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也能做出四维空间的克莱因瓶,当艺术与科学这样产生“化学反应”

掐丝珐琅《校园小景》、丝绸作品《胡萝卜的旅行》、手工织物作品《七彩太阳花》、综合材料作品《陶罐精灵》……作为上海市科委“一区一特”科普能力提升的重点项目,9月16日,充满童趣和奇思妙想的第四届国际青少儿艺术科普展在上海艺术品博物馆开展。开幕当天也举行了2021年上海国际艺术·科普研讨会。

孩子们也能做出四维空间的克莱因瓶,当艺术与科学这样产生“化学反应”

大连合π美社选送的 小朋友综合材料作品《陶罐精灵》

活动由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上海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上海市长宁区人民政府指导,上海艺术品博物馆、上海市长宁区科学技术委员会、区科学技术协会联合主办,也是全国科普日长宁区的重点科普活动。

本届展览以“器之奥妙”为主题,通过“透明的力量——玉器玻璃展示区”、“火与土之歌——陶瓷器科普展示区”、“千形与万状——金属器科普展示区”、“温柔的艺术——织物科普展示区”、“漆彩斑斓——漆器科普展示区”等专题展区,以艺术与科学普及相结合的方式,向公众展示世界各国青少年巧手制作的艺术科普作品,激发人们探索艺术器物背后的科学知识。

展览吸引了来自中国、日本、韩国、英国、美国、法国、德国、丹麦、斯洛伐克、乌克兰、澳大利亚、奥地利、意大利、挪威、新西兰、马来西亚、新加坡、埃及、印尼、老挝、阿富汗等22个国家的少儿艺术作品参展,参展国家数量创历史之最。

主办单位从数百幅作品中遴选出160余件集中展出,小朋友们“大开脑洞”,结合展览的五个板块,将艺术之美与科普之妙融入自己的作品。

孩子们也能做出四维空间的克莱因瓶,当艺术与科学这样产生“化学反应”

上海西延安中学选送的 趣味科普作品《发光的纸》

上海市西延安中学选送的趣味科普作品《发光的纸》中,学生以“鱼戏莲叶间”为主题设计的纸雕灯是对“纸”这一器物形态、肌理、物理性能等方面的利用与展现。薄薄的纸张有良好的透光性,光穿透其中,呈现出温暖、迷人的光泽感。

克莱因瓶由数学家克莱因提出,是一个无边无内外之分的瓶子,在四维空间中存在。上海市建青实验学校选送的金属作品《克莱因之谜》,由学生们用铁、铜丝、纸、灯珠等材料,展现了克莱因瓶及剖面,让大家更好地了解克莱因瓶的内部结构。

展览特别展出了上海艺术品博物馆珍藏的以“科学器物”为主题的国内外大师作品,包括日本玻璃工艺学会会长野田雄一的玻璃器作品《天空》、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大师陈发的玉器作品《棋逢对手》、日本京都府文化功劳奖获得者村田好谦的漆器作品《极光》、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安亭传统药斑布等,为展览增添了别样的魅力。通过展示这些精美的艺术科普作品,青少年在了解其背后科学知识的同时,也更好地了解了各国优秀传统工艺。

展览现场设立“三色光体验”、“冬季奥运会的科学”、“乐趣旋转镜”、“创意贴画”、“陶瓷制作视频展示”等互动区,为少年儿童观展增添了丰富的体验乐趣。

开幕式上,由中国、日本、韩国、伊朗、乌克兰、土耳其等众多国家的科普、艺术机构参与的“国际艺术·科普联盟”正式成立。主办方介绍,该联盟的成立将进一步聚集国内外艺术科普领域的优势资源,致力打造全新的科普合作平台,进一步推动上海与各国艺术科普领域相关机构的合作。中国航海博物馆、上海动物园、上海民防科普教育馆、上海纺织服饰博物馆、伊朗“一带一路”基金会、西顾视频科技有限公司、韩国Soluna艺术集团、日本大樋美术馆、伊朗陶瓷玻璃博物馆与上海艺术品博物馆共十家艺术科普单位签署了加入国际艺术·科普联盟的备忘录。

开幕式当天,挪威手编纱线品牌诺羊、复旦大学中华古籍保护研究院、东华大学服装设计学院等机构还在上海艺术品博物馆外举办了线装书装订、传拓活动、陶艺拉坯、挪威毛线球手工体验等科普集市,趣味十足。

本展览将持续至10月17日结束,免费向公众开放。

栏目主编:李君娜 文字编辑:李君娜 题图来源:主办方提供 图片编辑:苏唯

来源:作者:李君娜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