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霾厄尔尼诺夹击 印尼环境状况引担忧

雾霾厄尔尼诺夹击 印尼环境状况引担忧

(2019年9月14日,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一名印尼妇女在烟雾弥漫的森林大火中行走。图源:推特)

印度尼西亚每年因苏门答腊岛和加里曼丹大火造成的雾霾再次蔓延到更广泛的地区,而印尼总统佐科·维多多未能成功遏制这一问题。

更令总统感到烦恼和沮丧的是,越来越浓的雾霾可能会变得像2015年一样严重。当时,远在最东部的巴布亚省,在10个月的时间里,发生了11.5万起火灾,产生的二氧化碳超过15亿吨。

印尼的森林火灾记录可追溯到1990年代末,这一直是令国家尴尬的问题,也未能得到有效的处理。据世界银行统计,这一问题仅在2014年就导致了约160亿美元的经济损失和高达10万人次的健康损失。

但印尼方面拒绝接受国际上的指责,他们声称根据卫星图像显示,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的油棕榈公司也拥有这两个岛屿上42个农业开采权中的几个。过去三周,这两个岛屿上发现了1600多个火灾多发地。

据报道,尽管印尼对农业企业实施了更严格的土地管理限制,包括在全国范围内暂停泥炭地的耕种,但新的雾霾危机还是出现了。

过去两年,印尼首都雅加达的污染状况明显恶化,目前已成为全球污染最严重的城市之一。

雾霾厄尔尼诺夹击 印尼环境状况引担忧

(2019年9月12日,雅加达,学生们在大火造成的烟雾中捂着嘴和鼻子。图源:推特)

例如,上周,空气质量指数(AQI)已超过160,细颗粒物(PM2.5)浓度高达每立方米81.5微克,这不利于敏感人群的健康。

公众批评政府未能采取更多措施让农业企业承担责任。最近,一个民间社会团体对佐科施压,起诉了他、环境和卫生部长以及其他三名省长,称他们侵犯了雅加达1000万公民享有清洁健康环境的权利。

目前执法机构已经逮捕了近200名嫌疑人。与此同时,1.5万名消防队员和40架水上轰炸机正在努力阻止雾霾在新加坡和马来西亚部分地区蔓延。

雾霾厄尔尼诺夹击 印尼环境状况引担忧

(印度尼西亚的雾霾笼罩了邻国新加坡。图源:推特)

尽管如此,外交紧张局势仍在加剧。

印尼环境部长努尔巴亚9月11日表示,印尼政府已经尽力解决问题,称并非所有烟雾都是来自当地,又指影响马来西亚的烟雾可能源于沙捞越(马来西亚面积最大的州)。就此,马来西亚能源科艺环境部长杨美盈同日在网上否认并反驳了印尼的指控。

新加坡也对印尼感到不满。令人窒息的雾霾笼罩着这座城市,而且距离在新加坡举办的F1大赛只有几天的时间了,糟糕的天气状况使得赛车老板不得不制定应急计划,以防空气质量进一步恶化。

但是,如果印尼政府在处理火灾问题上花费过多的精力,那么他们就无力处理即将到来的厄尔尼诺现象了。

厄尔尼诺现象是一种气候模式,与赤道太平洋中部和东部水域变暖有关,这一现象会导致旱季延长。

而大部分雾霾是由泥炭造成的。泥炭是一种巨大的地下碳沉积物,只有在厄尔尼诺引发的干旱期间才会燃烧。

荷兰地球科学家基多·范德沃夫表示,虽然2015年的火灾季节开始得更早,而且更为激烈,但今年这个时候,卫星探测到的火情比四年前增加了50%。

长期的气候预测也并不乐观。2014年发布的一项历时10年的研究显示,洋流通过印度尼西亚海峡网将温暖的海水从西太平洋推入印度洋,可能会改变这两个海洋盆地的气候。

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唯一两个海洋以这种方式相互作用的热带地区,所谓的印度尼西亚通流(ITF)在从印度季风到日益频繁的厄尔尼诺现象等各种现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根据美国和澳大利亚科学家的研究,ITF已经变得更强烈。这表明,气候变化可能会加剧厄尔尼诺及其“姐妹”拉尼娜的影响。

印尼上世纪90年代的主要气候特征是持续的厄尔尼诺现象——尤其是在近十年的末期——随后在本世纪初,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开始交替出现。

印尼人还记得2010年至2011年的厄尔尼诺现象,当时太平洋变冷意味着根本没有旱季。澳大利亚的昆士兰州也遭此不幸,他们遭受了历史上最严重的洪水,昆士兰州连续8个月被大雨淹没。

雾霾厄尔尼诺夹击 印尼环境状况引担忧

(2019年8月2日,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廖内省,消防员正在扑灭泥炭地森林大火。图源:法新社)

而现在又出现了另一个厄尔尼诺现象,它开始于信风减弱,横穿中太平洋和东太平洋的地表水由于长期暴露在太阳加热下而逐渐变暖。

这些事件中最严重的发生在1997至98年。由于降雨量远低于3月和4月的平均水平,一场持续一年的干旱开始了,同时在加里曼丹岛和苏门答腊岛引发了灾难性的丛林大火。

加州斯克里普斯海洋学研究所认为,ITF的变化可能改变整个亚洲地区的降雨模式。换句话说,亚洲的季节可能会被完全颠倒。很难去想象,这一变化将会对印尼及其许多东南亚邻国的农业、渔业和空气质量造成怎样严重的影响。

文章来源:Asia Times

实习编译:李思琪

特别声明: 本站转载或引用之图文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本站将及时更正、删除。版权问题及网站合作,请通过亚时中文网邮箱联系:asiatimescn@sina.com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