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探索将消金公司改制为数字银行?马上、小米、蚂蚁或受益

日前,重庆市政府官网披露《重庆市金融改革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简称《规划》)指出,探索将消费金融公司改制为数字银行,在行业人士看来,这一提法在全国尚属首例,重庆金融监管再次走在了全国前列。

《规划》在“规范发展消费金融”部分提出,提升消费金融服务能力。发挥好消费金融领域人才、政策和产业优势,支持商业银行适度扩大消费信贷规模,引导消费金融公司、汽车金融公司等金融机构规范发展,探索将技术实力强、数据基础好的消费金融公司改制为数字银行。支持符合监管要求的消费金融专营机构适当放宽融资条件,通过发行信用债、资产支持证券等方式进行融资,开展跨领域的资本合作。

探索消金改制数字银行将为行业带来利好

重庆探索将消金公司改制为数字银行?马上、小米、蚂蚁或受益

《重庆市金融改革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中关于“探索将消金公司改制为数字银行”的表述

从消费金融公司到数字银行,按照业内一般理解,最为显著的利好是消费金融公司不能吸收存款,而转为数字银行可以向公众吸存,这将进一步降低资金成本。

对这一提法,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互联网经济研究院副院长欧阳日辉对南都记者分析指出,消费金融公司在重庆是做得比较好的,但是消费金融公司由于业务受限,对于地方经济的推动有一定的局限性,如若能改制成银行,对当地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就能大大提升。

在他看来,这一提法在《重庆市金融改革发展“十四五”规划》这样的重磅文件中出现,或许表明中央金融监管部门也在探索类似的一种发展路径,数字银行作为消费金融发展的一个未来趋势方向也体现出了监管的创新意识,表明了地方政府的大胆探索精神。

“不过,消费金融公司能否成功改制为数字银行,数字银行如何界定等问题都需要进行具体研究和探讨。”欧阳日辉表示。就当前来看,国内尚无数字银行的明确界定,但诸如微众银行、网商银行和新网银行等没有实体网点、通过互联网展业的互联网银行,也被业内人士看做是“数字银行”。而香港则颁布了八张虚拟银行牌照,只有新加坡已有四张“数字银行”牌照。因此,未来“数字银行”具体形态如何,还需要进一步探索。

马上、小米、蚂蚁,谁将率先入局?

欧阳日辉指出,重庆监管这一探索将是一个重大的、有益的制度创新,对消费金融行业的创新发展也是极大的鼓励,非常值得期待。

那么,《规划》中所指的“技术实力强、数据基础好的消费金融公司”将有哪些潜在受益者呢?根据南都记者梳理,目前注册地在重庆的消费金融公司有马上消费金融、小米消费金融、蚂蚁消费金融三家。在业内人士看来,相比背靠集团小米、蚂蚁,且已经拥有新网银行、网商银行两块互联网银行牌照的小米消金、蚂蚁消金,马上消金可能会成为这一改制的最积极争取者。

据公开资料显示,马上消费金融成立时间最早,于2015年6月正式开业,是重庆第一家由银保监会批准的持牌消费金融公司,于2016、2017、2018年分别完成三次增资扩股,注册资本金达40亿元。

实际上,马上消费金融曾对外披露将冲击在A股IPO,外界分析认为其谋求上市是为补充资本。2020年9月,马上消费获得重庆银保监局批复,称原则上同意其首次公开发行A股股票,发行规模不超过13.33亿股。此后于2021年1月8日证监会官网披露,马上消费已与保荐机构签订辅导协议,公司于2021年1月日在重庆证监局办理了辅导备案登记,辅导机构为中金公司及中信建投。随后,IPO一事再无更新消息披露。

值得注意的是,马上消费金融一则金融债券发行说明书中披露了该公司的营收情况。数据显示,2020年度,马上消金实现营业收入为76.04亿元,同比下滑15.5%;净利润为7.12亿元,同比下降16.53%。马上消金2018年至2020年流动性比例分别是136.84%、95.78%和182.05%。资本补充或对其有一定的必要性,若能改制为银行,将获得更多低成本的资金补给。

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也在媒体采访中指出,由于国内消费金融公司暂未公开上市(IPO),也不满足发行优先股的条件,目前只能通过增资扩股的方式补充资本,资本补充渠道单一。探索丰富资本补充渠道和工具,对消费金融公司而言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

南都记者注意到,《规划》也为消费金融公司提供了更多资本补充渠道,如支持符合监管要求的消费金融专营机构适当放宽融资条件,通过发行信用债、资产支持证券等方式进行融资,开展跨领域的资本合作。

采写:南都记者熊润淼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