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丨辍学在家的女孩想了100种自杀方法(陈雪芬心理辅导手记系列)

亲子丨辍学在家的女孩想了100种自杀方法(陈雪芬心理辅导手记系列)

关注我们,了解最实用的心理学

亲子丨辍学在家的女孩想了100种自杀方法(陈雪芬心理辅导手记系列)

作者简介

陈雪芬:北京市第十九中学心理老师、德育副校长、党委副书记;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家庭系统治疗培训师、生涯教育培训师。北京市十佳心育工作者。北京体育大学硕士、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硕士。从事中学教育工作26年,擅长家庭系统治疗、中学生学习焦虑、情绪管理及人际关系等方面的辅导。

周末晚上9点多接到梅梅家长的求助电话:“孩子上周在家服药自杀被及时发现送到医院洗胃,所幸捡回一条命。出院后这几天孩子不肯出门,不愿见人,说您是最懂她的人,想跟您聊聊。陈老师,您明天早上有时间吗?”我脑子飞速回忆梅梅的情况,一年前曾给她做过心理辅导,当时由于亲子关系紧张,孩子有轻度抑郁倾向,经过5次家庭心理辅导,恢复的不错。最近究竟发生了什么,孩子会选择走上绝路?按照以往经验,需要启动学校危机干预流程了。

虽然很心疼这个学生,但是理智告诉我要冷静处理:“梅梅妈妈,孩子这种情况,您一定很着急,我很理解您的心情,但是现在解决这个问题可能超出了我作为心理老师的能力,建议您尽快带孩子去专门的心理咨询机构进行咨询,或者去北大六院看看。这段时间先别上学了,我会告知班主任和年级主任,辛苦您帮孩子书面请个假。”

“陈老师,孩子最近一个月因为头疼肚子痛都没上学,我带她去北大六院开了药,还去心理咨询机构做过2次咨询,但是她现在不想去了,说浪费钱没效果。休息这一个月,功课落了不少,我想着让她休学一年,好好调整一下,明年重新读初二。没想到她现在越来越严重,要死要活的,觉得活的没意思,求您救救我女儿。”

“我当然希望梅梅能健健康康的,但是恐怕我真的帮不了她,您抓紧带她去北大六院就诊吧。”

“孩子坚持不去医院。这两天我磨破嘴皮子也说不动她,好说歹说,她才愿意找您聊聊,您帮我好好劝她去医院行吗?求求您了!”在梅梅妈苦苦哀求下,我只好安排出时间接待这对母女。

01

辅导分析

当学生遇到心理困惑时寻求心理专业人员的帮助是明智之举。但是,根据心理问题严重程度和性质不同,寻求心理老师和专业咨询机构或是专科医院的帮助是有很大区别的。如果是学习困难、适应新环境困难、自我感觉学习压力过大、情绪低落或起伏很大、人际关系出现问题等一般性的心理问题,寻求心理老师和专业心理咨询机构帮助是很正确的。但是如果以上情况持续时间长,而且严重影响社会功能(不能正常上学或与人交往),甚至出现幻觉、自伤行为,觉得活着没有意思,有自杀想法、计划或已实施过自伤行为等严重问题,就必须去北大六院、安定医院等精神疾病门诊,寻求精神科医生的帮助。

精神科医生有处方权和诊断权,对患者既可以用药物治疗也可以做心理咨询。但是专业咨询机构的心理咨询师只有心理学理论与技术,对来访者只能做心理咨询。对精神科医生已确诊为精神疾病和神经官能症的来访者,心理咨询师可以在精神科医生的建议下做辅助心理咨询。而学校的心理老师能胜任的是学生一般心理问题的辅导或在药物治疗下做好心理辅导工作。

梅梅的情况显然超出了学校心理老师的辅导权限,所以对于梅梅的接待我是慎之又慎,在梅梅妈多次恳求下,我提出辅导要在妈妈的陪同下进行。

“谢谢梅梅这么信任我,愿意跟我聊聊。昨天听妈妈说,梅梅有一个月没上学了,哪里不舒服?”

“我头疼的厉害,肚子也经常疼,晚上睡不好,早上起不来床,没法上学。”梅梅声音很小,也很无力。

“那去医院看了吗?”

“去了好几家医院,没检查出什么问题,后来大夫建议去北大六院再瞧瞧,医生诊断是中度焦虑和中度抑郁。”妈妈的回答印证了我的猜测。

“那现在按时服药吗?医生是不是建议定期去专门机构进行心理咨询?”

“我上班很忙,爷爷在家给她做饭,她每天应该能按时吃药。我带她去了两次心理咨询机构,但她说那儿让她很不舒服,而且收费很高,所以这两周没去了。”妈妈实事求是地说。

“梅梅,你每天能按时按量吃药吗?”

“多数药我还是正常吃,但有一种药很难吃,吃了很恶心,我上网查了,这种药吃了会让自己变傻的,所以我没怎么吃。”梅梅的回答让妈妈很意外,埋怨道:“傻闺女,医生开的药都要好好吃,要不你的病什么时候能好啊?”

我赶紧制止妈妈:“梅梅是听说这种药会让自己变傻才不吃的对吗?否则她会按时按量吃的。以前这种药的确副作用很大,但是现在的新型抗抑郁药物副作用小、疗效明显、无成瘾依赖,可以放心地吃。”

“那我尽量吃吧。”梅梅很不情愿地说。

“梅梅妈或者爷爷可以提醒梅梅按时按量用药吗?”鉴于很多孩子都无法做到按时按量吃药,而且这类药应该由监护人保管,我提议道。

“我每天上班挺忙的,的确很难做到。爷爷只管做饭,其他事都不管。”妈妈很歉意地说。

“这个问题咱们需要好好想想如何妥善解决。梅梅能告诉我休学前发生了什么事吗?我记得去年你跟爸爸妈妈误解的心结都解开了呀。”

“我爸妈现在对我挺好的,尤其是我妈妈,很理解我。但是班里同学总是叫我外号,有时还说很难听的话。”梅梅伤心地说。

“看起来你很难过,那你怎么回应的呢?”

“我开始不理他们,可是他们没完没了。有一次我急了,骂了那个带头起哄的同学,他不敢叫我外号了,但是其他同学又接着叫,我知道他们都看不起我。”

“你能据理力争这很好!就该维护自己的尊严,敢于亮剑。你寻求过爸妈、老师和好友的帮助了吗?”

“我朋友不多,爸妈和老师也挺忙的,我不想给他们添麻烦。”梅梅弱弱地说。

“那你就一直自己扛着?”

“我发现在家里种着花、养着狗心情很好,一上学就头疼的厉害,晚上也睡不好觉,所以就不想去学校了。”

“听说你上周吃了过量的药到医院洗胃,能告诉我最近发生了什么事吗?”

“老师,我想单独跟您聊聊行吗?”梅梅不安地看了一眼妈妈,妈妈非常配合,“陈老师,我有点急事要办,一会儿结束了您联系我。”

送走妈妈,梅梅全盘托出。原来这段休学的日子,她每天除了养狗种花,根本无力学习,本来就很自责,但是照顾她生活的爷爷总是责备她偷懒不上学、不上进,还说她是家里的累赘,是灾星。上周爷爷又数落她,情急之下她顶撞爷爷,爷爷扇了她两个耳光,骂她是赔钱货,无法给家里传宗接代。她伤心至极,把家里所有能找到的药一口气全吞了。幸亏爷爷及时发现,联系了爸爸妈妈送到医院抢救,这才有惊无险。

“这事为什么不让妈妈知道呢?”

“妈妈已经很不容易了,不想给她添堵。我爸是家里的独苗,爷爷一直都在责备我妈没给他生个孙子,从小就埋怨我不是男孩。”

“真是懂事的好孩子,妈妈的贴心小棉袄!爷爷的说法你怎么看?”

“我又不能变成男孩,他怎么埋怨我都没办法啊。”

02

辅导分析

梅梅懂事胆小的背后是她自我价值感比较低的缘故,认为自己不是男孩,不够好,是家里的累赘,很自卑。所谓自我价值感指的是个体看重自己,觉得自己的才能和人格受到社会重视,在团体中享有一定地位和声誉,并有良好的社会评价时所产生的积极情感体验。通俗来说,自我价值感是一个人如何看待他自己,是相信自己很重要、很有价值、很珍贵还是认为自己不够好、不重要,进而产生自卑感、自暴自弃。自我价值感高的孩子身体很舒展,遇到困难时会主动求助人,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来照顾自己、自我珍惜,会为自己想要的积极争取,不会死扛着,因为他认为自己是重要的,是值得的。

自我价值感是孩子最重要的成长目标之一,孩子的自我价值感是受他周围亲人共同影响的结果。所以家长很重要的工作就是从小帮助孩子建立亲子和谐,提供友善友爱、自由成长的环境。经常关注、肯定、认可和欣赏孩子,温柔尊重地对待孩子,孩子就会活出生命美好的样子,温和而有力量。

而梅梅的成长环境并不乐观,从小就被爷爷指责不是男孩,连带着妈妈经常被老人责备,加上爸妈都是军人,对她要求很严格,即便她从小学习不错、很乖巧,依然总是被打骂。去年她父母发现孩子有轻度抑郁倾向,经过一个多月的家庭系统辅导,父母对她的态度有了很大改变,通过一个学期的观察,她的情绪状态很平稳,逐渐走出了抑郁状态。但是由于她自我价值感的培养错过了0-7岁最佳培育期,自卑胆小的特质依然没有太大的改变,所以这次同学给她起外号,人际关系出现问题,再一次引发了她的抑郁情绪,自己没有力量应对,又不愿求助老师、家长和好友,而是选择逃离学校。一个月不上学,落下很多功课,本来就很焦虑,爷爷的打骂又雪上加霜,加重了她病情。虽然这次侥幸被救活,但她仍属于自杀高危人群。

“如果下次爷爷再打骂你,你还会自杀吗?”

“会的。我这些天在家心情不好的时候想过100多种死法,不会让自己太痛苦的。” 梅梅的回答让我心疼无比。

“妈妈知道你的这些想法吗?”

“我没跟她说过。”

“你有这种想法,我心里很难受,为了保护你的生命安全,我需要突破保密协议,这事我要告诉你家长。你希望我跟你妈妈说还是爸爸说?”

“还是跟妈妈说吧,她应该能理解我。”梅梅犹豫了一下说。

“既然你愿意来找我辅导,我希望我能真的帮到你。但前提是我需要你和我签一个《不自杀协议》。”

“这个我不能签,做不到的事我不能答应。”她回绝得很干脆。

“那你最有可能用哪种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呢?”

“我想过很多方法,但是最有可能的还是吃药,比较简单,也不会给别人添麻烦。”梅梅的自我价值感低到连自杀都替别人着想,我感觉后脊梁阵阵发凉,梅梅的情况需要精神科医生专业治疗,已超出我作为心理老师的能力范围。我能做的只有加强她的保护因子。

“梅梅,你想过没有,如果你上次服药没救回来,你爸妈和爷爷有多伤心吗?”

“老师,你可能不知道,要是没有我,我爸和我妈的事业会更成功,我妈会再生个男孩,我奶奶也不会那么早就去世,都是因为我,所以爷爷总说我是灾星。”

“这些你是怎么知道的?”我很质疑真实性。

“有的是听爷爷说的,有的是我看到的。”

“梅梅,刚才妈妈说医生诊断你有中度抑郁。一般来说,情绪比较抑郁的人都会戴着有色眼镜看事情。也许爷爷气头上说的一些话很伤害你,但这并不代表是他内心的真实想法。他岁数这么大,看到你生病了,每天给你做饭,照顾你生活,说明他非常爱你、关心你。如果你有个三长两短,我猜测你爷爷一定伤心至极。还有你爸你妈都人到中年了,哪能再生孩子了?他们要是不爱你,想生男孩早就生了。”

梅梅疑惑地看着我,不置可否。

“咱们看看你妈妈是否办完了事,请妈妈来印证一下是你说的这些是事实还是猜测好吗?”征得了梅梅的同意,我请她妈妈再次来到辅导室。果然,很多想法都是梅梅的猜测,妈妈非常诧异梅梅怎么会有这么多不切实际的负性想法。

“梅梅妈妈,绝大多数情绪抑郁的人都会戴着有色眼镜看事情,会出现灾难性设想等不合理信念,所以需要进行药物治疗,并配合心理咨询。鉴于梅梅目前的情况,我建议您送她住院治疗,这样能保证按时按量用药,能尽快康复。”我又简单地告知梅梅妈,孩子仍有自杀想法,也拒绝签《不自杀协议》。

本以为梅梅妈会赞同我的建议,没想到她一口回绝:“陈老师,上周孩子洗胃后医生建议我们住院治疗,我就不同意,怎么您也建议我们住院?住院的都是什么人啊,都是精神病!我女儿只是情绪不好,有些抑郁,这要是传出去她到六院住院,亲戚朋友会怎么看我?怎么看孩子?她刚13岁,名声毁了,孩子的一生就毁了!”

“您考虑孩子的名声我特别理解,如果是我,我也会优先考虑。其实,您可能不了解北大六院,不只是专治精神病,很多抑郁症和焦虑症住院治疗的效果又快又好。我正是考虑孩子的一生幸福才建议您带孩子住院治疗的。您工作很忙,无法照顾孩子按时按量吃药,爷爷单独跟孩子在家,哪天爷爷情绪不好再说了不该说的话,还有可能悲剧重演。现在孩子的情况非常危险,如果下次孩子救不回来,您的面子和孩子的名声保住又有什么用?当然,如果您或她爸能长期请假在家照顾孩子,也许也可以不住院。”我极力劝说。

“我再考虑一下吧。” 梅梅妈还是顾虑重重。看来不是梅梅不想去医院,而是她妈抗拒。

看着母女俩离开我的辅导室,我感到前所未有的担忧和无力。之后的几天,我每天给梅梅妈发短信了解梅梅的情况,关心孩子是否按时用药,并时常发一些关于抑郁症的相关治疗的介绍,期盼着梅梅妈能理解我的良苦用心。

功夫不负有心人!一周以后,梅梅妈告诉我,经过多日激烈的思想斗争,尤其是感动于我的执着和掏心掏肝地对她女儿好,决定硬着头皮送孩子住院试试。住院的前一个晚上,她哭了整整一宿,除了伤心,更多的是耻辱,认为自己很无能,把唯一的孩子养成中度郁郁和中度焦虑,最后还送到精神病院。得知这个消息,我的心终于放回肚子里,晚上睡了个踏实觉。

两周以后接到梅梅妈的电话:“经过半个月的治疗,梅梅康复得很快,身体上的疼痛消除了,情绪好了很多。住院期间,梅梅发现自己不算最严重的,又有了好几个同病相怜的病友说说心里话,进而发展成好朋友,开心了很多。医院还定期组织特长展示,梅梅的音乐天赋得到很好的展示,她的自信心、自我价值感提升的很快。昨天梅梅说,‘我以前怎么这么傻啊?总是翻来覆去想如何结束自己生命,想了100多种死法,还尝试自杀了几次,都没成功。现在发现,生活多么有意思,我干嘛这么想不开啊?这回我敢跟陈老师签《不自杀协议了》。不过,好像也不用签了,因为我现在想好好活着!’陈老师,真的非常感谢您!若不是您一直苦苦相劝,我是真下不了决心走这一步的。现在看来,我要是早听您的话孩子也能少受点罪。”

听到这里我喜极而泣!多日的阴霾云开雾散,感到前所未有的开心!也许这就是助人的终极幸福吧!

雪芬心语

有的家长知道孩子出现心理困惑,考虑面子不愿求助专业心理咨询机构,以为忍忍就过去了,其实这是一个误区,越忍问题积累越大,对孩子身心健康造成影响越坏。有的学生甚至发展为抑郁症、焦虑症等神经症。家长也不愿就医,认为通过自我调节就能解决问题,直至发展为中度或重度才不得不去医院就诊,但是也不愿住院治疗,认为到精神病院住院是非常羞耻的事,结果一次次延误病情,错过最佳治疗期,有的甚至造成不可挽回的悲剧。其实,这些专科医院治疗这类疾病经验很丰富,疗效很显著,有利于孩子尽快康复。当然,在治疗的同时,需要家长给予孩子足够的耐心和关爱,让孩子在医学治疗、家庭关爱和心理辅导等多种方式中获得成长的力量。

延伸阅读

亲子丨辍学在家的女孩想了100种自杀方法(陈雪芬心理辅导手记系列)

《给孩子不伤害的爱》

著 者:张丽珊

出版社:天津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2014年1月

亲子丨辍学在家的女孩想了100种自杀方法(陈雪芬心理辅导手记系列)

丽珊老师简介

张丽珊, “丽珊心理疗法”创始人,国内著名心理专家,生涯导师。心航路中国大教育网创办人、总督导。天津市未成年人心理自助互助协会创办人。国内第一代EAP心理培训师、咨询师,担任十余家欧美企业心理顾问和管理顾问。自1993年至今,她始终坚守心理咨询第一线。已经出版专著18本。

13662045051

微信号:zhanglishanxinli 或 tjxinhanglu

微信订阅号:tjzhanglishan

喜马拉雅FM: 张丽珊幸福心理(音频)

张丽珊:幸福妈妈情商课

张丽珊:你可以嫁得更好

亲子丨辍学在家的女孩想了100种自杀方法(陈雪芬心理辅导手记系列)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