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筛查纳入学校体检:应该期待怎样的高校心理支持体系?

柯晗

今年9月,国家卫健委发布了一份名为《探索抑郁症防止特色服务工作方案》的文件。其中尤其引起人们注意的,是要将抑郁症筛查纳入学生健康体检的内容。这看起来像是个进步,然而随之而来的担忧却多于肯定。

在各种质疑声中,首当其冲的是用于学校体检筛查的抑郁症量表——PHQ-9抑郁症自评量表。PHQ-9全名“病人健康状况问卷-9”(Patient Health Questionaire-9),数字9代表它包含9个问题。虽然中文叫做“自评量表”,但并不是人人都可以自己做的意思。这是一份就医时医生会提供给病人做的临床量表。通过这份量表得出的分数需要结合专业人士如心理医生的咨询问诊,才能得出最终诊断。根据美国心理学学会(APA)提供的信息,PHQ-9的内部一致性较高,在一项包含两个病人群体的研究中达到.86 和.89(Kroenke et al, 2001),作为临床使用是比较可靠的。但前提是使用者本身是抑郁症患者或是去医院就医的人群,并辅以医生的问诊。类似高校体检、全民体检这样的场景,如果没有足够的专业人士从旁进行问诊辅助,则即不能保证量表结果的有效性,也不能保证其结果合理被使用。

这就涉及到抑郁症筛查加入体检的第二点争议:在学校筛查抑郁症的目的是什么。首先需要澄清的是,PHQ-9只能测量抑郁状态,对自杀倾向是无法预测的。更重要的是,抑郁症不等于会发生自杀。以“小人之心”提前说明这一点,实在是因为人们对“增加抑郁筛查”被用于“粗暴防止自杀”的担忧太普遍了。

在抑郁症筛查加入体检之前,学生心理状态隐私被泄露的情况时有发生,令许多人对学校心理支持系统持不信任心态,而增加这样一个临床量表并不能缓解这种担忧,反而令人更加生疑。过去,高校入学曾使用明尼苏达多项人格测试这样主要针对精神病患者的量表作为入校筛查的一项;也发生过在没有专业人员参与的情况下,约谈量表存在偏离常值结果的学生的事情。学生和学校咨询师谈话内容被透露给辅导老师更绝非个例。如果学校心理咨询的隐私管理得不到提升,学生的心理状态等隐私一旦被泄漏给咨询师以外的人,可能导致校园霸凌乃至休学退学等严重后果。

再者,在体检中包含抑郁自评量表也不是常规的学校心理支持手段。主要原因便是如前所说的没有实操性,起不到有效筛查作用。而在无法保证政策能脱离形式主义得到有效推行的情况下,心理量表的随意使用反而容易沦为片面追求指标的甚至个体思想控制的手段。毕竟,人心是无法通过粗暴的量表数字来控制管理的。

抑郁筛查纳入学校体检:应该期待怎样的高校心理支持体系?

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呵护学生心理健康

那么,好的学校心理支持系统应当是怎样的?伯克利大学的线上心理健康杂志去年初的一篇文章总结了一下当代美国大学的心理支持系统状况。

首先,大学在新生入学时会在入学指导内容中包含酒精使用、如何避免性暴力及其他有关学生健康与生活方式的内容。现在,许多大学也开始加入心理健康类内容,形式包括短视频、小组讨论等,让学生在入学伊始就学会如何识别和处理自己及朋友的心理健康问题。

心理健康筛查也是当下许多美国大学会提供的选项,形式可能是当面填写一份问卷或者在网上获取问卷。需要注意的是,在几乎所有大学,这种筛查都是非必须的自愿选项。全校范围内也常常展开心理支持类的课程和项目。比如新南威尔士大学的This Way Up项目,会给学生提供免费资源筛查后,进一步跟进,给有需要的学生提供后续支持,比如心理治疗、咨询师、免费线上心理健康课程等等。课程内容包含“如何应对压力”“正念入门”“应对失眠”等。佛罗里达州立大学前年上线了一个应对创伤的线上训练项目,主要帮助学生应对来自家庭和社群的压力。

我自己体验过英国和新加坡高校心理支持系统。在英国时的高校,校园心理健康文化比较普遍,学校心理咨询中心会举办心理健康周、睡眠周等活动来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学生可以通过学校网络平台预约到学校咨询师获得免费咨询,每个咨询时段45-50分钟。受限于英国医疗系统的规定,学校咨询师只能提供6次咨询。如有需要,咨询师会建议你转到英国医疗系统。所有咨询内容当然是保密的,我在校的5年间没有听说过任何学生隐私被咨询师泄漏的案例。新加坡我所在的高校咨询也是免费的,可以通过邮件进行预约。比英国大学好的一点是咨询不限次数。我来新加坡的时间还不长,不过也没有听说过隐私泄漏的问题。两个高校都不存在对学生进行统一的心理健康筛查。两个高校也都时常有关于心理健康的宣传和活动。

并不是说国外大学的心理支持已经做到完美无缺,相反,每年仍然有许多研究和调查文章指出高校心理健康支持系统的不足。介绍这些,或许可以为如何看待这次学校心理健康支持系统的调整提供参考。

当然,国家卫健委发布的这份文件中也有很多值得欣慰的内容。比如在孕妇体检中纳入抑郁症筛查,以及提到要加强抑郁症的宣传科普。尤其科普是真正应当首先加强的项目。没有对精神健康问题的彻底去污名化,后续的支持、治疗、筛查都难以顺利展开。政策下达到基层,如果不能被充分理解,也很难正确推行。

责任编辑:朱凡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