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多所高校的新校区更新动态,一些高校按下项目开工“启动键”,如四川大学眉山校区8月确定选址、华中科技大学军山校区7月启动建设、北京交通大学5月召开雄安校区规划设计会,而一些高校经过紧锣密鼓的建设,新校区已经或即将投入使用。
8月28日,江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设计学院近百名高年级研究生,从蠡湖校区顺利搬迁至东氿校区,成为了首批入驻东氿校区的学生。
中国海洋大学西海岸校区今年9月正式启用,首批5个学院整建制搬迁,从8月27日到9月5日,近7000名学生前往新校区。
对于高校来说,新校区不仅仅意味着校园实际面积的扩大和办学版图的拓展,细看各个高校新校区规划文件可以发现,校区“上新”的背后其实是对学科建设的筹划布局,面对未来的长远发展,构建以新兴交叉学科为主的学科体系,规划建设新的产学研用融合、创新型校园,是高校应对未来挑战的战略先手棋。
立新,依托高校之所长
推进新工科、新文科、新医科、新农科建设,已成为高校瞄准科技前沿和关键领域、调整升级现有学科专业体系、加快培养紧缺人才的关键一招、创新一招。对于高校来说,提前布局并且根据学校所长“立新”,是走好学科专业发展路径的第一步,只有打好根基,让学科专业发展有依托,才能在“双一流”建设大局中稳步前行。
华中农业大学发挥农学院校的专长,于2020年5月与襄阳市达成协议,建设华中农业大学襄阳校区(现代农业研究院),共建一系列科技创新平台、产业研究院和襄阳市农业科学院、区域性教学科研基地和农业综合示范园区。围绕粮食安全、食品安全和生态安全,坚持前沿引领,聚焦生态农业、智慧农业、绿色农业和乡村振兴、生态文明、绿色发展等重点领域,开启发力新农科的又一篇章。
比起特色高校,综合性高校选择多方位布局。南京大学在2019年与苏州市人民政府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建设南京大学苏州校区,将苏州校区的重点放在打造化生医药与健康工程、功能材料与智能制造、人工智能与信息技术、地球系统与未来环境、数字经济与管理科学“五大学科群”,建立从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到博士研究生的完整人才培养体系。今年6月,智能科学与技术学院、智能软件与工程学院、集成电路学院、数字经济与管理学院4个新型学院揭牌,9月首批录取的新生将正式入学新校区。南京大学新校区围绕国家战略、南大所长、苏州所需,聚焦“卡脖子”技术,强化“新工科”建设的布局思路,避免新校区专业与其他几个校区的学科重复,以新、高、前沿为主,促进了工、文、商等多学科融合发展。
图源:南京大学
与国外高校联合办学成为一些高校新校区建设的选择。2019年开始建设的天津大学福州国际校区,布局了天津大学与新加坡国立大学合办的联合学院,联合学院融合了两校教学科研优势,聚焦柔性电子与新兴光电子、先进化学制造、能源材料和催化等领域开展战略性、创新性科学研究,以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和地方经济发展。此外,国内还有多所高校将发展新学科写进新校区的发展规划目标中。
应时,乘国家发展列车
善弈者谋势,善谋者致远。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兴起,新发展格局的“新”意味着在更长的时期里,我国在基础科学研究、核心技术等方面有更多领域必须加快实现突破,意味着科技发展方向的不确定性不断增加。高校的建设不能脱离时代所需,每一步都应在保持自己节奏的同时,与新时代需求同频共振。如今新的发展契机已经出现,应时而动,或许是高校乘上新发展列车的一次好机会。
近日教育部网站在答复“关于建立健全碳中和教育相关一流课程与教材体系的提案”时表示,要加强双碳领域人才培养顶层设计,推动双碳相关领域教学资源建设。近年来教育部引导高校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办学能力,加大双碳相关专业人才培养力度,新批准设置储能科学与工程、新能源汽车与工程、碳储科学与工程、氢能科学与工程、智慧能源工程等10余个本科专业,以此为“碳达峰、碳中和”领域提供智力支撑。
图源:教育部官网
上海交通大学2021年5月设立了碳中和发展研究院,开始抢滩登陆,今年1月宣布打造碳中和示范校区,在低碳、生态等前沿交叉学科支撑下,聚焦低碳、零碳或负碳等关键技术,结合校区内的交通、建筑、能源、生态循环和智慧化管理等方向,积极探索以碳中和为理念的国际化、生态化、智慧化新型发展路径。
今年5月,华北电力大学与保定市政府签署校区置换建设合作框架协议,这是学校服务国家“双碳”战略,也是学校聚焦高质量发展主题,打破发展瓶颈、获取新动能、实现新突破的长远布局。校地携手打造零碳校园新标杆,把新校区建设成为国际先进、国内领先的能源综合利用示范区;争当服务“双碳”创新区,合作承担“双碳”领域国家重大科技任务,建设能源电力一流科研平台;构建产教融合共同体,助推保定市构建以新能源电力为核心的绿色低碳产业体系,共同推动国家能源电力产业全面绿色发展。
下一步,教育部将加大工作力度,进一步鼓励高校加快新能源、储能、氢能、碳减排、碳市场等专业人才培养,建设一批双碳领域未来技术学院、现代产业学院和示范性能源学院,鼓励校企联合开展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加快国家储能技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建设。期待更多高校顺势而为、主动出击,让新经济与新专业双向奔赴。
聚力,高校与城市共荣共生
高校是一个城市的名片,城市又是高校的港湾,随着大学“人才集聚和培养高地”、“科技创新策源高地”的作用日益凸显,近年各地都积极吸引高校到本地发展办学,与高校共商新校区或建立合作研究院,希望能通过高校入驻带动本地相关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北京高校聚集、汇聚着丰富的教育资源,但高校云集对北京来说也意味着更多负担,而河北雄安新区作为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载地,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的改革实践重地,首先成为北京高校外迁建设新校区的接收地。今年,北京科技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和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作为首批四所到雄安建立新校区的在京高校,开启了新校区建设项目征集。四所高校将全面突破原本的空间制约,优化学科布局,吸引高水平的人才到雄安来,促成雄安新区发展为新的“大学区”。
图源:华中科技大学
助力当地新科技产业发展也是高校新校区的一个重要使命。有“中国车谷”之称的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也吸引着武汉高校纷纷在此建立新校区和研究院。华中科技大学国际教育科技创新园区(军山校区)已经于2022年7月正式启动,校区优选优势学科集群入驻,创办一批学科交叉创新研究院、国际联合学院和新型学科群,瞄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对接武汉产业发展需要和武汉经开区产业发展需求,聚焦新材料、人工智能、生命健康等重点领域。武汉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和智慧医疗装备研究院也选址军山新城,武汉大学将在武汉经开区建设集教学、科研、培训、社会服务和产业发展于一体的生物医学工程学科和创新体系,打造一流生物医学工程类人才培养与创新创业基地。在武汉高校的助力下,“中国车谷”的科技创新水平和新产业的发展将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高校与地方紧密围绕当地经济发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的实际需求和高校加快建设“双一流”的发展目标,在多个领域开展全方位、多形式的深入合作,优势互补以达成合作共赢,未来将会产出更多的成果。
新校区新气象,高校布局新校区不单是启用新楼、入驻新生,更是高校在推进“四新”建设语境下,面对新一轮变革和高等教育发展作出的主动应答,继续坚持以学科交叉融合为方向,不断提升学科发展高度、厚度和精度,加强学科前瞻布局,打造新的优势学科增长点,加快推进“双一流”建设进程。