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非低绩点还可以申请新加坡吗?

双非低绩点还可以申请新加坡吗?

在我经手的case中,对于GPA的认识往往有以下两种极端的情况:

学生A是某985的,实习经历和课外活动表现非常好,但他们学院老师给分普遍很低,导致她最后的绩点非常拉胯。

她也不知从哪听到的消息,总是认为自己GPA不高申请名校就一定会被拒,所以我建议她冲新国立大学的时候,她真的是纠结到不行,老是因为低绩点而怀疑自己的实力。

学生B是某双非的,GPA不错,但除此之外的实习经历、竞赛项目可以说是完全没有,雅思未出分。

但他认为:我看网上80的绩点成绩都能被新国立大学录取,自己为什么不能直接押宝在这一所学校呢?就连我建议他分散被拒的风险,考虑一下香港联合申请,也是被硬刚回来了。

我之所以push出来这两个例子,是因为他们对GPA重要程度的认识都非常偏激,虽然表现不同,但最核心的还是犯了“唯分数论”的毛病。

高GPA的确是一个判断生源质量很硬的指标,但不是唯一,申请制相比于考试制的最大的特点就在于:虽然也看成绩,但成绩只占到其中一部分,它是用一个“diversity”的标准来筛选申请者,决定被录取者。

所以,我建议学生A冲新加坡国立大学是因为她的综合水平真的非常优秀,而且她的低GPA有客观原因,整个学院的学生都不高,这一点可以单独开排名证明,或者写文书其实也可以解释。

而我建议学生B联合申请,合理分散被拒的风险,是因为投递人数远远高出招生人数百倍,往往都是招几十个,申的学生有几千个,商科卷的更严重。

高GPA的人并不少,竞争非常激烈的情况下如果你没有多元化的表现去证明自己,雅思如果不理想,被拒其实是在意料之中。

对于GPA这道申请门槛,我们应该辩证看待,一方面学校是没有明确规定低绩点就没有申请资格的,另一方面,学校更没有说你只要高绩点就一定要你。

具体情况如何,继续看下去,我为你分析支招。

01.申请新加坡学校GPA有没有标准?

首先,我可以很明确地告诉你,各学校都没有明面上的GPA标准,新加坡国立大学低绩点学生照样录取,新加坡管理大学高绩点的学生照样刷掉。

其次,从最近几年录取的客观情况来看,不管你申请什么专业,热门商科、计算机还是冷门理科、人文社科,不管你申请新加坡前两所还是第三所,最低不要低于3.0/80的均分,这是一道不能逾越的红线。

低于红线被新加坡学校录取,那都是极小概率事件,大部分人不适用。

我指的是大部分人不适用,所以不要和我刚我家二大爷的邻居的儿子78就上了!这种案例有吗?有,但是不是普遍情况,学生肯定有成绩之外的优点被看中。

如果你非觉得你是那千分之一,那你当我没说。

低于80分的我不讨论,在红线之上,才可以区分低绩点、普通绩点和高绩点。

GPA在80-83,申请新加坡的学校都属于是低绩点了,在这一层次的申请者必须要本科背景、标准化成绩都不拉胯,才能有把握申请到新加坡前两所。

GPA在84-86,属于是比较常见的普通绩点成绩,如果本科背景、实习经历很优秀,标准化成绩达标,前两所商科专业也可以冲了,其他专业比较稳。

GPA在3.8/88以上,就是不多见的高绩点了,本科背景不好但实习经历、竞赛科研等综合能力还可以,标准化成绩不差的同学,可以冲前两所。

上面的分类只是单论GPA这一项而已,不加上其他因素划分了简单的区间标准线,事实上我认为这个标准是应该要跟着其他因素的好坏程度而流动的。

换句话说就是:

如果你是985学生,在跟一个双非学生竞争同一个学校的同一专业,你85分的绩点就能相当于他88分的绩点,如果你们都是85分,那你直接可以干掉他。

能申请和能录取永远都是两码事,你就算GPA低于3.0/80也可以申请新加坡国立大学,至于能不能通过、能申请到什么专业,这里需要划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还有双非低绩点的同学,你当然也可以申请,但成功的希望微乎其微,而且即便拿到offer,也都是一些无人问津的专业。

讲清楚这一点,我再来教大家如何从各个方面补救GPA成绩带来的坏印象。

02.如何提高GPA?

1)用高排名代替低GPA

如果你排名是高的,只是老师给分太吝啬拉低了你的均分,直接去教务处开个排名证明,然后盖章确认,网申的时候一起提交。并且在文书里提一嘴,证明你不是学习能力不行,只是大家的分数普遍都比较低。

2)换高分计算方法

你的专业课成绩很高,但是你沉迷于专业课把公共课抛到九霄云外了,导致公共课分数很低,那就只算专业课的成绩,但是要提供你的计算方法,并且要学校愿意给你盖章。

不差钱的可以直接整一个WES证明(英港也认可),不过这个玩意儿只适合公共课成绩比较低的学生,公共课分高专业课低,算完一遍分更低…

3)分段计算

大一大二低大三大四高,那就分段计算,展示你分数上升的趋势。特别是大三的专业课比较多,也有老师会比较关心你GPA的走势,而不是一个单纯的数字。

4)直接删课或者重修

国内很多学校现在都允许学生删掉一些课程,一般是一些不很重要的选修课,可以直接问学校哪些可以删哪些必须留。

还有时间的可以选择重修,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如果你的分数应该在网申之前出来,不然白费劲。重修的分数会显示在成绩单上,但总的来说,影响不大。

我以上讲的,一条一条过,看自己属于哪种情况,照做,可以让你GPA变好看,这是最省力且有效增强你竞争力的方法。

千万不要收藏完就存着压柜底,GPA提高一点,等同于你雅思多考0.5,如果你觉得雅思多考0.5比这容易,那当我没说~

03.弥补GPA劣势的方向有哪些?

1)刷高分语言成绩

英国可以不带雅思申请,但如果你带一个7甚至是7.5以上的雅思成绩绝对比无雅申更有优势,学校还怕给了con结果学生考不到呢;香港的话,不多说,7.5的雅思能直接把你从城市理工送到港前三。

2)提供GRE/GMAT成绩

商科学生700+GMAT,理工科学生320+的GRE,同等分数下,你已经领先别人一大截了。

伦敦商学院的招生官曾说道:GMAT分数是预测学习能力的指标,尤其是考生的逻辑能力;一个好的GMAT成绩不会让申请者直接被录取,但这将是一个巨大的优势。

3)参加实践活动

专业证书、科研经历,尤其是对理工科,知识硬,这东西,会就是会,不就是不会。GPA、科研就是专业水平最直接有力的表现。所以GPA低,搞研究是你最有用的出路!

本科阶段搞科研难度还是挺大的,省钱一点的,可以去找本科学校的老师,如果老师有项目在做,求抱大腿,求带飞!去给老师打杂去!论文发表时候,可以带你名字。

4)参加实习

对于文商科,知识软,分儿高不一定应用的好,学校也看重你未来就业潜力。所以,实习、工作、专业相关活动比赛等就比较加分,相对搞科研,这个也更容易实现。

但还是那句老话,这个实习,不是你盖章的水实习可以搞定的。认认真真去做,大小公司都可,公司核心岗位时间3个月以上最好。如果不是,也没关系,小公司就实习时间拉长,扎扎实实去学技能。

5)优化文书内容和表达

文书是呈现你所有实践努力的载体。很多专业是没有面试的,那么文书就是你唯一的机会,学校又不是你男朋友,可以和你实地相处,慢慢发现你的好,1000字的文书就是他了解你是谁唯一的渠道。

所以在硬件背景都相似的几千个学生中,文书就会让你和别人拉开差距,也会让人降低对你GPA的过多关注。

总而言之,决定申请者能否被录取的因素里,有一些不确定的因素是我们也不知道的,但我们要明白GPA并不是一枪毙命的标准,更不是你借此而摆烂的理由。

如果你低绩点已经是木已成舟的事实,还想去好学校,那就多刷实习经历和别的成绩,那些低绩点申请成功的案例绝不是因为运气好。

04.双非是否可以申请新加坡?

从申请资格来看,新加坡的学校不像英国名校对中国大学有明确的list,双非与否不是限制条件,尽管申请成功的人数不多,但每年都是有双非拿到offer的学生。

话不多说,直接上图:

双非低绩点还可以申请新加坡吗?

根据双非申请成功案例:能被录取的大部分都是人文社科专业和比较冷门的理工科专业,热门的商科、工科专业整体需要超高的GPA成绩和对口的实习经历。

而且双非学校基本也都是国内的老牌一本学校,国际知名度比较高,学生的GPA普遍在3.6/86分以上,雅思7/托福100以上,还有不少人考出了GRE/GMAT且成绩不低。

总的来说,新加坡的学校的确更倾向于国内985/211的学生,双非学生如果申请,就一定要把成绩、实习刷得很亮眼,在这个基础之上再去兼顾语言成绩。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发表论文、参加科研竞赛证明自己的科研能力和专业水平。

所以对于双非学生而言,申请新加坡学校尤其前两所,最难的并非招生老师对你本科背景的歧视,而是你如何在劣势的前提下,通过其他方面更亮眼的表现,超越老师对两类学生能力的认知和判断。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