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人或许都想不到,营收早已过百亿,净利润屡创新高的大型建工企业龙元建设,最初在上海的发家之地竟是一处废弃的猪棚。
即便在这么恶劣的环境中起步,创始人赖振元及其继承者还是闯出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从象山港口远渡而来的“野路子”,到黄浦江畔建筑行业的正规军和领军者,龙元建设成立30多年以来,以其过人的业务能力将自己的建筑血液灌输在社会建设的各类场景中,业务范围涵盖了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环渤海湾地区、长江经济带以及全国各大城市。
取得这一切背后的秘诀,正是龙元建设董事长赖振元提出的“质量兴业”这一理念。在主营业务稳步发展,业绩持续增长的同时,赖振元与儿子——龙元建设副董事长兼总裁赖朝晖将目光锁定在了PPP领域,并坚信PPP市场未来的增长空间之于龙元建设的意义。
“象山二建”振翅黄浦江畔
“象山二建”在上海接的第一个活就是宝钢的重要工程。他们不但提前7个月完成施工,还节约了90万元资金,受到上海宝钢工程指挥部的高度赞赏。
受改革开放召唤,江浙一带的乡镇企业在上世纪80年代纷纷冒芽,但以渔业和农业为主要经济来源的宁波象山,却并未以乡镇经济见长。
命运依旧眷顾这座东海之滨的象山小城。得益于民间较强的工程施工能力,象山以龙元建设的前身——“象山二建”这块“敲门砖”,不仅积极整合了本地的建筑资源优势,也借此成功叩开通往黄浦江畔的大门。
当时,在象山建筑界已颇有名气的赖振元已在不惑的年纪,扛起了“象山二建”的大旗,于上世纪80年代带领“象山二建”在上海开疆拓土。
“那是我永远不会忘的日子。”回忆起当年接的第一个大项目,即将迈入耄耋之年的赖振元仍然记忆犹新,“1983年,我带着首批民工和区区3000块,从象山港坐上海轮,经过一整夜的飘摇,到达上海外滩的十六铺码头。”
赖振元所说的1983年,正是国家重点项目上海宝山钢铁厂开工建设的那一年。据介绍,宝钢一期工程的重点项目在施工防渗墙时遇到了难题,“恰好当时负责施工的工程处长是宁波人,他知道象山建筑队在施工时,解决过类似的难题,于是找到象山县政府寻求‘象山二建’的帮助。”赖朝晖接过话茬。
实力加机遇,“象山二建”当时在上海接的第一个活就是宝钢的重要工程:长江吴淞口引水工程调蓄水库建设。不过,外部的信任也给“象山二建”带来很大的压力。
“当时内部的确有一些打退堂鼓的声音,主要是怕我们的技术及设备力量无法承担这项国家重点工程的重任。”赖振元告诉记者,仔细研究施工图纸,查阅大量资料,以及对施工现场的土质、层厚、地理环境进一步摸透后,他觉得这不是一件太困难的事。“当时我就说我有信心把这项工程做好,出了问题我自己担责!”
据赖振元回忆,调蓄水库防渗墙是一个长5700米的垂直防渗设施,需要打下2.7万根9米长、0.4米粗的桩基,并且工期和质量要求非常严格。“我们顶着寒风,站在齐腰深的江水中打桩。潮起就爬上岸去,潮退再下到水里继续打。”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赖振元的带领下,象山二建不但提前7个月完成了施工,还节约了90万元资金,受到了上海宝钢工程指挥部的高度赞赏。1988年2月,上海宝钢工程指挥部专门发来奖状,嘉奖为这项荣获“1986年度国家质量奖金质奖”的工程作出重大贡献的赖振元。
赖振元当时能够攻克国家级工程的重重难题,与其从学徒时代的勤奋好学不无关系。谈起父亲的峥嵘往事,赖朝晖的敬佩之情溢于言表,“老爷子不仅会干活,而且会画图,还会做工程预算,这在当时高手如云的象山各施工队中也极其罕见。”
经宝钢项目一役,“象山二建”这块金字招牌更加响亮了,赖振元这位从乡镇社队出来的泥水匠也信心大涨。他开始想一个当时所有象山人都不敢想的问题:既然国家重点工程都做得那么好,为什么就不能留下来在上海继续接工程做施工呢?
“过去说‘无甬不商’,讲的就是宁波人在上海滩创下的辉煌。”赖振元告诉记者,自那时起心里就做了一个他这一生都不会后悔的决定:要在上海闯出自己的一片天!
“猪棚76号”的华丽蜕变
“象山二建”上海办事处最初设在一处废弃的猪棚里。但就是从这个艰苦的环境中,走出了如今营收早已过百亿,净利润节节攀高的龙元建设。
“我们管当初的出发点叫‘猪棚76号’。”回忆过去,赖振元云淡风轻地说,“由于人生地不熟,当时在五角场政法路找到一处废弃的猪棚,打扫干净就匆匆作为办公地点兼宿舍。”
“当初创业的艰难主要体现在业务没有着落。”赖振元告诉记者,但我们还是坚持下来了,并且在1984年顺利接到在上海的第一项自主业务:普陀区长寿路81号的上海革新电机总厂办公楼改造和二车间翻建,建筑面积2700平方米,工程造价19万元。
赖朝晖说,在质量兴业的驱动下,“象山二建”在上海的名头也越来越响,1995年左右已经赶超彼时在上海建筑市场占有率很高的江苏企业。
正如赖朝晖所言,因质而生的龙元建设自成立之初便一直将质量作为企业发展的动力源,在业界含金量颇高的“小鲁班”、“白玉兰”、“白玉兰金奖”等奖项就是最好的例证。
而当“象山二建”更名为“龙元建设”后,成长的势头更是势如破竹。一个细节是,在当时还是额度制的上市环境下,龙元建设获得了浙江省为其预留的一个宝贵名额。但在这次宝贵的机会面前,赖振元当时却婉言谢绝了。
赖振元告诉记者:“当时我想得最多的不是上市的风光,而是长期的战略发展。‘野战军’要想上市,就必须转变成‘正规军’,如果做不到就不要逞强。”
自此之后,龙元建设开启了自己的练功阶段,也正是得益于完善的管理体制以及良好的区域知名度,龙元建设在2004年成功上市,并于同年年初中标当时世界第一高楼(492米)的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地基工程。
漫长的采访让上了年纪的赖振元难免有些许倦意,但谈到这一项战绩,赖振元下意识立起了身子说,“那个时候,浙江省拥有总承包特级资质的建筑企业只有6家,在上交所上市的也就2家,而能够进入浦东承接当时世界第一高楼施工业务的只有1家,就是龙元!”
的确,在过去十几年中,龙元以其过人的业务能力将自己的建筑血液灌输在社会建设的各类场景中。“建筑工程我们有2010年世博轴阳光谷工程;住宅工程我们有海南三亚小东海半山半岛项目;市政工程我们也有上海成都路高架相关标段等等。”赖振元如数家珍。
这其中不得不提龙元旗下的浙江大地钢构,包括杭州萧山国际机场航站楼钢结构工程、新加坡H.D工程、澳大利亚Worly Parsons化工钢结构工程等多项海内外重大项目均由大地钢构承建相应对口业务。
“挪威哈罗格兰德大桥是大地钢构在海外的最新项目。”赖振元说,为了抵御严寒,这座被称为“与北极光相伴的大桥”要经受基建行业中严苛的“北欧标准”,但大地钢构承接的猫道部件向世界展现了“中国制造”新名片。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兴起,作为建筑承包商的龙元,面对的客户不仅仅是作为开发商的业主,更多的还要面对终端客户的小业主。”赖振元说,出于这方面考虑,龙元在行业内率先推出了建筑产品说明书,“就像家电说明书那样,让你成为了解你房子的那个人。”
正是这一点“小心意”,也让龙元多次荣获“全国用户服务满意企业”“上海市用户满意十佳工程”等称号。而这背后的秘诀,恰如赖振元办公室里,第一眼便能看到挂在墙上的那四个大字:“用心服务”。
发力PPP:“我们是认真的!”
2017年公司PPP业务新接订单量与PPP业务贡献的净利润首次实现双超主业,未来将在PPP领域打造“全生命周期”的服务平台。
上市后,龙元仍旧以建筑业为主,不过从2010年开始尝试BT,2014年开始直接转型做PPP。
那么,契机何在?赖朝晖向记者坦言,房地产市场受到调整是客观事实,对龙元而言,转型就是“一件必须要做的事”。
在当前社会背景下,基础设施的建设、运营、维护,是赖朝晖与其父亲赖振元当初看到的传统建工业务机遇,在本质上并不背离。这一层面巨大的市场空间也成为赖朝晖每天都会思考的问题:如何从单一施工总承包企业向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人角色转型?
在赖朝晖的主导下,龙元从2010年开始,尝试运作BT等项目的投资,在积累了一定的建设投资经验后,恰逢2014年国家开始推行PPP模式,龙元趁势在第一时间成立了专门从事PPP业务的全资子公司——龙元明城投资管理(上海)有限公司(下称“龙元明城”)。此后,龙元建设又于2015年收购杭州城投,全面布局PPP业务。
据介绍,龙元明城拥有8位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PPP专家库的双库专家,赖朝晖颇为自豪地说,“要知道全国也就140多位双库专家。”
目前,龙元的转型正朝着既定方向进发。据介绍,2017年公司PPP业务新接订单量与PPP业务贡献的净利润首次实现双超主业,2016年至2018年上半年的PPP业务收入分别为9.33亿元、45亿元和40.21亿元,分别占当期总营业收入的6.39%、25.18%和38.72%。截至目前,中标PPP项目总金额826亿元,中标PPP项目70个,其中包含如晋江市国际会展中心等12个国家级PPP示范项目。
“相较而言,公司进入PPP领域能够发挥自身的特长,因为大量的成本是需要用建设的方式去完成的,但成本却是以建设施工方式来进行,这也是为什么大型金融类公司投入这个领域比较少的原因。”赖朝晖告诉记者,目前我们传统项目主要还是房建为主,PPP项目以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为主,这样业务结构会有好的调整,同时新业务也与传统建设行业能够天然契合。
按照赖朝晖的构想,龙元致力于打造集工程投融资咨询、工程策划设计、施工及后期运营服务于一身的PPP项目全生命周期投资运营服务商。他说:“初期我们会利用自身的施工优势作为切入PPP项目市场的敲门砖,中后期通过建立PPP投融资平台和运营平台,将施工优势转化为融资优势和运营效率优势,在PPP领域打造‘全生命周期’。”
龙元在打造PPP全生命周期的服务平台时,2019年将面向金融机构推出投资管理和投资顾问新型业务。“龙元开展这项新业务最大的优势,就是基于超过600人的专业团队,以及超过800亿的PPP项目投资管理实践和领先的信息化管理工具。”赖朝晖语气坚定地说。
至于龙元未来将在PPP业务上走多远,赖朝晖说:“从PPP本质来讲,如果政府、社会资本方以及其他参与方等能够真正领会其中的核心优势,其带来的肯定会是社会资源的提升效应。尽管龙元的力量很小,但希望通过自身的探索创新,为PPP市场的高质量发展贡献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