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南洋胶工到陶瓷研究专家(百年航程 有“侨”精彩(57))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从南洋胶工到陶瓷研究专家(百年航程 有“侨”精彩(57))

回国后的韩槐凖

1892年,韩槐凖出生在海南文昌凤鸣村,家庭虽不富裕,但他自幼好学,兴趣广泛。1913年,21岁的韩槐凖从县学堂毕业后,开办了一家染坊,但由于技术滞后,染坊经营不善,还欠下了债务。为了谋生,1915年,韩槐凖前往英属马来亚,这里因地理位置近、交通便利和乡戚关系,是海南人出洋务工的热门目的地。

初到南洋,韩槐凖经亲戚介绍,去偏远的印尼属吉利门岛橡胶园当记账员。他发现园中割胶工人薪水更高,于是学习了割胶技术,清晨奋力割胶,白天再去记账。凭借一身闯劲,他用两年时间摆脱了债务和动荡,还攒下一笔积蓄。他随即放下胶刀,用这笔积蓄入股新加坡一家知名药房,与海南同乡符致逢合伙经营起来。为了药房业务,韩槐凖刻苦学习了药物学和化学知识,在药房干起繁杂的配药工作。一番奋斗,药房经营顺利,自制的西药还远销东南亚各地。

这段药房生涯,竟让韩槐凖从此与陶瓷研究结缘。他回忆说:“1933年我在药房当徒工时,有一个外国人向我询问,我国《本草》上的苏木,英文如何写?我虽做了答复,但他对于我国历史记载的原产地提出问题。因此,我才开始阅读我国和南洋关系的历史。”工作之余,韩槐凖翻阅文献发现,中国古代瓷器曾大量销往南洋,他对这些海外遗珠萌生极大兴趣,借药房出差之便在东南亚各国奔走搜集。他还利用在药房配药和早年经营染坊积累起的化学知识,尝试用现代科学方法来鉴定陶瓷制作年代。

1940年代开始,韩槐凖陆续发表《紫矿之研究:古代南洋贡入及输入物品之一》《琉璃珠及瓷珠之研究》等重要学术论文,还将瓷器和考古方面的研究心得凝聚于《南洋遗留的中国古外销陶瓷》一书出版。1952年,他经新加坡莱佛士博物院院长大力推荐,破格加入伦敦东方陶瓷学会。

经过多年的奋斗,韩槐凖在新加坡站稳了脚跟。他又自筹经费创办华夏化学用品社,经营也蒸蒸日上。但在韩槐凖心底,家国情怀始终不曾消失。早在1936年,他以积蓄在新加坡北郊购荒地,满种红毛丹,起名“愚趣园”,红毛丹和家乡海南荔枝风味相似,颇能寄托乡愁,徐悲鸿、郁达夫等名人都是这里的常客。郁达夫还曾作诗:“卖药庐中始识韩,转从市隐忆长安。不辞客路三千里,来啖红毛五月丹。”

1950年海南解放,韩槐凖立刻返回家乡凤鸣村探亲,其间不忘在家乡考古,成功发现了数十件雷公凿。新中国成立后的新面貌和文物考古事业的新发展,让韩槐凖决定举家返国。他先是放弃了苦心经营多年的华夏化学用品社股份,又忍痛出让耕耘26载的愚趣园。1956年到1962年间,他把多年来历尽艰辛收藏的瓷器装箱运至北京,悉数捐献给故宫博物院,其中的100余件外销瓷精品大大充实了故宫博物院外销瓷馆藏。

安排毕生收藏“归国”后,1962年,古稀之龄的韩槐凖不顾亲友劝阻返回祖国,结束47载南洋飘零。他被聘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故宫博物院瓷器顾问,继续在研究道路上行路不止,直至1970年病逝。对于他的一生,著名侨史学者许云樵写道:“南洋有数不清的百万富翁,都是赤手空拳发迹起来的,但从一个略识之无的胶工,一跃而成为博学多闻的考古学家,古往今来,在东南亚千余万华人中,惟韩先生一人而已。”

(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供稿)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