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12轮,商汤不得不上市!它接下来要靠写论文赚钱吗?

融资12轮,商汤不得不上市!它接下来要靠写论文赚钱吗?

原创首发 | 金角财经

作者 | 红线

编辑 | 白银

抢了一两年的“视觉AI第一股”,终于有结果了。

今天早上,商汤科技于港交所正式挂牌,IPO发行价为3.85港元/股,发行规模57.75亿港元,总市值近1500亿港元,是目前AI领域全球最大的IPO。

过去一年多,包括商汤在内的“AI四小龙”轮番进行了IPO冲刺,但至今还没有哪一家成功上岸。先是去年年末旷视科技的港股登陆计划折戟,紧接着今年7月份,依图科技筹备了8个月的科创板IPO计划也宣告失败,云从科技倒是顺利通过了,但是和9月份转战A股并获批的旷视一样,两家目前都处于“提交注册”状态,尚未有新进展。

但商汤似乎不信邪,作为四小龙里估值最高的一家,也在今年下半年启动了上市计划。大约是因为比起另外三家,其财报里多少显示出了几分盈利能力,之前的递表、聆讯、路演,商汤都走得相对顺利。

没想到临门一脚时还是挨了一记铁锤。

12月10日,在其确定IPO价格的同一天,美国财政部宣布将商汤科技列入“中国军工复合体企业”的清单,这意味着,美国投资者将被禁止投资商汤科技。

商汤对此的回复是一边发公告表示“强烈反对”,一边乖乖把基石投资者里的四家外资机构全部踢出了群聊。并于12月20日,火速重启公开招股。最终共有14家券商参与认购,融资13.37亿港元,比其首次招股时跌了6成。而这13.37亿里,还有近一半是基石投资者贡献的。

可以预见的,二级市场对商汤并不看好。

但对商汤来说,上市或许已经是它不得不出的一张续命底牌了。

融资12轮,商汤不得不上市!它接下来要靠写论文赚钱吗?

融资机器

2014年,真格的徐小平和红杉的沈南鹏在一次饭桌上,就一家初创公司的估值起了争执。

徐小平认为该公司未来最少值5000亿美元,沈南鹏则相对保守,只肯给1000亿的预期。两人争执不下,最后还是另外一位投资人打圆场,说:那就3000亿吧。

后来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引起这场争论的主角叫格灵深瞳,是一家刚出道一年就能喊出“我们不等风,我们在造下一场台风”口号的人工智能公司。

虽然乍一听有点像传销,但那两年确实是国内AI风起之时,不少猪脸上都闪烁着未来可期的光辉。

也是2014年,IDG的资本合伙人牛奎光找到汤晓鸥,说要给他投钱,尽管那时,汤晓鸥和他的团队还只是香港中文大学里的一个实验室,连公司都没有。

融资12轮,商汤不得不上市!它接下来要靠写论文赚钱吗?

汤晓鸥曾在阿里的云栖大会上做压轴演讲:人工智能让天下没有难吹的牛

几个月之后,商汤科技正式成立,并对外宣布获得IDG数千万美元的A轮投资。其实这笔钱也不算太多,毕竟那年IDG光在卖烤鸭的全聚德身上就花了3.5个亿,因此商汤一边大兴土木组建超级计算机平台,一边跑马圈地高薪招聘专业人才,很快就把它花光了。

钱烧完了,商业路径却没走通。从实验室走出来的团队,思维方式天然就和产品经理相去甚远,他们以为只要将技术或功能直接拿出去卖,就能获得收入,但因为这些技术并不能针对特定场景,能够转换的价值其实非常有限。在《中国企业家杂志》的一次采访里,商汤科技的联合创始人杨帆打过一个简单的比方:

市场想要一套家具,你却卖给了他一把锯子。

事实上,这也是后来多年商汤始终没能建立起完整盈利模式的根本原因,不过那是后话。此时,一块大蛋糕正醒目地摆在商汤眼前:安防市场。

时间回到2013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布了首批90个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名单,一夜之间,搭配人脸识别技术的高清摄像头需求猛增。而商汤正是靠人脸识别起家的,其人脸识别算法在当时准确率已经突破98.52 %,是全球首个能超越人眼识别能力的系统。

因此,2015年7月,醒悟过来寻求市场的商汤很快就和安防上市企业东方网力达成合作,成立了合资公司深网视界。此后多年,安防领域一直是商汤最大的基本盘。

融资12轮,商汤不得不上市!它接下来要靠写论文赚钱吗?

由监控图像组成的纪录片《蜻蜓之眼》

与此同时,外界的风也在越吹越猛。

2016年3月,谷歌的Alphago以3:00的成绩击败了世界围棋冠军李世石,AI彻底迈了全民狂欢时代。

平均每3.8天,就会一家号称AI独角兽的公司出现;已经长成巨头的互联网大厂也纷纷入局,百度all in AI,腾讯建立AI lab,华为推出全栈AI策略……FT中文网甚至明晃晃打出了“互联网终结,人机智能崛起”这样的标题。

热钱跟着汹涌,数据显示,2016年到2019年,每年AI融资事件数量都在900起以上,据说不少皮包公司都把自家的PPT翻出来,再在标题上加上“AI”作为前缀,就能轻松拿到钱。而顶着光环出道的商汤更是成了投资者眼里的唐僧肉。

被IDG抢去首席后,2016年任泉直接将其投资公司四分之一的资金总量押进了商汤的轮盘,随后由鼎晖和赛领领投,2017年商汤又完成了4.1亿美元的B轮融资,创下当时全球人工智能领域单轮融资金额最高的记录。

商汤也由此喜提新称号——“融资机器”。

对于这个称号,商汤当然是不认的。2017年的人工智能峰会上,副总裁柳钢公开表示:商汤不是谁想投就可以投的。然后转头商汤就接连在高通、阿里、苏宁、中银、软银等一众公司手上拿了20多个亿。

2020年底,商汤累计完成了D+轮12次融资,募资总额约为52亿美元,折合人民币333亿元。

当风灌到一定程度,就到了检验一家公司到底是气球还是气泡的时候。

融资12轮,商汤不得不上市!它接下来要靠写论文赚钱吗?

论文公司

和重启IPO几乎同一时间出现在热搜里的,是商汤“三名高管年薪11.92亿元”的消息。

虽然没过多久,商汤就联系媒体澄清了这11.92亿里有很大一部分是股权激励,但吃瓜群众的关注度依然没有消退——毕竟,融了这么多钱,大家难免好奇钱都花哪去了。

大头确实在人身上。

招股书显示,自2018年起至今,商汤用于研发人员薪资福利的开支共计人民币44.6亿元,占研发开支的63.8%。

AI公司的抢人大战不是什么新闻了,早在2014年格灵深瞳的招聘贴《对不起,我们只爱牛人》就曾刷过屏,而商汤也是自成立起就一直在地毯式的囤积人才。截止至2021年6月30日,商汤的研发人员已达3593名,占总员工数的68%。

这些人才也一度让商汤风光无两:600多篇顶级学术论文、8000多项人工智能专利及专利申请、70多项全球竞赛冠军……

但时间久了,矛盾就开始浮现:人都去写论文了,谁来赚钱呢?而商汤的员工也很无辜:也没有赚钱的业务啊,不写论文干嘛呢?

据商汤在招股书里说,截至2021年上半年,其客户数量合计已超过2400家,包括超过250家《财富》500强企业及上市公司,119个城市以及超过30余家汽车企业,还赋能了超过4.5亿部手机及200多款手机应用程序。

但仔细看数据,就会发现,主要负责造血的业务依然是建立在安防基础上的智慧城市与智慧商业。

然而随着政府大规模铺设摄像头时代的终结和互联网金融的下场,这两块业务增长也在肉眼可见的收缩,难以支撑起越来越庞大的论文,哦不是,科研开支。

据招股书显示,商汤科技2018-2021年上半年分别亏损34.33亿元、49.68亿元、121.58亿元、37.13亿元,三年半累计亏损242.72亿元。剔除掉一些账面数据之后,整体亏损也依然达到了28.6亿元。

融资12轮,商汤不得不上市!它接下来要靠写论文赚钱吗?

商汤科技的招股书

红利业务缩水之下,商汤也不是没有尝试过新路子。他们把自己的打法叫做“1+1+N”,第一个1是核心技术,第二个1是综合性能力平台,最后的N则是不同行业。即通过前面的1+1,给后面的N个行业卖技术。故事听起来很漂亮,仿佛AI版的“给我一个支点,我就可以给你画出整个地球”,但事实上,所谓的N要么夭折要么是完全支撑不起营收的小打小闹。

比如在商汤的招股书里占据半壁江山的智能汽车和智慧生活。

2016年,商汤推出了一款基于一系列自动驾驶技术与算法的智慧汽车应用平台——绝影,在当时,“自动驾驶”的概念还是挺超前的,现在成天将其标榜为核心技术的蔚来那会儿甚至还在PPT造车阶段。因此,市面上一度传出本田因看好这项技术而和商汤达成了一个亿美金的战略合作的消息,但之后除了商汤在日本盖了座公园之后就再没有更多新闻。数据也显示,2021年上半年,自动驾驶占商汤的营收比例只有4.3%。

“智慧生活”也能追溯到2016年,彼时商汤搭建了一个名为“SenseMARS火星混合增强现实”的平台,在官方宣传里,这是一个可以跨越终端、跨越系统、跨越行业,并为用户带来“跨越时空”可能性的平台。再往后拉,其实际可落地的功能则包括:

美颜、美体、贴纸、表情互动、手势互动以及虚拟形象……等等,是谁偷偷打开了我的美图秀秀?

所以别看商汤在招股书里列举了很多落地案例,诸如给小米做了人脸识别,给vivo做了拍照美颜算法,给华为做了表情,为奔驰提供人脸识别,给写字楼提供人脸识别,给房地产公司上海西岸提供人脸识别……甚至上个月还传出将与新加坡最大赌场圣淘沙名胜世界达成合作,利用人脸识别为对方提供抓老千服务的消息——好在生意最后黄了,不然大陆的有钱人又该少一个好去处。

融资12轮,商汤不得不上市!它接下来要靠写论文赚钱吗?

差点成为全球第一家AIAI赌场的圣淘沙,主人是新加坡国父李光耀的儿子李显龙

这些故事,本质上都没有绕开最初的“人脸识别”。

不忘初心当然是好的,但不能放在一家高科技企业身上。毕竟人脸识别这事壁垒浅,现在的AI四小龙基本上都是靠此起家,又还有自带业务场景的互联网和手机大厂在伺机分羹。

这其实也是整个AI行业的通病。说到底,AI技术要替代人脑进入作业场景,这个进化过程不是靠堆几千个人,再砸几百亿美金就能被线性加速的。

但资本显然已经没有这个耐心了。

融资12轮,商汤不得不上市!它接下来要靠写论文赚钱吗?

AI需要幻想,股民也需要

今年7月份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商汤公布了一条消息:

著名科幻作家、《三体》作者、“雨果奖”得主刘慈欣已正式加入商汤科技,担任“科幻星球研究中心”主任一职。

光听名字,你可能会误以为这是一个三流电影部门,但实际上,它牢牢掌握着人类未来的命脉,刘慈欣在随后发表的任职感言里是这么说的:

商汤AI技术加持下的科幻……将是大众拥抱科幻、走向科技的一个钥匙,让更多人了解和向往科学精神和科学思维,实现人类社会和人类文明的前进与发展。

不过比起人类文明,商汤或许对自身的“前进与发展”更感兴趣。大会当月,商汤对外确认了“A+H”上市的消息,并于次月正式向港交所递交申请。

犹记得去年底旷视冲刺港股的时候,商汤也随即传出了计划上市的消息。但很快遭到了否认三连:公司并不亏损,经营上也没有压力,没有迫切上市的压力。当时还有人替商汤算了算:

以2020年经营所用现金12.2亿元为标准的话,其账上的钱足够再花13年。

但商汤可以拖,资本却等不及了,随着市场冷却,他们迫切需要一个套现离场的机会。

而港交所和科创板就是最好的接盘侠。尤其是后者,自从许可了亏损上市之后,科创板的妖魔鬼怪给很多韭菜开了眼界。比如去年7月成功挂牌的AI芯片第一股寒武纪,上市当天最高295元,市值一度冲破1200亿,但现在起股价已经跌到了89元,在发行价的边缘疯狂试探。

这也是后来矿视、云从等接连折戟的原因,AI地里的韭菜被割得太狠了,得养养才行。

比起A股,港股相对务实一点。因此为了拉高估值,商汤先是拉来刘主任讲了个人类文明的故事——这招估计是IDG教的,早在2018年,刘慈欣就担任过IDG资本的“首席畅想官”。

蓦然回首,商汤发现自己还能搞“元宇宙”。当年那个功能类似于美图秀秀“SenseMARS火星混合增强现实”平台,稍微包装一下就变成了一个“通过赋能手机、AR及VR设备、智慧大屏及消费级无人机,实现了真实世界与虚拟世界连接”的元宇宙体验平台。

据统计,在招股书里,商汤一共提到了47次“元宇宙”,也不知道曾公开表示过“元宇宙将引导人类走向死路”的刘主任对东家这一做法是怎么看的,反正对商汤来说,

AI需要幻想,股民也需要。

更何况在元宇宙里实现虚拟火星登陆,或者在通往火星的路途上给自己的脑子插上一根数据线这种事也是完全有可能的嘛。

融资12轮,商汤不得不上市!它接下来要靠写论文赚钱吗?

商汤科技在港交所敲钟

就目前来看,股民对商汤的故事还算满意,早上开盘之后,股价从3.85港元缓慢上涨到了4.13。在敲钟仪式上,商汤的联合创始人、董事长兼CEO徐立慷慨激昂地念了句:

“用我百点热,耀出千分光。”

这是林子祥的《男儿当自强》里的歌词,由此可见,尽管前一天暗盘跌了3%,但商汤对港股接下来的表现还是信心十足的。毕竟就像知乎网友所说,商汤永远有一条后路作为底气:

转行搞论文培训……只要每年招一批学生进来教他们写论文,发几篇CVPR,帮助他们成功申请北美CS、ML,盈利的可能性很大。”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