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土猪之一:金华猪的历史及开发价值

金华猪又称“金华两头乌”,是我国著名地方优良品种,素有“中华熊猫猪”之美誉,具有耐粗饲、抗病力强、适应性广、性成熟早、繁殖率高等优点,因其肉质细嫩多汁、肉味香浓、口感较好,深受消费者喜爱,特别是驰名中外的、金华火腿、就是以其原料制作而成,产品远销新加坡、印度、英国、菲律宾、日本、俄罗斯、欧盟等国家。

金华猪历史

  金华猪的形成与当地自然条件、饲料种类和社会经济因素有密切关系。据金华县古方出土的西晋(公元265—316年)陶猪和陶猪圈考证,早在1600年前这一带的养猪业已相当发达。相传在古代就有家乡肉的腌制品,而后演变成火腿。随着火腿远销,金华猪也随之扬名。

金华猪分布区域

  金华猪是中国著名地方优良品种,其头部和尾部为黑皮黑毛,故又称两头乌。产于浙江省金华地区的义乌、东阳和金华三个县。现已推广到浙江全省20多个市、县和省外部分地区。种猪数据产区3个县统计5万多头。金华猪具有皮薄、骨细和肉脂品质好的特点,用其后腿制作的金华火腿质佳味香,外形美观,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金华猪外形特征

  金华猪体型中等偏小,毛色遗传性比较稳定,毛色除头颈和臀部、尾巴为黑色外,其余均为白色,故有“两头乌”之称。在黑白交界处有黑皮白毛的晕带。耳中等大、下垂,额上有皱纹,颈粗短,背微凹,腹大微下垂,臀较倾斜,四肢较短,蹄坚实,皮薄毛稀。乳头多为7~8 对。金华猪按头型可分为“寿字头”和“老鼠头”两种类型。“寿字头”型猪分布于金华和义乌等地,个体较大,生长较快,头短,额部有粗深皱纹,背稍宽,四肢较粗壮。“老鼠头”型猪分布在东阳等地,个体较小,头长,额部皱纹较浅或无皱纹,背较窄,四肢高而细。

金华猪性能优点

  金华猪以肉质好、肌肉颜色鲜红、吸水力强、细嫩多汁、富含肌肉脂肪,适宜腌制火腿和腊肉而著称。它的鲜腿重6~7千克,皮薄,肉嫩,骨细,肥瘦比例恰当,瘦中夹肥,五花明显。以此为原料制作的金华火腿,是中国著名传统的熏腊制品,为火腿中的上品。皮色黄亮,肉红似火,香烈而清醇,咸淡适口,色、香、味、形俱佳,且便于携带和贮藏,畅销于国内外。

金华猪饲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1.饲养周期长

  近年来,随着PIC猪和洋三元等外来猪种的冲击,金华猪面临着严峻的考验。现在市场上的商品猪大多是速成的,1个多月便可出栏,出栏体重可达100kg左右,而饲养出栏1头金华商品猪则需8~9个月时间,出栏体重一般在70kg左右。

2.料肉比高

  目前,外来优良猪种的饲料转化率一般是2.7:1,而饲养金华猪的饲料转化率则高达3.7:1,随着饲料成本的上涨,无疑增加了饲养成本,降低了经济效益。

3.屠宰率低

  据了解,金华猪肥猪收购价要比外三元肥猪的收购价低1元左右,主要原因是金华猪的屠宰率较低,一般是70%~72%,而外三元猪可达75%左右。

4.生产与加工存在问题

  虽然纯种金华猪的后退是制作金华火腿的优质原料,附加值较高,但其他部位猪肉的销售市场有待拓展。传统金华火腿的腌制原料是选择每年的立冬到次年的立春出栏的优质金华猪后腿,加工企业只是在这段时间收购的金华猪活猪才用于加工,所以,直接影响金华猪的饲养量。

金华猪的开发利用

  针对金华猪生长性能低等问题,可通过选育新品系来增强市场竞争力。目前,已有成功培育的瘦肉型金华猪新品系(B型)。瘦肉型金华猪保留了肉质好、产仔多等优良特性和两头乌毛色,且生长性能有明显提高,7月龄出栏体重达83公斤,饲料转化率2.9∶1,瘦肉率为54%。利用金华猪新品系作为母本,进行二元杂交即可满足市场需求。金华猪的生产不能以纯繁为主,应充分利用金华猪性成熟早、繁殖率高、母性好、抗病力强等优良性能,推广以金华猪作为母本,长白公猪为父本的杂交利用,其生产的长×金母猪保持了金华猪繁殖率高、母性好、抗病力强等特性。长×金母猪再与大约克或杜洛克公猪杂交,生产的大×长×金、杜×长×金三元商品猪生产性能有很大提高。目前,这一杂交模式已得到广大养殖户的认可。科学合理安排配种计划,纯繁之后,配一胎长×金猪,与杂交商品猪生产交叉进行,把生产的纯种金华猪出栏时间控制在火腿加工企业收购鲜腿的时间段内。

  目前,消费者对畜禽产品的追求已向美味、营养的保健型转变,如近年来土鸡、土鸡蛋走俏。金华猪猪肉可充分发挥其肉质细嫩多汁、肉味香浓、口感较好等优点,采用绿色、安全、健康养殖方式,开发高档猪肉,开设金华猪鲜肉专卖店或在各超市设立销售专柜,适当提高销售价格,增加经济效益。

  金华猪以肉质好、适宜腌制火腿和腊肉而著称,其鲜腿重6~7公斤,皮薄、肉嫩、骨细,肥瘦比例适中,瘦中夹肥,五花肉明显,金华火腿以色、香、味、形四绝驰名中外。近年来,由于金华猪的饲养量急剧下降,市面以金华猪鲜腿腌制的火腿数量很少,很难满足市场需求。有实力的火腿加工企业以公司+基地+农户等模式参与金华猪的开发利用,由火腿加工企业牵头,金华猪饲养基地负责繁育,边远山区的农户利用饲草、农副产品等粗饲料负责金华猪的肥育,出栏后由火腿加工企业按保护价统一收购。积极引导企业加大猪肉深加工的科研开发力度,如对猪肉科学分割,加工制作小包装的肉制品,解决金华猪饲养与火腿加工的季节性矛盾。探索适合金华猪猪肉烹饪加工技术,鼓励餐饮业积极开发金华猪特色菜。

金华猪种质资源利用

1.保种必要性

  近 20 年来,为满足人民对肉、蛋、奶、蜜等畜产品的需求,我国相继引进了大量的外来高产猪品种对地方品种进行改良,使畜牧生产水平大幅提高,畜产品产量数十倍增加,极大地丰富了城乡居民的菜蓝子。受外来高产品种的强烈冲击,一些地方品种逐渐被培育品种或杂交品种所取代,致使不少畜禽优良品种群体数量急剧下降,如随着生猪品种改良工作的推进,近几年来二元杂交母猪的比例每年以10%左右的速度递增,而金华猪、嘉兴黑猪、嵊县花猪等地方品种猪,尤其是种公猪数量急剧下降。据调查,2001年底金华猪公猪数量从20世纪80年代的436头减少到39头,加大金华猪的保护力度已刻不容缓。

2.主要的保种措施

(1)提高认识,加强管理

  要进一步提高金华猪保护与开发的认识,增强紧迫感,加强消费品的引导,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各级政府引导和扶持,调动种畜禽场、科研单位和畜产品加工企业进行地方畜禽品种保护开发的积极性。各级畜牧业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地方畜禽品种保护开发的领导,制定规划,明确目标任务和保种重点,采取有力措施,尽快把这项工作启动起来,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

(2)增加投入,健全机制

  各级政府都要加大地方畜禽品种保护与开发的投入力度,并以此为导向,吸引企业、个人和社会资金,为这项事业提供雄厚的资金。同时,逐步建立健全保护开发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确保地方畜禽品种保护与开发能深入持久进行。同时,结合扶贫工程,扶持金华猪纯种保护区农民养猪生产设施建设。

(3)加强研究,提高水平

  要积极鼓励科研、教学单位的专家和技术人员进行地方畜禽品种保护开发的研究,不断引进保护开发的新技术、新成果,建立起地方畜禽品种保护与开发技术体系,走上依靠科技进步进行保护与开发的轨道。要鼓励科技人员继续与技术推广部门、生产加工企业开展联合研究,实行优势互补,共同促进。

(4)围绕市场需求,努力开拓国内外市场

  重塑金华火腿品牌,加大风味猪肉及制品的开发力度,以满足经济发达地区特别是大中城市居民消费需求。利用资源优势、区位优势、人才优势和资金优势,创造条件,结合绿色畜产品标准行动计划的实施,争取更多的正宗金华火腿、风味猪肉等产品出口和外销机会。

(5)抓好种畜禽质量监测和健康状况监控

  继续开展种猪质量监测和健康状况监控,特别要加大种畜禽健康状况监控。制订无公害金华猪生产、加工技术规程,组织农民按标准化生产,帮助企业打响品牌,提高市场竞争力。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