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债不还钱,还想当老赖?考虑下后果先……

住豪宅、开豪车、藏珠宝,可就是不还钱,连法院判决也不管用……

今年,最高人民法院开展“决胜执行难”。各级法院玩起了直播,形形色色的失信被执行人(俗称“老赖”)“友情出演”,剧情堪比小说。老赖究竟如何撒泼耍赖,法院又怎样惩治?请看下文……

一边高消费,一边哭穷怎么办?

列入黑名单,联合惩戒

不少借钱不还的被执行人口口声声哭穷,却“名车豪宅全球飞”。7月3日,失信被执行人林某从新加坡回国被抓捕,福建省宁德市中级人民法院执行干警从他随身携带的物品中搜出了百万豪车的钥匙、价值40万元的手表、名贵钱包和各类银行卡、支票……

2014年,林某等3位被执行人在一起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案中欠款约713万元,法院立案执行后,林某却一直以“没钱”为由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所确定的义务。法院多次传唤林某,并查找林某名下财产,林某均不配合执行。

欠债不还钱,还想当老赖?考虑下后果先……

图片来自网络

宁德中院法官表示,像林某这样的被执行人,明明具备偿还能力,过着豪奢的生活,却总是想方设法逃避执行,既给申请执行人造成了困扰,也产生了恶劣的社会影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法院决定将其司法拘留15日

法官出招:最高人民法院执行局局长孟祥介绍,针对有履行能力却拒不履行法院生效判决、裁定的被执行人,法院将其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限制其高消费,并联合对其进行信用惩戒。

从2013年10月至今年6月30日,全国法院累计发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1123万例,共限制1222万人次购买机票,限制458万人次购买动车、高铁票。限制失信被执行人担任企业法定代表人及高管28万人。仅中国工商银行一家就拒绝失信被执行人申请贷款、办理信用卡160万余次,涉及资金达到107亿元。

“玩失踪”“躲猫猫”怎么办

公安找人,迫使现身

东躲西藏甚至“跑路”是老赖惯用的手法。

近日,南京建邺法院执行法官对一名“玩失踪”的老赖破门搜查。被执行人蒋某曾与中国对外经济贸易信托有限公司签订贷款合同,共计借款270万元。到案发时,还有本金近63万元及利息未还。进入执行环节后,法官一天打7个电话,蒋某不接不回。信托公司多次约谈他,他也避而不见。执行法官表示,作为被执行人的蒋某如果继续东躲西藏,不仅会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而且可能面临拘留甚至刑事处罚。

欠债不还钱,还想当老赖?考虑下后果先……

图片来自网络

除了在国内隐匿,一些老赖还动起了跑到国外躲债的心思。近日,被执行人王某在边检被控制。“本来想出境去躲躲债务,没想到出国没成,还进了拘留所。”王某说。

2013年5月至2014年底,王某多次到高某处赊购蔬菜水果,始终没有付款。后来,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东安区人民法院判决要求王某给付货款117万元。判决生效后,王某拒不履行义务,还玩起了“躲猫猫”,经几次传唤均不到法院说明情况。执行法官根据王某经常去国外做生意这一线索,前往出入境大厅调取了他的出入境记录。

2018年5月28日,东安法院对王某实施了边控措施。6月8日中午,办案法官接到了东宁市边防检查站的电话,告知王某要出境,办案法官立即前往口岸,将王某带回。

法官出招:针对被执行人难找的问题,法院通过发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和开展联合信用惩戒迫使老赖现身,让其“一处失信、处处受限”。另一方面,法院积极与公安机关合作,查找老赖下落。比如,江苏省连云港市中级人民法院推动建立了公、检、法三机关联席会议机制,建立起被执行人信息网络查询通道,实现数据共联共享,区域查控体系逐步完善。

耍尽花招转移财产怎么办?

信息化查控分分钟冻结

昨天还腰缠万贯的被执行人,转眼间银行账户就空空如也。近年来,采用各种手段转移、隐匿财产几乎是所有失信被执行人的“标配”。

近日,南京市高淳区人民法院宣判了一起拒不执行法院判决、裁定案。该案中,老赖因转移隐匿财产将自己和儿子送进了监狱。

2006年,吴某与一家公司签订了建筑施工物资租赁合同。濮某与陶某为这家公司提供连带责任担保。后来,因这家公司未能归还钢管、扣件及给付租金,2010年,吴某向南京市高淳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2012年1月,高淳法院判令公司返还吴某钢管或按实际市场价折价赔偿,给付吴某租金212万余元,承担违约金20万元。濮某、陶某作为担保人,负连带责任。判决生效后,濮某却拒不执行,并悄悄将财产转移给自己的儿子。儿子帮助濮某转移汽车、接收工程款,导致法院判决、裁定无法执行。在这个过程中,濮某自以为做得很隐蔽,转移财产时,总是经由“中间人”转手,而不是直接转移给儿子。

欠债不还钱,还想当老赖?考虑下后果先……

图片来自网络

但这样的小伎俩最终还是被识破。高淳法院以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判处濮某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判处濮某之子有期徒刑十个月。法官表示,两被告人至今未履行义务,因此酌情从重处罚。法院依法对两被告人判处实刑,惩治了此种恶意串通拒不执行生效裁判的行为。

法官出招:孟祥介绍,近两年,网络查控系统进一步完善,通过与公安部、交通部、民政部、人民银行及商业银行等单位联网,实现多种财产形式的“一网打尽”。查控范围从当初的20家银行发展为3800多家银行,联网部门由商业银行扩展到公安部、交通部、民政部、银监会、保监会、人民银行等16家单位;从仅能查询银行存款一类信息发展到可以查询被执行人全国范围内的存款、金融理财产品、船舶、车辆、证券、网络资金等16类25项信息。

截至目前,全国法院通过最高人民法院“总对总”系统、网络查控系统,为5172.45万余件案件提供查询冻结服务,共冻结资金2699.75亿元,查询到车辆4031.86万辆、证券853.62亿股、渔船和船舶84.06万艘、互联网银行存款80.59亿元,有力维护了当事人合法权益。

转载自微信公号“人民日报政文”(ID:rmrbzhw)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