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将打造一批一流金融中介

9月19日,作为第十七届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重大专项活动之一的第十届中国西部国际资本论坛在成都举行。论坛由四川省政府主办,成都市政府、四川省国资委、省科技厅等承办,成都市金融工作局、四川天府新区成都管委会等执行承办,天府国际基金小镇等协办。超过300多名风险投资、股权投资界大咖,600多名企业精英,以及众多经济学家参加论坛。

四川三个金融创新个案获推荐

成都市副市长刘烈东在论坛上表示,目前成都市金融业从业人员达20万人。2017年,成都市金融业实现产值1040.3亿元,占GDP的11.6%。目前拥有上市公司75家。成都市与多家交易所建立了合作关系,正在打造西部金融中心。

据介绍,四川省计划在近年内,通过一系列地方金融法规的出台,逐步建立我省地方金融业法规体系,为西部金融中心建设奠定基础。今年还将重点实施“五千四百”计划,即通过4年努力,实现企业上市储备库达到5000家,并到天府股交中心挂牌培育,重点抓好“四个一百”家,即100家“创业板行动计划”、100家“中小板精选”、100家“上交所蓝筹精选”、100家“境外上市”。同时,力争通过几年的努力,在四川形成一批中国一流的金融中介机构,促进西部金融中心的建设与发展。

在四川省金融工作局副局长王琳看来,金融创新和科技创新融合是大趋势。他认为,金融创新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一是围绕实体经济的需要而进行的创新。如PPP、消费金融等;二是因为技术进步的需要而进行的创新。如第三方支付、网信银行等。上述两类创新都是政府鼓励和支持的。三是为追求更多利润而进行的创新。这种创新往往通过提高杠杆率,加大风险而进行,这是需要重点监管的对象。

王琳重点推荐了几个金融创新个案:一是成都市农商银行的“农贷通”;二是四川省北川县精准扶贫的普惠金融;三是四川省梓潼县的“1+5”生态扶贫金融投资模式。

国际金融业愿投资“一带一路”

新加坡驻成都成都总领事馆总领事彭志威在论坛上表示,新加坡是人民币三大结算中心之一,新加坡中资银行承诺愿意为新加坡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资金支持。目前,建设银行(港股00939)新加坡分支机构已经与新加坡有关方面签订了合作协议,其他在新加坡的中资银行也将签订合作协议。

彭志威认为,新加坡是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节点。最近,四川又提出打开南向通道,欢迎四川企业通过南向通道来新加坡寻找合作机会。

事实上,新加坡在四川的投资已经取得了重大进展。如在成都高新区建立的新川创新科技园,主要吸引高科技和生物企业,目前各方面进展顺利。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引进了新加坡“花园城市”概念,水处理等措施让环保和科技结合,体现了新加坡的城市建设理念,这也是成都和新加坡的成功交流案例。

据了解,新川创新科技园区创建了一个孵化中心,打造更强大的平台吸引新加坡及其他国家新型企业来成都,利用平台在成都落户,进入中国西南地区市场。

四川省对外开放工作向来积极,有与会人士表示,希望从此次会议上了解四川扩大对外开放将有哪些具体政策,好让在四川的工作可以更全面地推进。

本文源自金融投资报

更多精彩资讯,请来金融界网站(www.jrj.com.cn)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