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朝令夕改 马国政府疲劳防疫

作者:苏俊翔

马来西亚去年1月暴发首波冠病疫情后,上个月的疫情是17个月来最严重的。无论单日新增病例、活跃病例、重症病例或死亡病例都一再推高。学者认为,政府部门各自为政且朝令夕改、高官显要违反条例却逍遥法外而影响政府威信,以及民众“防疫疲劳”等因素,都是导致目前局面的主要原因。

政策朝令夕改 马国政府疲劳防疫

医务人员6月2日在赛城收集民众的拭子样本。(路透社)

马来西亚首相慕尤丁4月12日透露,政府为了应对冠病疫情,去年至今已经出台3400亿令吉(约1090亿新元)的六个经济援助配套,以及3220亿令吉的财政预算拨款,这笔资金总额达6620亿令吉。慕尤丁5月31日又宣布400亿令吉的“经济与人民强化配套加强版”。

换言之,当局已经拨出7020亿令吉资金,以及动用全国约50万名前线人员与病毒奋战约17个月。然而,马国的冠病病毒没有停止传播,疫情日益严重,死亡人数也不断增加。

根据卫生部,马国去年全年共有471人死于冠病,但今年至5月31日已有2796名冠病患者死亡。换言之,今年首五个月的冠病死者是去年全年约六倍。2796名死者之中的46%或1290人是在5月份死亡,其疫情之严重可想而知。

政策朝令夕改 马国政府疲劳防疫

首相办公室于是在5月28日发布声明,宣布马国全国6月1日至14日实施全面行动管制令(FMCO)。然而,主管防疫事务的国防部高级部长依斯迈沙比里5月30日才开始发布相关标准作业程序。

政治学者潘永强告诉《联合早报》,马国经历三次行动管制令(MCO)之后,这次发布全面行管令标准作业程序时,仍然不像一个有经验的政府团队。

他说,首相办公室宣布封锁之后整整两天,当局才开始出台标准作业程序,让民众只剩下一个工作天去应对。“每次重要的标准作业程序都要两三天才发布,这不是效率问题,而是反映国盟政府的弱势领导、决策犹豫与缺乏领导力。”

推行防疫措施政府缺乏果断

潘永强指出,政府每次都隔几天才发布标准作业程序,让利益团体与工商团体有机会游说政府出台符合其利益的条例,加上政府不同部门的角力与本位主义,结果弄出一些妥协性的规定。

新加坡国际事务学会(研究所)高级研究员胡逸山认为,马国政府这次看起来也不像事先有充分准备。他说,首相慕尤丁5月23日晚间接受国营电视台访问时,还重申政府不会再次封锁全国以对抗冠病疫情,因为若再次全面封锁,等到解封之时,政府可能需要5000亿令吉援助人民和重振经济。结果,政府五天后又突然宣布全面行管令。

胡逸山也是马来西亚太平洋研究中心首席顾问。他告诉《联合早报》,当局的做法固然是为了应对日益严重的冠病疫情,但也显示政府面对疫情时,缺乏周详而全面的应对方案。他说,政府宣布全面行管令后,相关标准作业程序也要过两天才宣布,这无法展现政府压制疫情的果断。

政策朝令夕改 马国政府疲劳防疫

黄亚福街向来是新山市区最繁忙的街道之一,但在疫情的笼罩下如今显得异常冷清。(联合早报)

马国拉曼大学新闻与政治学者刘惟诚则认为,与前几次相比,当局这次的准备是相对充分的。例如当局宣布全面行管令第一阶段实施两周后,就会视情况进入稍微放宽防疫管制的第二阶段。若情况继续好转,第二阶段实施四周之后进入更宽松的第三阶段。

刘惟诚告诉《联合早报》,这对商家而言是有用的信息,因为这能方便他们分配资源和工作,也能让民众知道政府的放宽防疫管制标准。多少也有安定民心的作用。

政策频U转 民众难适从

马国政府之前宣布收紧防疫管制时出现的政策U转及混乱,这次也再次出现。政府之前宣布各类行管令时,获准营业的商家都必须统一向国际贸易与工业部(贸工部)的冠病智能系统(CIMS3.0)申请上班或跨州跨县移动的批准信。然而,当局5月30日宣布,贸工部之前的批准信6月1日之后作废,商家必须向各相关政府部门申请批准信。

许多商家于是转向国内贸易及消费人事务部(贸消部)申请批准信,造成贸消部官网5月31日中午开放申请半小时后就不胜负荷而瘫痪,约一小时后才恢复运作并接受申请。

马新咖啡茶业联合总会长黄守群指出:“我们一整天都在为批准信烦恼,一直无法登入贸消部的网站申请营业批准,哪些领域必须申请又不明确。不只我们乱,工厂也乱、杂货商也乱。”

他过后询问市议会、国会议员并再向贸消部查询,得到的答复是“获准营业的领域尽管没有获得批准信,暂时仍可营业”。

他透露,全马约有2万家茶餐室。“大部份业者一边开门营业,一边继续申请。这不是我们的错,我们提出申请,是政府的系统有问题。开放申请的时间太仓促了。”

到了5月31日傍晚,国家安全理事会宣布,所有17个获准营业的关键领域业者,必须透过之前贸工部的冠病智能系统统一申请批准信。换言之,商家们好不容易申请的贸消部批准信宣告作废,一切又回到原点。

平衡“生命与生计”

马来西亚杂货商总会会长方志民说,政府5月30日发布标准作业程序,并于6月1日开始生效,商家只有5月31日一天的时间可以提出申请。“时间太短了!仅是杂货店,全马就有4万多家,这还不包括其他可以营业的经济领域,贸工部的网站根本负荷不了这么大的流量。”

政策朝令夕改 马国政府疲劳防疫

马来西亚第三波疫情来势汹汹,吉隆坡商业区6月3日鲜见人群。(欧新社)

马国前财政部长达因今年2月就批评国盟政府每个部门彷佛各自为政,导致人民对政府的抗疫能力失去信心。“除了军警设置路障,人民并没有看到政府跨部门合作抗疫。”

国盟政府领导人多次强调,防疫政策必须同时平衡“生命与生计”(lives and livelihoods):在压制疫情保护民众生命之际,也必须确保民众的生计不受影响。这也是造成当局防疫政策反复的原因。

潘永强认为,面对目前严重又反复的疫情,生命和生计是无法同时平衡的,政府在抗疫战略上必须选择其一。他指马国政府缺乏清晰战略和优先顺序。“如果没有压下疫情,经济是无法重建的。”

他指出,即使要兼顾生命与生计,政府在防疫工作上也还有许多配套,但这些都没认真做好。“例如大量筛检,追踪病例,检测外劳居所,控制工厂感染,这些全都做不好。”

刘惟诚说,民众为了生计,没办法长久支持一个全面抗疫而不理经济的政府,所以国盟政府强调平衡生命与生计是可以理解的。他认为,国盟政府面对各种政治挑战,因此防疫措施看起来更侧重保护民众的生计。

胡逸山则认为,当局不只要平衡生命与生计,还要平衡民众外出与群聚的欲望,以及前往宗教场所的要求。“这种欲望能否满足,将直接影响政府的政治支持率,因此政府也不敢完全收紧防疫措施。”

他指出,政府宣布第三轮行管令时,并未特别处理这类宗教需求,只是将权力下放给各州政府,让州政府“看着办”。“要平衡生命与生计可能还比较容易,但要同时平衡三项因素就很困难了。”

疫情反复 民众生活长期紧绷

马国民众的外出欲望,与“防疫疲劳”有关。马国回教大学专科临床医学主任莫哈末拉尼万今年初指出,马国去年3月18日开始实行管令后,人民积极配合政府压平疫情曲线,最后成功压制疫情。

他说:“但政府去年9月允许跨州及在沙巴州举行选举后,导致活跃病例增加。对于看似无休无止的疫情,人们开始疲倦。”他认为,民众因此缺乏自制能力,是导致社区感染病例增加的主要因素。

马国去年3月实施首轮行管令后,每天都有数十人甚至数百人违例被捕。当局认为这是因为罚款额过低而让民众肆无忌惮。政府于是宣布,今年3月11日起,任何违反行动管制令条例者最高罚款额将从1000令吉提高至1万令吉,违例公司则面临最高5万令吉罚款。

当局过后就多次开出高额令吉罚单而引起争议。例如马六甲一名17岁中学生3月16日到杂货店为母亲买止痛药,因没有扫描MySejahtera手机应用,结果遭便衣警察开出1万令吉罚单。吉兰丹一名汉堡小贩4月25日被指“超时营业”而接到5万令吉罚单。

然而,慕尤丁今年3月31日在布城出席土团党会议时,未戴口罩就步入酒店大厅。通讯及多媒体部副部长扎希迪则今年4月1日出席国营电视台创立75周年庆时,也没正确戴上口罩。当局过后并未公布他们因违反防疫条例而受到惩罚。

马来亚大学高级顾问及精神病学家西迪诺丁副教授认为,每日新增病例居高不下,导致民众的生活长期紧绷而产生“防疫疲劳”并因此松懈。

他说,当局对违反防疫条例的政治人物持双重标准,也是造成疫情恶化的因素之一。“疫情疲劳导致民众不遵守标准作业程序,政治人物对防疫措施的冷漠态度,也引起民众的愤怒与挫败感。”

马国民众的防疫疲劳导致他们尽量钻防疫条例的漏洞,让疫情雪上加霜。主管防疫事务的国防部高级部长依斯迈沙比里5月30日说,当局在开斋节期间禁止跨州跨县,但仍有约20万人持信通过路障检查跨州跨县,“后果就是出现很多开斋节感染群,有些家庭因此有人死去”。

学者:抗疫资金没用在刀口上

民众的防疫疲劳也与政府的经济援助不足有关。当局的抗疫资金高达7020亿令吉,让慕尤丁坦承“我们(政府)剩下的钱不多。”但胡逸山指出,这些资金并未用在刀口上。他说,政府频频派钱给全国收入最低的四成民众(B40),但对中小企业的援助却不到位。

政策朝令夕改 马国政府疲劳防疫

他说:“马国九成工作机会来自中小企业。政府派钱给B40,许多中小企业则由于获得的支持不足而倒闭,结果导致更多人失去工作而成为B40,造成政府须派发更多钱。政府若援助中小企业,其对经济增长的“倍数效应”(multiplier effect)反而更大,也能制造更多就业机会,政府也可以不必给那么多钱给B40。”

面对愈演愈烈的冠病疫情,马国政府如今将希望寄托在疫苗。根据规划,当局2月24日启动首阶段的国家冠病免疫计划,为约50万名前线人员接种疫苗。4月19日至8月展开的第二阶段接种计划,为约940万名年长或残疾者等高风险群接种。第三阶段则从6月起为所有预约者接种。政府希望今年底之前能为全国约八成人口或约2650万人接种疫苗,以收群体免疫之效。

然而,马国截至5月31日只有300多万人接种至少一剂疫苗,占全国人口约8.9%。不过,国家冠病免疫计划的协调部长凯利6月1日说,他了解民众对等候接种疫苗感到不耐烦,全国冠病免疫协调特别工作队将竭尽所能提高疫苗接种率,以最快的速度让更多人受到保护。

他说,确保疫苗供应稳定、鼓励更多民众预约接种,以及提高接种速度,是当局目前面对的三大挑战。

潘永强认为,马国即使疫情结束,还将面对更多更棘手的政治、经济,以及财政等问题。他说,国家元首应该提前结束紧急状态并召开国会,由朝野政治力量重组政府或组织大联合政府来处理这些问题。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