奶粉们可乘之机。

一场奶荒,成了洋奶粉在中国撕开的第一个口子。

最先抓住机会的,是当时成立不过10年的瑞士雀巢(Nestle)公司。

很快,上海、香港、广东、天津、汉口各地洋行出现了雀巢奶粉的铁罐子。

1892年,《申报》上开始出现这样的广告词:“本行新到顶好牛奶发售,价甚相益,此膏不拘老幼,均可当食,而且养颜益寿,小儿兼能代乳。本行不惜重资,日久永无变坏,故用鹊巢牌为记,实愿远近驰名。”

一杯牛奶里的民族史

末了,写广告的人还特别叮嘱老百姓:“请认明本行鹊巢牌图记,庶免鱼目混珠焉。”

在洋奶入华这件事上,清政府扮演的角色让人五味杂陈。

1906年,清政府下达禁烟令,全国禁食鸦片。

这就给了洋行老板们打广告的新灵感。

当时有洋奶的广告词是这么写的:本厂制造牛乳历有年,所为寰球第一,色白而洁,味香而浓,得化学之新裁,真无上妙品也。老年服之,可以还童。幼年服之,能可强壮。销数之广,英国为最。日本、香港、新加坡、印度、南花旗、旧金山、盘门等处每年能销500万箱,亦可谓盛矣极矣!当此中国力强戒烟,社会林立,若以此乳服之,不但身体强壮,可资卫生,而体操诸君尤宜时服,精神百倍,于国于身裨益不浅,赐顾诸君请尝试之,始信言不虚谬也。

一杯牛奶里的民族史

雀巢牛奶更是大方地呼吁:今中国下令禁烟,志男妇悉宜戒绝,惟体精弱疲不无堪虞,购服此乳,大有裨益。功难尽述。

一杯牛奶里的民族史

那个时候还没有广告法,洋奶粉的虚假广告就这样肆无忌惮地铺满了大街小巷。

1909年《牛奶每年输入中国者之总数》是这样写的:“中国每年输(入)牛奶26万打,2万5千打销售于广东内,共计银5万3千磅,且有逐年增加之势云。”

宋太太的奶牛房

洋奶粉大行其道,不过价格也是真贵。

那时候的牛奶,大概一银元10瓶(一瓶650ml)。但如果你是中产,买牛奶可就太low了,你应该买下一栋后院自带奶牛房的别墅,每天早上现挤现喝。这才符合你的人设。

比如宋美龄宋太太就是这么做的。

一杯牛奶里的民族史

她走到哪儿就把奶牛带到哪儿,邻居经常能在她的别墅外听到奶牛叫唤。

南京卫岗,本来是大明皇帝的“御马场”旧址,1928年,宋太太搬至此地,把这里改成“奶牛场”,还专门有一个叫曹金才的人为她养牛送奶。

一杯牛奶里的民族史

1937年,南京沦陷前夕,国民政府迁往武汉,宋美龄立即下令,将奶牛迁往重庆,然后,又迁到成都。

(是的,你离撸牛就只差一个自带奶牛房的小别野了。)

一杯牛奶里的民族史

不过平心而论,我们的宋太太还是很心系下一代的。她还要求当时的烈士子弟学校在每天上午第二节课后,给每个学生分一磅热牛奶。

国奶崛起

1949年,新中国成立,经济萧条,百废待兴。

《中国统计年鉴(1980)》资料显示,1949年,全国只有4家乳品厂,12万头奶牛,年产奶量20万吨,平均每人每年0.4公斤。。。

一杯牛奶里的民族史

1956年,呼和浩特回民区。

95户养牛专业户组成“呼市回民区合作奶牛场”。3年间,发展成1160头奶牛,日产牛奶700公斤,职工人数117名,名列呼和浩特市的三大奶牛场之一。

这就是伊利的前身。

一杯牛奶里的民族史

彼时,国内牛奶供应仍十分紧张,小孩、老人、高级知识分子都要凭票限量供应。

延安大生产经验的开国将领、时任国家农垦部长的王震将军接到毛主席和周总理的批示后,大力宣传乳业发展的重要性,几乎逢人便讲:“要使我国人民健康,娃娃们长高一寸,只吃大米和苞谷是不行的,就要多喝牛奶,我国要大力发展奶牛。”

一杯牛奶里的民族史

这是那个年代为数不多的针对牛奶的政策利好。

1992年1月,中国乳协第一次代表大会暨首届年会在北京召开。

国务院批转的农业部《关于加强发展畜牧业的报告》中说,“提高蛋、肉、奶在食物中的比重,要进一步加强对畜牧业的领导”。

这是中国政府第一次将“奶类”列入中国居民的食谱中。

一杯牛奶里的民族史

此前,政府已经放开政策,允许私人饲养奶牛,一些地方还出台了购买奶牛的优惠政策。

1992年,中国发生了另一件影响更为深远的事——邓小平在深圳的南巡讲话。

正是这一年,奶牛场作出了一个日后影响最大的决定——实施股份制。21家发起人,吸收其他法人和内部职工入股,以定向募集方式设立伊利集团,并于1993年6月14日在呼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记注册,更名为“内蒙古伊利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杯牛奶里的民族史

伊利集团由此正式诞生。

如今,伊利不仅开创了中国的“液态奶时代”,成为了中国乳业的一面旗帜,又通过奥运与世博,将中国乳业带上了世界舞台。

2017年,伊利全年收入近800亿,净利润64.52亿,净资产收益率连续几年保持在20% 以上,位居全球乳业第一。

从7家奶牛户的养牛合作小组,到如今中国乳业举足轻重的龙头企业,一部伊利的发展史,凝缩着中国乳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历史缩影。前人”照美国取乳作油作饼售与西人“的梦想,正在一步一步实现中。

跟卖奶生意一起发达的,是从50后60后‘一天一杯奶,强壮中国人’的民族情节到90后00后‘元气男孩女孩’的成长伴侣。

一杯牛奶里的民族史

就在此刻,牛奶终于回归了它本身的样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